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作文首页 > 高中作文 >

湖南土特产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景点讲解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zuowen
2021-01-20 06:27
tags:

高中毕业典礼演讲稿-提手旁上下

2021年1月20日发(作者:三国大航海)
这里是东南大学牌区的南门,
也是正门,
挺古朴大气的吧。
南门的建筑风格所 采用的是
简化的西方古典建筑式样,它由我国著名建筑家杨廷宝先生于上世纪

30
年代设计的。你
们猜这“东南大学”这四个字是谁的字,
这四个大字可是王羲之的哟,
这个门还在

2010
年被
网民评为南京市最美的校门,
6

6



钟(中央路)

我们进去吧,大家脚下的就是中央路。这些树,可能大家司 空见惯,也
可能十分陌生,我想,既然要讲一讲,那就讲讲他的由来吧,这可是东南一景了。无法梧,< br>不中央。
现在南京街头多见的“法国梧桐”,
其实大部分是“英国梧桐”,
少量 的主次干道两旁、
南大校园、中山陵等地区,还有零星的“美国梧桐”,而正宗的“法国梧桐”,基本已 经销声匿
迹。他们通称“悬铃木”,属悬铃木科悬铃木属植物。其中英国梧桐是法国梧桐和美国梧桐杂< br>交而成,它们之间差异是从果枝上的果球来区分,美国梧桐多为一球、英国梧桐多为两球、
法国梧 桐则多为三
-
六球。当年孙中山先生奉安于中山陵前夕,经过专家的勘查和选定,曾
留 学法国的东南大学教授常宗会从上海法租界购得悬铃木数千株,
其中一千多株种植于陵园
大道,
余下的则植于中山北路、
长江路、
江苏路等处。后来南京又陆续引进这种树木作为行< br>道树,
因为它们来自法租界,
就一直被称作“法国梧桐”。
东大的贴吧里就曾有 人发过帖子说:
别走开,四牌楼
2
号,那片法国梧桐下。我想,倾一个校园,满眼皆是 法梧,中央大道与
秋天,每个词语都很美,这里,很美!


丁(五四楼)< br>:
顺着我左手边的方向是五四楼,是不是想到五四运动了,嗯,没错,这
栋楼和五四运动 没有半毛钱关系,他只是在
54
年建成的,五四楼现在是我们学校的行政办
公楼,是学 生处、人事处、财务处以及部分院系如机械、数学、人文等院系在本部的办公地
点。五四楼往西,对面是 学校的档案馆。往里走,是动力楼,能环学院和电气工程学院的原
址所在。

讲到

1954
就不能不说

1952
了,< br>这是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重大标志性的一年,

一年全国院系调整,
照搬苏联模式 ,
很多原来的实力雄厚的综合型大学在分分合合中实力剧
减。国立中央大学就是典型的例子。在 原国立中央大学主校区旧址南京四牌楼

2
号成立了
南京工学院。南京工学 院是日后新中国最有影响的工科大学之一,开启了“北有清华,南有
南工”的辉煌。

大家请看东南院对面草坪上的这座铜鼎,
这座鼎名叫百年鼎。
百年鼎是东南大学百年辉
煌和百年变迁的证明。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
京林业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江南大学和江苏大学,作为原国立中央大学衍生的这

9
所高
校,其历史均可溯源到上个世纪开始时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
1902
年)
,在

2002
年,这
九所高校同时迎来建校

100
周年,故江苏省政府赠送给 每个学校一个铜鼎作为纪念。由一
所大学,衍生出九所高质量高水平的大学,其气度和辉煌,正如这巍巍 百年鼎,不言而明。


钟(中大院、老图书馆)

顺着我右手边的 就是中大院啦。原名生物馆的他是在
1929
年落成的,
在东大几经变迁的历史中,< br>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到中央大学的这段校史中,
一直
承担着生物学系办公楼的重任,我国的生物学鼻祖秉志教授就曾在此楼办公。
所以顾名思义
昂,叫他生物馆。
19 52
年院系调整成立南京工学院以后,他又作为院办公楼的所在地。至
于更名为中大院就更好懂 啦,
因为我们曾经叫什么,
中央大学嘛!
不过现在他是建筑学院所
在地。中大院是由近代建筑大师李宗侃设计,
上海金祥记营造厂营造的,
本来有两层并且另
设地下室一层,面积
2321
平方米,混合结构,入口为柱廊。后来加建为三层,总计
763

方米,
并将大门外移,添加四根爱奥尼柱及山花线刻恐龙图案,门楣浮雕图 案,呈西方古典
建筑式样,
有没有觉得这些名词很耳熟呢?有没有觉得他与毗邻的大礼堂、老图书馆非常非
常和谐,简直就是相映交辉嘛。

中大院从
1958年至今都是建筑系的系馆。
1988
年扩建后

1226m2

1996
年后楼再次扩建
604m2

2001

11
月至
2002

9
月对中大院主体实
施了加固、改造、 整修。至此,中大院总建筑面积达
6827m2


这里就是老图书馆了,< br>也就是孟芳图书馆。
我爱你东南里面有句歌词是:
矗立的孟芳馆,
书声琅琅,纸 墨飘香。是不是超有感觉的呢?假如唱起来的话。遥望
1921
年刚成立的东南
大学,
为向社会募捐图书馆经费,校长郭秉文奔走相告,
对,
就是东大今年新成立的郭秉文< br>文科实验班。终获江苏督军齐燮元捐助,独资建馆并购置配套设备。
1922
年立基,帕 斯卡
尔(
Jousseume Poscal
)设计,
1923
年落 成,耗资
16
万银元。建成后,以齐父之名命名
为孟芳图书馆,张謇题匾。
1 933
年,经过关颂声、朱彬、杨廷宝设计扩建两翼及书库,建
筑面积达到
3813< br>平方米。
图书馆建筑造型仍然是西方古典建筑风格,
比例匀称,
构图稳实,风格隽雅,入口爱奥尼柱廊及墙面装饰细部极为精美,是国内近代建筑的优秀作品。

对于 图书馆,
我一直是心怀敬畏的,
我向来认为这是每一个读书人都应该虔诚对待的美好的
名词,就像某种隐秘的心绪一般。所以,没有过多的修饰,只是简单陈述,但是我认为,在
这样一座承载 了一个时代的建筑前面,任何语言都是苍白的,
平铺直叙,单薄,薄到自己都
不忍直视,但是足 够。


丁(梅庵)

欢迎你们来体味中西文化融合的民国建筑—— 梅庵,此现为东南大学艺
术学系的办公室,是四牌楼校区的重要景点,至今保存完好。

刚才提到的李瑞清校长与其
原配余梅仙伉俪情深,
青年时代的李瑞清才貌双全,
年仅 二十二三岁的李瑞清痴情憨厚,

遭丧妻之痛,为悼亡妻,自号梅庵、梅痴,刻“阿梅”章,取 “玉梅花庵”之斋名,并在文章中
多署“梅庵”

“阿梅”

“玉梅 花庵”

“梅庵先生”等名。他更在六朝松旁建“梅庵”

作《亡妻余梅仙墓
志铭》

《春日元配余梅仙墓下作》

《梅庵悼文》等文,一番深情 、痴情、思念可见一斑。今
者“梅庵”

故此得名。梅庵建成于

1914
年,最初只是以带皮松木为梁架的三间平顶茅屋。
原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 江谦为了纪念两江师范学堂校长李瑞清,于

1915
年将其取名为
“梅庵”

1933
年国学大师柳诒征亲自题匾,
此时梅庵已经改建为

204
平米的 砖混结构平房。
走进梅庵,
内廊式的布局、深邃的通道,
让现代的气息中透着缕缕古韵 古风,中西合璧的风
格浑然而成。


梅庵可是南京党史上一处重要的地标哦,是共青团南京委员会的诞生地,中

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均在此。下面就为大家略微介绍一下:

南 京城区革命组织的建立是先青年团后共产党的顺序。
1922

5

5
日这一天,
24
位青
年相聚在梅庵,他们讨论通过了《南京社会主义青年 团简章》
,成立了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
和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1923


10


11
日,按照中共上海地方兼区执行委员会的决定,
南京的

5
名党员 编为第六组,
组长谢远定。
这便是南京城区的第一个党小组。
再回到

1923


8


20
日至

25
日,
宁静的梅庵迎来了不平凡的一周——社会主义青年 团第二次全国
代表大会召开了。
据档案馆的老师记述,
第二次代表大会原本决定在湖南 召开。
但因江浙沪
一带青年工作较有基础,
尤以谢远定为委员长的南京团地委的工作卓 有成效,
所以会址最终
花落梅庵。
20
世纪

20
年代后,梅庵已成为会议、讲习之所,广大青年在这里接受了大量
革命道理。梁启超、胡适、恽代英、 瞿秋白、邓中夏等名人都在此讲学或活动过呢。中央大
学期间,曾为音乐系琴房,亦称音乐馆。现在的梅 庵,是我校艺术学院的院址所在,东南大
学具有悠久的艺术教育和理论研究传统。
早在两江师范 学堂阶段,
李瑞清校长就开始在我校
设立图画手工科,开我国现代艺术教育之先河。

在我校历史上,先后有许多艺术大师,如音乐教育家李叔同,戏曲研究和教育家吴梅,
美学大师 宗白华,绘画大师吕凤子、陈之佛、徐悲鸿、傅抱石、吴作人等都曾执教于此,为
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 才。学院所拥有的艺术学科在

2004
年研究生教育学科排名中名列
第二 ,从“十五”到“十一五”

连续两届被评为江苏省重点学科。
2004
年,艺术学与伦理学联
盟,成功申报教育部“985
工程二期”

科技、伦理与艺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旨在促动
科技、伦理与艺术研究的交叉与融合。
2 007
年东南大学艺术学被教育部增列为国家重点学
科,
是江苏首家、
唯一 的艺术类国家重点学科,
是我国唯一属于二级学科艺术学的国家重点
学科。
2008
年被评为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

梅庵到六朝松

你们看那边,
那就是我们学校的标志性的文物之一——六朝松。
对了,
想不想听听我们
的校 歌“东揽钟山紫气,北拥扬子银涛,六朝松下听箫韶,齐梁遗韵在,太学令名标”,歌唱
得不好啊,哈哈 ,不过歌里的的六朝松就是它了。

六朝松

大家来看,这棵树高

9.58
米,围

2.65
米,相传为

1500
多年前的六朝遗物。因年代
久远已显出垂垂老态,被两层铁栅栏“保护”着 ,两侧架着粗粗的铁杆。大家可以走近一点,
看没看到还有两根小钢管和三个铁环共同支撑着它,钢管直 插入树干,露出黑漆漆的树洞,
让人心中不由的触动。

让我们细看一下,
这 古树的树皮已经裂开,
中间是灰白的颜色。
古树的树干内部已经死
去,完全靠外面的树 皮传输养分,为了支撑树干,
古树的内部被掏空后浇注了砂石。这株古
树看上去非常老,整个身 体都被搀扶着,外皮斑驳,长势衰落。但令人称奇的是,古树的树
冠竟仍然枝叶葱翠,
显示出一 股神奇的生命力。它的树冠尽管低垂着,
却都伸向前方,
是不
是一颗神奇的东方之树。


在南京的古树中号称“最古老”

相传是由梁武帝亲手栽种的。 据考证,六朝松的所在距
离“古堞烟埋宫井树,陈主吴姬堕泉处”的胭脂井不远,六朝时是宫廷的中心区 ,明代属于国
子监,后来成为东南大学的校园。六朝时期的宫苑中心,园林殊佳,梁武帝闲暇无事之时,
在宫中花园种棵树也完全是可能的。
对于传说的真伪,
现今已无从考证,
但据 园林专家推测,
六朝松的树龄确在千年以上,是难得的“活化石”

六朝松历经千年风 霜,它见证了古都南京
的历史变迁,见证了《昭明文选》的成书、
《永乐大典》的编纂,也见证 了两江师范学堂的
兴衰以及东南大学的百年校史。


其实我们细看,
会发现六朝松的树干上挂了两块牌子,
分别写着“六朝松”和“桧柏”

你们
有没有感到奇怪,为什么这古树有两个名字?经过考证,六朝松其实不是松树,而是柏树。
“六朝松” 是人们对古树的习惯称法,它的真正名称应为“桧柏”


为什么会有指柏为松的谬误
呢?因为过去栽植松柏,老百姓素有“松树不下山,柏树不上岭”之说,在古代,不少地方和
群 众,松柏不分。直到现在,北方老乡尚有称柏树为松的习惯。据古树左前方碑文记载,著
名林学家马大浦 、黄宝龙教授曾对古树进行了分类学上的鉴定,指出了“六朝松”并非松树,
而为桧柏。因此,这株名闻 遐迩的“六朝松”

准确的名称应为“六朝柏”


东大的校友无论 从
世界上的哪个角落回到母校,都要来六朝松这里看一看,与它合张影。




钟(体育馆)

体育馆,想必能让在场很多男生心潮澎湃吧!这可是上世纪
20
年代中
国大学最著名的体育馆之一哦。
1921
年郭秉文校长主 政东南大学时筹建的,还是
1922

立基,
1923
年落成。并且 仍然受西方古典复兴手法影响,体育馆突出入口,青砖墙,拱形
窗,屋顶设烟囱,西式扶梯双路上下,造 型简洁,色彩素雅,是各个班级和部门拍合照的绝
佳取景点,甚至连造型都不用费心凹,排排站站好就行 。面积
2317
平方米,主楼耗资
6

银元,游泳池及配套设备4
万银元,堪称当时国内高校之最。体育馆建成后,不仅作为体
育健身之所,同样也是集会 、讲学之处。英国哲学家罗素、美国教育家杜威、印度诗人泰戈
尔等,均曾在此作过讲演。
< br>我想,
这样子的体育馆,
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文化健身场所,
他还代表了东大永不 放弃永远拼
搏的文化精神。
内部同最初兴建的时候已经改变了很多,
不过随着大家的走 入,
时光的沧桑
和活力还在完美的交融,不曾改变。


丁(涌泉池 )

这汪喷泉叫做涌泉,名字来源于“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时刻 提
醒东大人,感念父母养育,不忘社会扶助,铭记恩师培育。涌泉位于校园主轴线上,它的设
计 构思以西方古典建筑风格为基础,
旨在与中心区建筑风格相呼应,
体现和谐完美。
涌泉 的
正南方是百年校庆的碑记,
由我校著名的学者王步高教授撰写。
涌泉池和纪念碑是< br>
2002

东大百年校庆所增建的。


钟(大 礼堂)

各位同学,大家请看这里。我觉得大家应该从进校门开始,就一眼被这
个建筑 物吸引了吧,
人民的名义中他可是有多次惊艳现身哦!
我不知道大家能否刻画出他的
模 样,
但是,
大礼堂,
可以说是东南大学最知名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被刻画进校徽中的建 筑
物,也是我要着重介绍的好地方,说他是镇校之宝也不为过啊。修建的历史可谓一波三折,
他 是由时任中央大学首任校长张乃燕筹款兴建的,
英国公和洋行设计,
新金记康号营造厂承
包建造的。于
1930
年动工,但是因为经费困难而中辍。继任校长朱家骅请得拨款,由建筑
系教授卢毓骏主持续建,于
1931
年竣工。在那样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四月刚竣 工的大
礼堂在五月五号就承办了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的第一届国民会议。

大礼堂整体造 型庄严雄伟,是西方古典建筑风格。众所周知,东南大学的建筑可以说,
那是不得了的厉害啊,实在不是 我自吹自擂,
我为什么要这么说呢,按理来说,我是应该给
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这座东南大学最 负盛名的建筑物的,
可惜,
我不是专业的建筑学子,

法用详实的数据和权威 的专业术语来为大家全面剖析他,
所以呢,
我只能用我认为的非常厉
害的字眼来形容他 ,
他的主立面采用的是欧洲文艺复兴式构图,
用了什么爱奥尼柱式与山花,
还有一个, 就是他顶高
34
米的铜质大穹窿顶,我委实不太懂,但是确实是极漂亮的。堂内
有三层 ,面积是
4320
平方米,本来可以容纳
2700
余人。
1965< br>年又添建了两翼,相当于又
增加了
2544
平方米。

这么多 年以来,
海内外校友均视礼堂为母校的象征,
他的地位可以说是不言而喻。
1994< br>年
4
月,
台湾中大校友余纪忠先生捐资
107
万美元把大礼堂 重新修葺一遍,
使其焕然一新。
2002
年百年校庆之际,在大礼堂前增建了百年校庆 纪念碑和涌泉池,寓师生对父母养育之
恩、母校培育之恩、
社会携助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再来 看一看这座涌泉池,大家可以猜一
猜为什么他呈现出这么精致而温婉的颜色呢?

我们 有时候会戏称四牌楼校区为东南大学影视基地,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各类电影
都喜欢到大礼 堂来取景,
比如致青春,
七月与安生,
建国大业等等,
不过我又怎么会告诉你 ,
我们如此令人推崇的大礼堂居然会在某部电影中客串了一把东京日本海军司令部呢?

每年六月份这里都会搭好架子,
不同的人会在这里留下他们在东大最后的表情,
但是大
礼堂始终驻守。我要顺手向大家安利我大东的建筑!绝对强!


丁(健雄院)
前面这座楼是健雄院,曾名口字房、科学馆、江南院。它的历史悠久,
它的口字房始建可 以追溯到

1909
年,那时条件很艰苦,这座楼只有两层,却同时作办公
室、图书馆、实验室用。
1923
年一场熊熊大火烧毁了口字楼。后来因为得到美国洛克菲勒
基金会捐助,
于口字房原址合资兴建了科学馆。
1924
年破土,
1927
年建成,
面积

5234
平< br>方米,
新建的科学馆成为了培养理科人才的重要基地。数十年来,
这里人才辈出,
师生中仅
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便有竺可桢、
吴有训、
严济慈、
李四光、
童第周等

5
位。
1952

院系调整,成立南京工学院后,
为纪念并入部分系科的江南大学,
科学馆更名江南院。
199 2
年学校九十华诞,更名为健雄院。现为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所在地。说起更名为建雄院,不
得不提一下一位奇女子,
你们知道是谁吗?其实答案就在其中,对,就是吴健雄。
吴健雄是毕业于我校的一位著名核物理学家。她丈夫也是一位名人哦,是袁家骝先生
,
袁世凯次子袁
克文的儿子。

吴健雄院士不仅在钻研物理上成就卓越,
而且为祖国的物理学 发展积极奔走,
为国内物
理学的现代化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现在建雄远是我校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办公地。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原南京工学院无线电工程系)
的办学历史,
可追溯
1923
年国立东南
大学建立的电机工程系。 当时该系设有电机制造、荷电铁道、无线电三个组。
1928
年国立
东南大学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
1932
年陈章先生来中央大学电机工程系任教授。
1936

起担任系主任。解放后,国立中央大学改名为国立南京大学。
1952
年 以南京大学工学院为
主体,
并入了金陵大学和江南大学的工科系科,
建立了南京工学院 ,
并将电机工程系分设为
电力工程系和电信工程系。
陈章教授任电信工程系主任,该系就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前
身。

1953
年,在全国高等学校的 院系调整中,又有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工学院的电信
系并入,建立了无线电工程系。在学院的发展历 程中,
1956
年有三分之一的教师支援新建
的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 )

1962
年又分出电真空专业,成立我校电子工程
系。
2006


3


18
日无线电工程系更名为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经过长 期的努力,全
院在学科地位、科研水平、教学质量、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横向联合、科研成果产业化等
方面均居全校之首,
目前已成为国内一流、
国际有影响的无线电电子学教学和科研中心 ,

谓人才济济、成果斐然。

逸夫科技馆

各位同学,< br>在我们右前方的是逸夫科技馆。
逸夫科技馆是由邵逸夫先生捐资建造的
,

2000
年落成。
此馆的四分之一面积是学术报告中心,
有扇形报告 厅、
大中小型会议室和多功能厅。
在这里已多次召开国际、
国内学术会议。
舒 适的条件,典雅的环境,给海内外专家学者留下
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此外,这里荟集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的科研基地,是我校的科研重地。


钟(吴健雄纪念馆)

请大家 随我继续参观,大家看到左前方的建筑是吴健雄纪念馆。
它位于大礼堂西南侧,与东边的健雄院相应。< br>1999
年,为纪念我校的杰出校友、杰出的女
性物理学家吴健雄伟大的一生及辉煌的 科学业绩,使她的科学精神和人格风范能长驻天地,
激励后学,我校报请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在校园内 建造吴健雄纪念馆,

这是经中国政府
批准的中国第一个华人科学家纪念馆。

2000


7
月中旬,袁家骝访问我校,确定了吴健
雄纪念馆的选址、
设计方案及纪念馆建设的相关问题,
并请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对纪念馆的选址和设计方案进行了审定。

2000


11


5
日,首届“吴健雄袁家骝科学讲座”在我校开幕,华裔诺贝尔奖获得
者、
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博士来到我校作了首场演讲。
袁家骝先生也不顾年事已高,< br>辗转万
里,
出席了这次科学讲座开幕式,
并与丁肇中博士审阅了纪念馆设计图纸 及效果图并实地察
看了正在建设中的吴健雄纪念馆。
2001


6


6
日,
在东大

99
周年校庆之日,
吴健雄
纪念馆举行了封顶仪式。
原国防科工委主任、
中国工 程院院士丁衡高上将为吴健雄纪念馆封
顶发令。


2002


5


31
日,在东同大学百年校庆之日 ,吴健雄纪念馆落成开馆。江苏卫视
通过卫星频道对开馆仪式向全世界进行了现场直播。
华裔诺 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博士、
东南
大学校长顾冠群院士、吴健雄先生之子袁纬承先生等为纪念馆开 馆剪彩。

纪念馆由东南大
学建筑设计院高民权教授设计。为单体建筑、框架结构,造 型庄重朴实、简洁明快。总投资
约为

2000
万元,整体四层,地下一层 。馆内不仅展示了吴健雄先生的生平业绩,还陈列
了由吴健雄家属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捐赠的大批遗物, 包括吴健雄先生生前所获得的奖章、
奖状、证书、聘书,有关文件、书籍,朋友及要人赠送的书画、物品 ,吴健雄先生的日常生
活用品等(吴健雄纪念馆可在手册目录找到)


< br>丁杨廷宝故居:

又名

成贤小筑


是杨廷宝 先生在

1946


10
月自行设计建造而成。杨廷宝,字仁辉,国立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
也就是我们东南大学建筑系的教授,
中国科学
院院士,
著名的建筑学家,
位列中国近代建筑四大家之一。
杨廷宝是中国现代 建筑学的重要
创始人之一,素有“南杨(廷宝)北梁(思成)
”之美誉。这里的北梁指的是梁思 成先生。

杨廷宝先生代表作众多,
比如中山陵音乐台、
长江大桥桥头堡、大 华大戏院等等。
而杨
廷宝故居也是他自己的作品之一。说起其建造的历史,还有段故事:
1946
年抗日战争胜利
后,大量人员从陪都重庆回到南京,一度造成房荒。时间紧、任务 重,而战后资金又有限,
修建大

批住宅的重担就交给了东南大学建筑系教授杨廷宝。 此时,杨廷宝到国外考察了一
年刚刚回来,匆匆赶回南京。
“成贤小筑”就是同年兴建的。那时 ,杨廷宝一家老小七八口人
刚回到南京,分居三处,急需有一个家。此时的杨廷宝,已经设
< br>计了中山陵音乐台以及中
央体育场、中央医院、金陵大学图书馆
(
现南京大学老 图书馆
)
等一系列大型公共建筑,声
名鹊起。
相对于这些大手笔来说,他并没有将自己的家设计得奢华铺张,
反而力求设计简易、
造价低廉。

故居宅院位于成贤街上,低调、朴实,但简约紧凑又不失大气的建筑风格,堪
称公共民居的“典范之作”

院门铁制对开,临街朝西。院内西南角有两间小屋,原为门房,
现空置。

我们走进来可以看到院子里有松树、
椿树、枇杷树等,植物很多,
杨廷宝先生亲手种植
的三棵老杨槐树还守护在此,还有菜畦,非常有生活的味道。

这幢实际使用面积只有

164
平方米的大师故居,加上后院的车库,使用面积仅

232
平方米。但走进建筑内部,我们才

高中毕业典礼演讲稿-提手旁上下


高中毕业典礼演讲稿-提手旁上下


高中毕业典礼演讲稿-提手旁上下


高中毕业典礼演讲稿-提手旁上下


高中毕业典礼演讲稿-提手旁上下


高中毕业典礼演讲稿-提手旁上下


高中毕业典礼演讲稿-提手旁上下


高中毕业典礼演讲稿-提手旁上下



本文更新与2021-01-20 06:2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zuowen/172783.html

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景点讲解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