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有感-法制教育手抄报内容
一、怎样写人
写人,是小学作文训练的基本功之一。在记叙文中,人 和事是不可分的,关键是
看题目如何要求。要求写事的题目,文中的人要为事服务;要求写人的题目,文
中的事必须为人服务。
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就是要通过一件或几件事,
来表现 人
物一种或多种品质。写人的继续文,叙事不要求完整;记事的记叙文,虚实要求
完整,而且要 贯穿文章始终。
(一)通过一件事来写人
通过一件事来写人,
通常是表现人物的一种品质或性格的一个方面。
为了刻画人
物,对所写人物必须进行必要的外 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但是,
从以事写人这个角度来说,
最好是选择一件最能反 映此人某一特点的事,
并把这
件事写好。
在写事情的时候,要选择典型的事 例。所谓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
中心思想的事,
能够表现人物的好思想、
好品质、美好情感的事。
对小学生来说,
选择典型事例,
要着眼于小事,
选择那些 最能反映深刻意义的小事。
这样的事表
面上看,
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
但 是其中却蕴涵着深刻的意义,
这就是我们
常说的
“
小中见大
”
。
(二)通过几件事写人
可以分成两种情况:
以是用几件 事表现某个人的一种品质;
二是用几件事表现某
个人的多种品质。
要注意: 用几件事写人,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须把
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 果),一一交代清楚,也
可以是不完整的,
只着重于某几点进行叙述。
更多的是在一篇 文章中,
有的事详
写;有的事略写;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完整,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简单。
通过
几件事写人,同样要对人物进行必要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的描写。
(三)学会刻画人物
写人的文章要会在叙事的过程中,对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 性格特点的外貌、
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描写,也就是学会刻画人物。
1.
也叫肖像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着、姿态、语调、外貌特征
的描 写。
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
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内心世界密切的联系,
具体说: 通过外貌描写,使人物的形象更丰满,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外
貌描写,揭示人物的身份;通过外 貌描写,展示人物在特定场合的内心世界;通
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
总之,
外貌描写要和表现人物特点、
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紧密配合。
外貌 描写要
传神,切忌脸谱化,反对那种部分主次,从头写到脚、千人一貌的写法。
2.
语言描写有对话和独白两种。
对话是两个人或几个人的谈话;独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语。
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
直接表露,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 用。有个性特点的语言可以起到
“
闻
其言,见其人
”
的作用。语言描 写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文章中人物的语言要精
心筛选,
把那些足以能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 br>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语言,
写进文
章中;二是好的语言描写,一定是符合当时的情景,符 合人物的性格、身份、性
别、年龄和文化修养等方面的特点。
对话描写有四种形式: 说的话写在后面,
说话人后面用引号;说的话在前,说话人写在后,用引号、句号;前后各引一句
或几句,中间交代谁说的,用逗号;只写人物语言,不写说话人。这四种形式要
根据实际需要灵活事业 ,避免行文死板。
3.
动作描写
是通过人物的行 动、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的一种方法。一个人的行为、
动作,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的 最真实的外化。看一个人,不仅要听他
怎么说,更要卡他如何做,正所谓
“
听其言,观 其行
”
,因此,动作描写是直接刻
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精神面貌,把人物写
“
活
”
的重要手段。那么,怎样描写人
物的动作呢?
首 先,要选择关键性的动作来写。一个人做事的时候,会有许多动作。但他们不
可能、
也没有必要 把这些动作一个不少地都写出来。
这就要求选择那些关键性的、
最有意义的动作来写。
其次,要写准确。同一个动作可以用很多动词来表示,但只有那些有特色,最能
反映人物气质的 动词,才能把人写
“
活
”
。有一位作家说过,最难的不是写动作,
而 是写出有特点的动作,从动作中写出人来。
4.
心理描写
心 理的人物内心的活动,是无声的语言。人物内心世界,指人物内心的喜、哀、
乐、忧伤、犹豫、嫉妒、向 往等复杂的感情。在写人的文章中,恰当地描写人物
心理,可以更有效地刻画人物,突出中心思想。心理 描写的要求是:要真实,要
有根据;
人物的心理变化要自然,
合情合理;
心理 描写要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
在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客观、谨慎,不能以己之心,度人之意。< br>
小学生作文时,大多采用第一人称(
“
我
”
活
“
我们
”
),采用这种人称作文,就不
能用
“
他想
”
的形式来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因为
“
我
”
不可能钻到别人的脑子里去
看。此时,可以换一种方式
——
在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上下功夫,这样
可能更合情理,使人感到真实可信。
心理描写除了用
“
我想
”
之外,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
1
)提出问题,引入所想的内容。
(
2
)使用假设,流露心理活动。
(
3
)字里行间,流露着
“
想
”
。
(
4
)直接抒发心中所想。
二、怎样写事
写事要求清楚、具体。一件事情的发生,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
因、经过、结果。这就是 人们常说的
“
记叙文六要素
”
。把这六个方面写清楚了,
才能让读者 明白究竟是一件什么事。
同时,
还要寓理于事,
即通过一件事或几件
事来说明 一个道理。
在六要素当中,
起因、
经过、
结果是事情的主要环节。
其 中,
“
经过
”
部分又是事情的核心,是全文成败的关键所在。在小学生的作文 里,
“
经
过
”
部分写得不具体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小学生的继续文 不感人,平淡乏味,
这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记事的记叙文可分两种:写事和写活动。
(一)怎样写事
一是把
“
经过
”
部分分成几个 阶段,
然后按照先后顺序一层一层地写得清楚。
写的
时候多文几个
“
后来怎样
”
,文章就具体了。
二是注意材料的详略,有所侧重。对一些重 要的过程、场面要细致描绘,使读者
有如身临其境。
三是对事件中的人物,特别是 主要人物,当时是
“
怎么说的
”
、
“
怎么做的
”< br>,又是
“
怎么想的
”
,一定要写具体。
(二)怎样写活动
活动都是有目的、有形式、有过程的。搞什么活动?为什么
搞活动?则眼搞活动?活动的结果怎样?都要写清楚。写活动也要求写清楚
“
六
要素
”
,要把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和活动开始、经过、结果写出来。
在整个
活动当中,不是写一个人,二是写一群人;不是用一两件事来写人物,而是通过
写一个活动场面 ,
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写活动的记叙文,
最大的特点就是必
须有活动的基 本内容、
主要过程和重要场面。
把印象最深刻的内容作为重点,
把
自己看到的 、听到的、亲身经历的主要部分记叙下来,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既
要写好群体活动,
又要把个 体代表写进去;
既要写整个场面,
又要突出典型人物。
写活动的 文章一般包括两大部分:
一是活动的经过,
二是自己的感受。
如果写
“
参
观
”
活动,就要用
“
观一处,感一处
”
的方法 。写整个活动的过程,要用顺叙法,
即按活动的先后顺序,
把活动时间、
地点、
人物及活动的经过和结果依次写出来。
三、怎样写景
描写景物,< br>表现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地域风貌,
赞美祖国的壮丽山河和大自然的奇
妙,是记叙文的又一 个重要类型。写景的记叙文有什么特点呢?
首先,景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景物指提 供人观赏的风景、建筑等;广义
的景物指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即自然环境和身会环境。
换句话说,
记叙文中的
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风光、建筑物、动物、植物等事物的描写,所描写 的景物在
文章里占重要位置,
这是写景记叙文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的主要区别写人记事的
记叙文中,
有对自然环境和人物活动的背景介绍、
环境描写,
但它们在文章中不是主要内容,
是为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
地点、
环境,
为渲染气氛服务的 。
同理,
写景记叙文里也有写人叙事的内容,但都是为写景服务的。
其次 ,写景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人物感情抒发表达出来的。
作者可以在文章中直接抒发感 情,即所谓直抒胸臆,也可以通过写景表达出来,
即所谓寓请于景;还可以在景物描写中蕴涵自己的主观 感受,即所谓情景交融。
要注意景物描写必须为人物的思想感情服务,
与人物的思想感情相一致 ,
不能孤
立地、无目的地写景。
怎样写好写景的记叙文?
(一)要写出有特色的景物
一般来说,
景物是各有特色的。
同样 都是公园,
但每个公园都有各自的独特之处。
例如,
北海公园的白塔、
九龙壁 、
颐和园的香阁、
十七孔桥;
天坛公园的祈年殿、
回音壁;紫竹院公园的竹子 ;香山公园的红叶等。同样是山,我国的四大名山各
领风骚,独具特色。同样是水,长江、黄河源远流长 ,孕育了中华文明数千载。
或烟波浩渺、横无涯际;或奔腾咆哮、气势磅礴。这些景色都以其特有的鲜明 的
特点闻名于世,只有把它们的独特之处描绘出来,才能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使人得到美的 陶冶和享受。
(二)要学会观察
写景作文和看图作文有相似之处,< br>都是以观察作为写作的前提。
观察景物与观察
图画不同,观察景物要确定观察点,也就是 观察景物的立足点。观察点不同,所
看到的景物也就不同。宋代文学家苏轼有《题西林壁》: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
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由 于观赏庐山的角度不同,
所看到的景象,所获得的感受也就迥然不同了
.
(三)要借助想象和联想
在写景的时候,
如果只描写景物的外在特征是不 够的,
还要写出景物的内在特征。
而内在特征有时难以描绘,折旧需要借助于想象和联想。即借 助相关、相似,甚
至相反的事物进行类比,从而突出所写景物的特点。
其中,联想是 最大特点是
由此及彼,
它可以跨越时间的界限,
可以冲决空间的阻隔,
他可以 使文章的思路
开阔,
让景物描写更形象、
更感人,
更能出神入化地反映出景物 的内在特征。
例
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 是银河落九天。
”
诗人运用大胆
开学第一课有感-法制教育手抄报内容
开学第一课有感-法制教育手抄报内容
开学第一课有感-法制教育手抄报内容
开学第一课有感-法制教育手抄报内容
开学第一课有感-法制教育手抄报内容
开学第一课有感-法制教育手抄报内容
开学第一课有感-法制教育手抄报内容
开学第一课有感-法制教育手抄报内容
本文更新与2021-01-20 12:4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zuowen/173993.html
-
上一篇:小学写人作文写作方法指导
下一篇:初中写人作文指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