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作文首页 > 高中作文 >

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新教材】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zuowen
2021-01-21 06:12
tags:

儿童歌曲网-结婚司仪主持词

2021年1月21日发(作者:复仇之剑)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1.




教学目标:

1
.认识“丘”

“渲”等
7
个生字,会写“毯”

“陈”等
9
个生字。
会写“草原、线条、柔 美”等
22
个词语。

2
.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的意思,并想象草原
迷人的景色,读出自己的感受。背诵第
1
自然段。

3.
体会汉蒙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
草原人民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 写的生活
情景,并理解课文内容。

2
难点:抓住“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 草话斜阳”
,体会景色美以
及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并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准备:

1.
准备具有浓郁的蒙古族特色歌曲
《美丽的草原我的 家》

天堂》
《蒙古人》
(最好蒙语演唱)


2.
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的图片。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
教师导入:
你去过草原吗?谈谈你 所知道的草原或你所了解到的
赞美草原的诗句、歌曲等。

2.
播放歌曲《天堂》
,将学生带入草原高远、辽阔的草原。

教师相机出示相关词语:一碧千里、翠色欲流

3.
导入新课。
< br>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就是对茫茫大草原的赞美!
今天,我们就和作家老舍一起, 走进内蒙古大草原,领略那儿美丽的
风光,感受那儿独特的民族风情,体会蒙古族人的热情好客。
(板书:
1.
草原)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
提出读书要求:
默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
词,并借助 词典等学习工具书理解。

2.
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1
)检查生字读音。

小丘(
qi
ū)渲染(
xu
à
n
)迂回(
y
ū)蒙古包(
m
ě
ng


襟飘带舞(
j
ī
n
)鄂温克(è)


2
)指导易混淆的字。

“襟”是左右结构,左边是“衤”
,与衣服有关,表示衣服胸前的部
分。

“涩”是左右结构,右边下面是“止”
,不能写成“上”


“裳”下面是“衣”
,与衣服有关。

“微”
:中间部分不能少一横。


3
)理解较难的词语。

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洒脱”的意思是:潇洒自然,不拘束。这个词语反映了草原的广阔
无边。

②理解
“襟飘带舞”
一词的意思,
可以出示蒙古族鲜艳的服装来分析,
意思是 :衣襟和裙带随风舞动。


“翠色欲流”
一词可以从难字入手理解,
比如
“欲”
在这里表示
“将
要”的意思,
“翠色欲流”就是绿得太 浓了,将要流下来,写出了草
原的绿,是充满生命力的。

④鄂温克:我国少数民族之一,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检查学生朗读课文,并概括出主要意思。


1
)朗读要大声、不添字、不少字、不停顿、要流利。


2
)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
理清课文记叙顺序,讨论分段。


1
)这篇是一片访 问记。何谓访问记,就是记录自己访问的过程。
访问记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呢?(地点转换的顺序)< br>

2
)访问的地点究竟是如何变化的?

初入草原→接近公社→蒙古包外→蒙古包里→告别草原


3
)按照地点变化归纳段意。

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
:初入草原,感到草原的景色美丽迷人。

第二部分(第
2
自然段)
:接近公社,蒙古族人民来到很远的地方欢
迎远客。

第三部分(第
3
自然段)
:蒙古包外,大家互相握手,非常热情。

第四部分(第
4
自然段)
:在蒙古包里,蒙古族人热情款待我们,并
与我们进行了联欢。

第五部分
(第五自然段)

我们与蒙古族人在 大草原上依依不舍地告
别。

3.
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抓住主要意思,要运用关键词语加以概括,不要啰嗦。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
指名朗读生字,检查词语的理解情况。

2.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大家一定会知道那个富有诗意的结尾吧!齐
声说: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3.
导入新课。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诗意的结尾不仅点 出草原
的美——“天涯碧草”
,还点出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蒙汉
情深”,接下来请走进草原,感受草原的美丽。

二、再读课文,感受美丽的草原。


1.
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草原的美丽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有关
的句子。

教师根据学生画的句子相机进行指导。


1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 ,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
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 哪里
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
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 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
轻流入云际。

①一边朗读语句,一边展开丰富想象。

指导学生想象:在一碧千里的大草原上,你看 到了什么呢?你听到
了什么呢?你想到了什么呢?

②出示大草原的图片,引导学生想象。


2
)你们的想象真的很有趣,此刻,作者又有怎样的感受呢?

相 机出示语句:这种境界,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
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 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有时
候都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这种境界”
是指什么?指作者看到的美丽、
一望无边的大草原。

②在这种境界里,
作者为什么要惊叹,
为什么想低吟一首奇丽的
小诗呢?
因为草原太美了,美得让他感到很惊叹,美得让他内心舒畅起来,
很想把自己看到的,感 受到的用一首诗表达出来。

③如果作者写“一首奇丽的小诗”
,会写些什么呢?

学生大胆想象,触景生情,尽情表达。

总结学习方法:
1.
认真阅 读句子,理解意思。
2.
联系上下文进行想
象。
3.
写出自己的独特 感受,可以是对内容的补白,可以是好词佳句
的批注,还可以是感情的深入体会……

2.
梳理关键词,准备背诵第一自然段。

天可爱空气清鲜天空明朗

小丘羊群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

这种境界惊叹舒服久立四望低吟小诗

三、再读课文,感受热情的草原。

1.
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草原的热情表现在哪些地方呢?画出有关
的句子。

2.
课堂交流,随机指导。


1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 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
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 向
我们飞过来……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①这段话描写了一个什么场景?(迎接客人)

②这个场景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呢?

◇“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来的真快,表现了草原人民迎接
远方的客人急切心情。

◇“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为什么用“彩虹”来比喻?
(一是因为穿着各色的衣服,而 是比喻蒙古族人的一种热情。


◇“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 前面引路。

──想象当时车与马相遇的情景,
说说如果你在场,
你会有什么 感受
呢?请发挥想象。

(会情不自禁地说:
“哇!这场面好盛大呀!好热情 呀!分明是迎
接贵客才这样做的!
看来蒙古族人就是热情好客,
虽然我们不是一个民族,但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就亲如一家人呀!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读出蒙古族人的热情好客。


2
)也不知 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
言不同,心可是一样。

①读句子,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看到了蒙古族人脸上喜笑颜开,个个很兴奋 ,握手又握手。听到了
蒙古族人的话主要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还不时传来人们的欢声笑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读出作者的欣喜与兴奋。


3

这时候,
鄂温克姑娘戴着尖尖的帽子,
既大方,
又稍有点羞涩 ,
来给客人们唱民歌。
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
歌声似乎比什么
语言都 更响亮,都更感人,
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
笑。

①理解“ 会心的微笑”里包含着什么?(说明我们与蒙古族人民都
很开心,大家亲如一家人,都懂得民族团结互助 的道理。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读出蒙汉两族人民的激动与开心。

3.
播放草原民歌及舞蹈音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二、三、四自
然段。

四、回顾课文,感受深情的草原。

1.
出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齐声朗读。

2.
说说你的理解。


1
)从字词入手,理解“何忍别”

“话斜阳”的意思。

怎么忍心分别呢;对着快要落山的夕阳诉说。


2
)由“天涯碧草”展开想象,看到了怎样的大草原呢?

一碧千里、一望无边的绿色、翠绿欲滴的大草原


3
)紧扣“蒙汉情深”发挥想象,说一说,写一写。

“蒙汉情深”表现在,表现在,还表现在……

(蒙古族人的远迎、蒙古族人与我们的热烈交谈、蒙古族人与我们
的依依惜别)

3.
发挥想象,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站在茫茫的大草原上,面对着渐渐西落的太阳,作者会说:



(
多么美丽的大草原啊!
多么盛情的蒙古族人啊,
他们的热情款待象
征着蒙汉两 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
这些空的答案,要有关键词提示或答案示例,以方便参考。

五、作业。

1.
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2.
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


板书设计

1.
草原

初入草原→接近公社→蒙古包外→蒙古包里→告别草原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教学反思:

1 .
出示草原的图片,
播放草原的民歌,
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在 阅读语言文字中展开丰富的想象,并感受草原的美。

2.
通过反复朗读,
引导学生在画面中感受蒙古族人的热情与好客,
体会“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激 发学生热爱草
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形成“民族大团结”的新理念。

2.
丁香结

教学目标:

1
.认识“芭”

“妩”等
5
个生字,会写“缀”

“幽”等
8
个生字。会写“宅院、幽雅、伏案”等
16
个词语。

2
.抓住描写丁香 的语句展开想象,深入理解内容,从色彩、形状、
香味等方面加以感悟与体会。

3.
感悟丁香的美,并由“丁香结”启发人生思考,并结合实际,谈
谈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丁香的美 ,并体会
作者对丁香的喜爱之情。

2
难点:抓住结尾“结,是解不完的;人 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
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深入理解,明白道理:人要以豁达胸怀
对待生活中的“结”


教学准备:

1.
准备丁香的图片。

2.
准备赞美丁香花的古诗。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
师:
(出示丁香的图片)文学作品中许多花草树木都被赋予某种
品格,如梅花象征高洁,牡丹代 表富贵,菊花寓意坚贞,松柏喻指永
葆青春等。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丁香结》
,作 者又赋予
了丁香什么样的情感呢?让我们一边读,
一边想象,
知道这花中的含
义。

2.
师板书课题
2.
丁香结

3.
出示图片,介绍作者。

宗璞,
1928
年出生,女, 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当代作家,< br>从事小说和散
文创作。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红豆》
,系列长篇《野葫芦引》和散文
《紫藤萝瀑布》等。
《弦上的梦》和《三生石》分别获全国优秀短篇
小说奖和全国优秀长篇小 说奖。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
出示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
词,并借助词典等学习工具书理解。

2.
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1
)检查生字读音。

①参差(
c
ē
nc
ī)芭蕉(
b
ā)衣襟(
j
ī
n
)妩媚(
w
ǔ)

②“薄”是一个多音字, 在字典中有三个读音,一个读
bo
,当“迫
近、靠近”讲,组词是日薄西山;还有的当 “轻微、少”

“不强壮”

“不厚道”

“看不起”等意思,
组词是
“广种薄收”

“单薄”

“轻薄”< br>、
“厚古薄今”等;一个读
bo
,组词是薄荷,多年生草本植物;还有
一个读音是
bao
,表示感情冷淡、不浓、不肥沃等意思。课文中


2
)指导易混淆的字。

“幽”是半包围结构,外面是“山”
,里面是两个“幺”


“案”是上下结构,上面是“安”
,下面是“木”


“薄”要与“ 簿”相互比较,可以通过组词的形式来辨析,
“薄”组
词是“薄饼”

“簿” 组词是练习簿。

“糊”
:左右结构,与“米”有关,形容非常黏稠、混沌不清的状态。


3
)理解较难的词语。

①查词典或工具书理解“参差”的意思:是指不齐;早晚相差。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

“妩媚”的意思是:姿态美好可爱。

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

“愁怨”的意思是:忧愁怨恨。

③运用找近义词或反义词的方法来理解。

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
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
从墙上窥着行人,
惹得人 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点缀”的近义词有:装点、装饰、装扮。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检查学生朗读课文,并概括出主要意思。


1
)朗读要大声、不添字、不少字、不停顿、要流利。


2
)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
理清课文记叙顺序,讨论分段。

第一部分(第
1-3
自然段)分别从生长环境、开放态势、花的气味、
形状、颜色等描写了丁香花。
(主体是写丁香 花的外形)

第二部分(第
4-6
自然段)分别从古人眼中的丁香花、作者提 出的疑
问以及由丁香结谈感受。
(主体是写丁香花的感悟)

3.
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写作者心里一直装着丁香,
丁香的形态 、
香味以及颜色都给作者带来
美好的回忆,接着从诗句入手,由微雨引发丁香“结”
, 从而感悟生
命总有“结”
,需要有豁达的胸怀。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
指名朗读生字,检查词语的理解情况。

2.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你知道课文写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吗?学生
总结,老师概括:

一、赏花二、悟花

3.
导入新课。课文自始至终都是围绕“丁香花”来写 的,丁香花一
直是作者心中的“花”
,接下来请走进“赏花”感受一下花的美,体
会一 下丁香花的独特魅力。

二、学习“赏花”
,发挥想象,体会花的美丽。

1.
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描写花美的语句,并发挥想象,谈一谈自
己的理解。教师 根据学生画的句子相机进行指导。


1
)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 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
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①一边朗读语句,一边展开丰富想象。

指导学生想象:
丁香花像什么呢?给 你什么感觉呢?你喜欢哪个字,
或者词语呢?

②出示丁香花的图片,引导学生想象。


2
)交流学生的想象和感受。

生:
“星星般”写出丁香花的小、可爱,就如同星星一般顽皮,真惹
人喜爱!

生:
“窥”这个字太生动传神了,写出了丁香花的的活泼可爱,也说
明了丁香花的小, 不大引人注意,总而言之,是充满活力的!

生:
“缀满”说明了丁香花的数量多,充 满了无比旺盛的生命力,让
人看了以后感到一种振奋!

老师相机出示语句。


3
)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
非兰,在夜 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①“月光下的潇洒”

“紫的 朦胧”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请发挥想
象。


“淡淡的幽雅的甜香”
又是一种怎样的香呢?请联系自己的生
活体验加以想象,谈谈你的理解。


4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谈一谈。

生:丁香花有白有紫,总是朦 朦胧胧的,给人以梦幻般的感觉!
在这仙境中,怎能不让人展开神奇般的想象呢?想到了嫦娥与玉兔,< br>想到了蓬莱岛……

生:说丁香花的香啊,真的很神奇!不是桂花香的那般浓烈,又不是
迎春花的那般单薄,它香得比较特别,只要用鼻子一嗅,那香味就飘
出来了。更别具一格的是, 香味中还伴有甜甜的感觉,真美!


5
)出示句子: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 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
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①感情朗读,在读中想象画面,感受丁香花的独特韵味。

②“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你是如何理解的?


6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理解谈一谈。

生:表面写出来丁香花 的多,实际上在讴歌丁香花的生命力很旺
盛,是一种充满活力的花,让人越看越精神振奋!
< br>生:作者发自内心的喜欢丁香花,因为花儿给了她灵感,给了她
创作的激情和希望,所有作者在丁 香花中构思自己的文学梦。

2.
总结课文第一段,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丁香花呢?

梳理关键词:形态颜色香味感受

三、理解“悟花”
,发挥想象,感悟主题内涵。

1.
自由朗读课文 ,找一找丁香花成为“丁香结”的语句,并谈谈自
己的理解。

今年一次春雨,
久立窗前,
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
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 盘花扣。


1
)发挥想象,找出原因。

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2
)谈谈这样写的妙处。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很生动 地写出丁香花的花苞之样子,
自然过渡
到写“丁香结”
,与上下文浑然一体。

2.
阅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由古诗句展开想象,想一想古诗中“丁香
结”常常表达什么?


1
)学生阅读古诗句,理解古诗句的意思。


2
)由古诗句展开想象,谈谈理解。

生:作者先写芭蕉不明白丁 香花的心思,接下来通过一幅画面告诉
人们答案:
“丁香空结雨中愁”
!这画面中有雨 ,有多愁善感的雨,这
不就写出丁香花的怨愁与理不断的思绪吗?


3
)明白作者将丁香花与细雨迷蒙连在一起写的妙处。

通过写丁 香花,通过写细雨迷蒙的画面,说明丁香花有许许多多的
愁怨,许许多多理不清的忧愁。作者仅仅在写丁 香花吗?

不,是借花抒情,借丁香花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愁怨,抒发自己内心
无限的忧愁。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3.
作者不仅 仅借花抒情,而且借花喻理,在丁香花里,作者又有什
么生活感悟呢?请找出来读一读。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
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
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
一件完
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 ;人生的问题也
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


1
)自由朗读,轻声说一说你的理解。


2
)交流:阅读这一段话,你获得了哪些生活感悟呢?

生:人生 就在愁怨中,不要因为愁,忘却了生活的味道,可以这样
说:没有了愁怨,生活本身就不完美!

生:人生中离不开怨愁,但不能一味地怨愁,只要我们找到生活的
快乐,就会打开心结,让自己 快乐起来。怎样才能打开人生中的心结
呢?就是要有豁达胸怀!

生:我觉得人生中的 愁怨固然有,但这只是生活里的一个小插曲!
只要我们有梦想,一切小小的结终将会打开的,因此不要忧 愁!

4.
出示古诗句,读一读,谈一谈你的理解与感悟。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摊破浣溪沙》

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

——陆龟蒙《丁香》

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冯延巳《醉花间》

四、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完成课文后的题目。


板书设计

2.
丁香结


丁香花形状颜色香味

胸怀豁达

生活乐观



丁香结无限愁怨





教学反思:

1.
出示丁香结的图片,阅读描 写丁香花的语句,展开丰富的想象,
从想象中感悟出丁香花儿的美,感悟出丁香花儿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要引导学生抓住字词、修辞手法等进行分析、感悟。

2.
通过反复朗读 课文中的古诗句,
想象画面与意境,
初步理解丁香
结的含义,
接着抓住课文的 最后一自然段深入理解,
畅谈自己的体会,
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这样会让学生懂得“借物喻理 ”的写法,而且
明白其道理。

3
古诗词三首教案

授课

课题

古诗词三首


课型

讲读课文


时间

1
. 识记本课
3
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
诗词。

教学

2
.进一步了解诗词的有关知识。

目标

3
.借助字典和课本注释理解诗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诗词的意思。
想象诗歌描写的 意境,体会作者热爱自然、歌颂自然的情怀,感受自
然的美好。

教学


1.
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爱恋之情;

重点

2.
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教学

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来体会诗人的丰富情感。

难点

第一课时

1.
认识
3
个生字,正确朗读诗词。

教学

2.
了解诗词的作者。

目标

3 .
学习古诗《宿建德江》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理解诗句
大意,体会诗人的 情感。

教具

课件

准备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2
课时




一、激发情感,谈话导入。

创设情境,激

我们的祖国有巍峨的群山,有浩瀚的江海,
发学生情感,导入
有无边的森林,有起伏的 稻田。唐诗宋词中,就
新课。使学生集中
有许多是描写山水风景的。如王之涣《凉州词》
精力投入到课堂学
导入

中的诗句: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习中来,从而提高




白居易《忆江南》中的诗句:
“日出江花红胜火,
学习效率。

分钟

春来江水绿如蓝。
”还有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

诗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今
天,我们将学习新课《古诗词三首》

(板书课题:
古诗词三首)






二、品读古诗,认识作者。



1.
认识生字:德、鹊、蝉、稻。学会正确读写。


2.
认识诗歌的作者,简介。

新课

【出示课件
2




教学



孟浩然,唐代诗人。汉族,襄州襄阳
(
今湖北




襄樊
)
人。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


分钟

孟”。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

称苏东坡。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
家、书法家、画家。

学生自 读后教
师指导,并出示课
苏轼的词属于豪放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
件,使学生 能够把
并称“苏辛”,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握准诗词的节奏,

辛弃疾

1140

1207


南宋词 人。
原字坦夫,
正确朗读诗歌,同
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时,这也是正确理
他的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
解诗词的第一步。

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
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3.
读出节奏。学生先自读,教师指导:

【出示课件
3
】并板书:


宿建德江

[

]
孟浩然

移舟
/

/
烟渚,

日暮
/

/
愁新。

野旷
/

/
低树,

江清
/

/
近人。

3.
反复多读几遍这 首诗,通过查字典,结合课文
注释,想想词语的意思,想想这首诗大体写什么。
把不理解的地方 勾画出来,小组讨论。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
再读古诗,想想每句诗的意思,可以与同学合
作。

2.
汇报: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
根据学生回答,
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出示课件
4




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

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
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4.
全班齐读此诗。

四、想象诗境,悟其感情。

1.
教师有感情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
学生发言,把想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
学生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
思想感情。

4
.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在读的基础上< br>再通过看注释、查
字典等手段来理解
诗句,可以锻炼学
生自学古诗词的能
力。


学生根据自己
的理解和合作的结
(诗中虽只有一个“愁” 字,却把诗人内心的忧
果说出诗句的意思
愁写得淋漓尽致。


后,
教师出示课件,
5
.自由读诗,要求带着和诗人一样的感情朗读。

既可以纠正学生理
6
.练习背诵。

五、总结学法,自学新诗。

解上的错误,又可
以为学生正确表达
1 .
总结学习方法:
【出示课件
5
】初读诗句──了
提供范例。

解大意──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悟其感情

(板书:初读诗句──了解大意──理解诗意
──体会诗境──悟其感情)



读准、读通、
2.
用总结的学习方法尝试学习《六月二十七日望
读 懂古诗,是古诗
湖楼醉书》
。学生按步骤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最基本的要
【出示课件
6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

]
苏轼


黑云
/
翻墨
/

/
遮山,

白雨
/
跳珠
/

/
入船。

卷地风来
/
忽吹散,

望湖楼下
/
水如天。

六、检查回馈,点拨指导。

1.
指名学生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2.
再读全诗,你觉得哪个词用得好?你能准确地
感受全诗的意境吗?

3.
学生回答,教师指导,感悟遣词用句的技巧:


1
) 诗中把“乌云”比作“翻墨”
,即打翻的墨
汁,形象逼真。


2
)用“跳珠”形容雨点,有声有色。

求。作为高年级的
古诗教学,一定要
将学习的主动权交
给学生,让学生通
过学习,学会学古
诗 的方法。








< br>品味词语的精

3
)一个“未”字,突出了天气变化之快;一个
妙是学 习古诗的难
“跳”字,一个“乱”字,写出了暴雨之大,雨
点,让学生通过自
点之急。

主、合作、探究的
“忽”字用得十分轻巧,却突出天色变化之
方式,领悟作 者用
快,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

4.
提问后,明确:

词的精妙,体会古
诗的巧妙,更一步

这首诗的大意是:黑色的云像打 翻的墨水还
加深了对古诗的欣
没来得及把山遮住,
白色雨点就像珍珠一样乱跳,
赏。

蹦入船中。忽然一阵卷地而来的大风把云和雨吹
散了,望湖楼下的湖面平静得 好似蓝天。

七、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感情朗读,将学生引入情境,直面美景,从
而入情入境,熟读成诵,水到渠成。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把诗歌补充完整,再把新补充的句子意思写出来。

1.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

。①


,②江清月近人。

2.
写出所填诗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认真朗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回答问题。


1)诗中前两句中的“未遮山”“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雨下得
很急,< br>乌云还没有完全遮住天空,
白花花的雨点便好似珍珠一般乱蹦乱跳地蹿
入船中的情景。< br>

2
)诗中的“翻墨”“水如天”是什么意思?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三、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中,诗人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 写骤雨
初晴、风云变幻的西湖景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①傍晚时分漂泊的旅客又增添了几许忧愁。


空旷的原野里,低垂的天幕比树还低。

二、

1

跳珠


乱入船


2

翻墨:
像墨汁一样的黑云在天上翻卷。
水如天: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连成一片。

三、时间顺序:观察从黑云翻墨到急雨骤降再到雨后初 晴。
(或空间顺序:视
线从天空、远山至雨珠、船头再到登楼望湖。



第二课时


1.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读出词的节奏和韵味。背诵课文。

教学

2.
帮助学生理解词句的意思,
想象词句所描绘的画面,
体会作者的
目标

思想感情。

教具


多媒体课件

准备

教学设计

导入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





1.
大家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
《清平乐·
村居》


温故知新,导
分钟

吗?

再来背诵一遍吧。

2.
出示《清平乐·村居》


【出示课件
8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
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 br>3.
同学们,
你们记得这首词是谁写的吗?
(辛
弃疾)
这节课 我们就学习他的另一首词
《西江
月·夜行黄沙道中》

(板书课题:西江月· 夜
行黄沙道中)


二、思考质疑,解读课题。

1.
齐读课题,指名读课题。

2.
读了题目,
你知道了什么,
还有什么疑问?

入课题。






解读课题有利
于整体感知这首词
新课

3.
课题有两部分,
第一部分
“西江月”
是词牌
教学

名,我们学过的词还有哪些词牌名?





后一部分是题目,从题目中你读懂了什么?

的大体内容,了解
)分钟

(这是一首词,
“西江月”
是词 牌,
“夜行黄沙
词的有关知识。

道中”是题目。时间:夜里。地点:黄沙道。

事情:行。



4
、说说题目的意思。

(夜间行走在黄沙岭的道路上。


三、初读词作,初步感悟

(一)多种形式朗读,边读边悟。





1.
自己放声读一读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读通,读顺。

2.
指名朗读,
并让学生做出相应的评价,
教师
随机引导学生读出这首诗的节奏。


教师引导学生
自主学习, 突破本
(读词的时候如果能稍加停顿,
那就能读出节
课理解上的重点。

奏,读出味道。


【出示课件
9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
辛弃疾

明月
/
别枝
/
惊鹊
,
清风
/
半夜
/
鸣蝉。

稻花香里
/
说丰年
,
听取
/< br>蛙声
/
一片。

七八个星
/
天外
,
两三点雨
/
山前。
< br>旧时
/
茅店
/
社林边
,
路转
/
溪桥
/
忽见。

3.
课件出示配乐范读。

4.
女生男生赛读。











5.
全班齐读,
边读边想:
读着读着,
你仿佛看

到了一个怎样的夜晚?


就在这样的夜晚,作者看着,听着,闻着,还

想着……那么,
他到底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

么?又闻到什么?从而又想到了什么呢?

(二)全班交流,理解诗意。
< br>1.
默读课文,
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
在自己不
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br>
2.
指名说说词语的意思。教师指导:

惊鹊:鹊儿被惊醒。

鸣蝉:蝉儿鸣叫。

社:社庙。

溪桥:溪上的小桥。

3.
指名说已弄懂的句子的意思。

4.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

指名说
“谁听取蛙声一片?”
又是谁
“稻

花香里说丰年”?


2
)讨论:这句话该如何解释?

5.
试着把意思连起来说一遍。















【出示课件
10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

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

了远处的蝉叫声。
在稻谷的香气里,
人们谈论

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

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轻云漂浮,
闪烁的

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往日的茅屋小店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
道路转

过溪水的源头,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

四、合作探究,反馈交流。

(一)全班交流,自由读词,思考下列问题:

【出示课件
11




引导学生进一
步 体会词的意境,
1.
你从词中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闻到
锻炼学生的写作及
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
词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3.
词中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

“旧时茅 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这句
词,你想到了哪一句有名的诗?

(二)学生汇报,教师引导。

1.
听到了风的声音,
蝉和青蛙的叫 声。
看到了
明月、惊鹊、风吹稻田、天外疏星。想到了农
民丰收时的情景。
( 板书:


明月,
惊鹊



清风,鸣蝉,蛙声



稻花香



说丰
年)

2.
描写的是夏季的景象。

3.
流露出作者热爱大自然,
关心人民生活的思
想感情。
(板书:热爱大自然

关心人民生活)

4.
我想到了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
村”这句诗。

表达能力。



五、拓展延伸,写话练习。



【出示课件
12
】想象这首词的画面。

图画 与诗句结
1.
配乐写话。
此时此刻,
你的脑海出现了怎样
课堂小的画面?请用简单的文字进行描述。

结及拓
2.
画面取名:给自己的文字取一个美丽的名
展延伸

字。





3.
集体交流

分钟

交流讨论:
江南夏夜图、
山村夏夜美景图、

学,加强积累。

野山水名作、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


4.
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宿建德江




移舟
/

/
烟渚
,
日暮
/

/
愁新。




野旷
/

/
低树< br>,
江清
/

/
近人。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板书

内容

初读诗句──了解大意──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悟其
感情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惊鹊












清风,鸣蝉,蛙声



热爱大自然






稻花香








关心人民生活








深刻。设置此环节
对诗句的记忆会更
理解会更加深刻,
合,学生对诗意的





说丰年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二、
《西江 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的上阕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
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三、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这首词描写的季节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四、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表明词人畅谈丰收的欢快之情,与自然景物
融为一体的句 子是



【答案】

一、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二、蝉鸣、鹊啼、 蛙叫、人声。第二问:一方面渲染了欢乐的气氛,另一方
面夜行人能清晰地听到这一切,反过来又表现了 夏夜的寂静。

三、夏季

鸣蝉、稻花香、蛙声

充满生机

四、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遵循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感悟”的教学原则, 通过创设学习
诗词的美好的意境,引导学生融入想象,自读自悟,勾勒画面,相互交流,
体会意 境。并且在自读、精读、熟读的基础上,加深体验。通过课后拓展诗
词,吟诵诗词的活动,拓展了学习的 时空。


我觉得课堂教学有一些成功之处,主要表现在:我主要采用诵读感悟 ,
品评赏析,积淀深化的教学方法,适时借助多媒体课件,引领学生读中感悟,
读中融情,悟中 升情。在第一个环节:创设诗意课堂中,我有效地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激起了学生热爱古诗词的情感和 学习古诗词的求知欲。第三个
环节:初读诗词,初步感悟。我让学生采取多种多样的朗读方式朗读。让学
生自己读,配合读,然后指名读。当我发现同学们字音读的十分准确时,接
着引导读诗要有节奏 。第五个环节:拓展延伸。古诗带给学生的是更多想像
的空间,这样的创造性的想象有助于把学生引入深 远的意境。我让学生结合
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描写画面,想象人物的心情、感受,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有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帮助学生体会意境,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 br>总之,这节课,我尽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气氛,用自己的热情感染、
带动学生,不失时机地赞赏 ,积极有效的引导,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的成
就感,感受到诗词的独特魅力。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宿建德江》
是唐朝诗人孟浩然 所写,
这首诗写了诗人停船夜宿
江心洲时的愁苦心情。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br>,意思是远望苍茫
空旷的野外,天幕下降,似乎比树还低,笼罩一切。倒映在清清江水
中 的一轮明月却是那么亲近船上的客人。
在夜幕中,
诗人看到黑漆漆
的天空低垂着,体现 了诗人郁闷孤寂的心情,在孤寂中,近处的明月
与诗人相伴,
它给诗人带来一点慰籍与亲近的感 觉。
诗人以舟泊暮宿
为背景,触景生情,把写景同自己的真实感受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作
者对故乡的思念以及感慨人生的复杂心情。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这首诗歌 ,
作者描写了自己在望湖
楼上饮酒时所见到的西湖山雨欲来和雨过天晴后的景色。
作者 先从暴
雨临前写起,其景象是天上黑云翻滚,就像浓浓的墨汁在天边翻转,
远处的山巅在翻腾的 乌云中依稀可辨,
这个时候,
如注的骤雨就已经
来到。
大雨裹挟着白色的雨点 砸在船上,
水花四溅,
仿佛千万颗珍珠,
从天上倾倒而下。
正在人们感受暴雨 的壮观场面的时候,
一阵狂风席
地卷来,一下子吹散了乌云和大雨。云开日出,望湖楼下水面平 静如
镜,空气清新,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诗人善于渲染气氛,从阴云压
近湖面、
急雨 骤降的壮阔,
写到烟消云散,
雨过天晴,
用笔跌宕起伏,
而又从容不迫,描写 天气变化的神速,使人目不暇接,颇有戏剧性场
面。尤其是“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最为传神。作者自 己非常欣赏
这首诗,他
50
岁时再到杭州,特意又写诗说:
“还来一醉西湖雨 ,不
见跳珠十五年。
”足见他对这首诗的喜爱。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词
作情景交融、恬静自然,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词人描
绘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一片诗情画意,优美动人,夜色那么
清幽,
气氛那么恬 静,
充满了乡土气息,
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上阙写夜景其实是烘托,下阙写避 雨才是词作的旨趣所归。

【作者介绍】

孟浩然

689

740


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
湖北 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
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生于盛唐,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
世,以隐士终身。曾 隐居鹿门山。
40
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
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 ,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张九
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
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
而更多属
于诗人的自我 表现。


孟浩然的诗虽不如王维诗境界广阔,
但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 br>故后
人把孟浩然与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苏轼
1037

1101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 家。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一生 仕途坎坷,
学识渊博,
天资极高,
诗文书画皆精。
其文汪洋恣肆,
明 白畅达,
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清新豪健,
善用夸张 、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
一派,
对后世有巨大影响,
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书法擅长行书、
楷书,
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 趣,与黄庭坚、米芾、蔡
襄并称宋四家;
画学文同,
论画主张神似,
提倡“士 人画”。
著有
《苏
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辛弃疾

1140

1207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 ,别号
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
21
岁参加 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
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 论》与《九议》
,条
陈战守之策。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
倾 诉壮志难酬
的悲愤,
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
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
的作品。
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
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
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
后被弹
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建德江:
是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省)的一 段。新安江,又
称徽港,钱塘江水系干流上游段,发源于安徽徽州(今黄山市)休宁
县境内,< br>东入浙江省西部,
经淳安至建德与兰江汇合后为钱塘江干流
桐江段、富春江段,东北流入 钱塘江,是钱塘江正源。干流长
373

里,流域面积
1.1
万多平 方公里。


新安江水力资源较为丰富,流域内有丰乐、新安江两座水库。解< br>放前其航运由屯溪直达杭州,解放后水库截断航线,航运几乎停顿。


新安江素以水色佳美著称。沿江有白沙大桥、朱池、落凤山、千
岛湖、梅城、刘长卿别墅、双塔凌云、新 安江水库等胜迹。新安江作
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向有“奇山异水,
,
天下独绝”之称。

望湖楼:
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边,
位于断桥东少年宫广场西侧,
傍湖而建。又名看经楼、先得楼。登临眺望,一湖胜景皆来眼底。宋
代王安石、苏轼等人,都曾有诗咏望 湖楼,或咏楼上观景的感受,其
中苏轼的《望湖楼醉书》最有名,望湖楼也因此而名重天下。望湖楼青瓦屋面,朱色单檐双层歇山顶,整个建筑宏丽古雅。登楼凭栏,取
山形,临碧波,借摩崖,一湖胜 景皆来眼底,

天容水色绿净,楼阁
镜中悬

,确为西湖名楼
,
让人流连忘返。

黄沙岭:
在上饶县西四十里,岭高约十五丈,深而敞豁,可 容百
人。
下有两泉,
水自石中流出,
可溉田十余亩。
这一带不仅风景 优美,
也是农田水利较好的地区。辛弃疾在上饶期间,经常来此游览,他描
写这一带风景的词, 现存约五首,即:
《生查子·独游西岩》二首、
《浣溪沙·黄沙岭》一首,
《鹧鸪天· 黄沙道中即事》一首,以及这
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西江月·< br>夜行黄沙道中》
创作背景:
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
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 首词。
辛弃疾在南宋做到封疆大吏,
但他
英伟磊落的议论和果断干练的作风,特别是力 主抗战恢复的政治主
张,
却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统治阶层的打击。
宋孝宗淳熙八年< br>(
1181
年)
,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回到上饶带湖家居,并在此
生活了近十五年,过着投闲置散的退隐生活。在此期间,他虽也有过
短暂的出仕经历,但以在上 饶居住为多,在此留下了不少词作。这首
词即为其中之一。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填空。

1.
“移舟泊烟渚”

“移舟”
的意思是


“泊”
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


2.
“日暮客愁新”中的“客”是指

,勾起愁思不用“生”而
用“新”
,这样写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
请说说“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中“跳珠”的妙处。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
阅读能力大提升

二、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完成练习。

1.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分别从“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等方面,写出了骤雨初晴、风云变幻
的西湖景象的。



2.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四句诗分别写了四个场景,分别
是:









在诗
人笔下的这场雨的特点是



3.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调动的是哪些感官?为什么< br>这样写?这句词在文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思维创新大拓展


三、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达了作 者欢快的心情。这是辛
弃疾在被贬官之后写下的。
虽然正在经受坎坷,
但作者仍能体会 到乡
村之乐,体现出了作者的豁达、乐观的心胸。你见过美丽的乡村景色
吗,在那样的景色里, 你会想些什么,你最想说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参考答案:

一、
1.
划船靠岸

停船夜宿
2.
“客”是诗人自指,
“新”有增添的意
思,愁上加愁 。
3.
示例:这句意思是说湖上落下白花花的大雨,雨水
敲打着湖面,水花飞溅,宛如 无数颗晶莹的珍珠,乱纷纷跳进游人的
船舱。
“跳珠”这个形象而富有动感的比喻,
既 写出雨来时着急的样
子,又烘托了诗人舟中赏雨的喜悦心情。

二、
1.
云黑

雨跳

风吹
2.
黑云翻滚、大雨倾盆、风吹云散、水天
相接

匆来匆去。
3 .
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特征,反衬出
夜色之静,
给人印象鲜明而深刻。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喜悦
心情。



4
花之歌

教学目标:

1
.认识“穹”

“孕”等
10
个生字。会理解“苍穹”

“旖旎”

“琼< br>浆”等词语的意思。

2
.阅读诗一般的语言,并展开丰富的想象,感悟花积极乐观的人生
态度。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花的赞美与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理解花的形象,感受生活中的美。

2< br>难点:借助语言文字展开丰富想象,体会花儿向往光明,从不顾
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的人生态度 ,流露出作者对花的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

1.
关于花的诗句。

2.
黎巴嫩纪伯伦的《啊!风》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同学们,请看下面一组诗。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这三首诗中都写到花。花是美丽的,带给大自然 以多姿多彩,带给
大自然以芬芳。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一首散文诗《花之歌》
,诗人
纪伯伦有一颗敏感而多情的心,所以他笔下的花有生命,有灵气,有
个性,它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构成 了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这花给
人以启迪,富有生命的内涵,接下来请跟随诗人,走进花的世界吧!
2.
书写课题:
4.
花之歌

3.
介绍作者。

纪伯伦是黎巴嫩诗人、作家、画家,被称为“艺术天才”、 “黎巴
嫩文坛骄子”,是阿拉伯现代小说、艺术和散文的主要奠基人,
20
世纪阿拉伯 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
其主要作品蕴含了丰富的社会
性和东方精神,
不以情节为重 ,
旨在抒发丰富的情感。
代表作品有
《我
的心灵告诫我》

《先知》

《论友谊》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
出示自学提示,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读准字音 ,把课文读通顺,理
解课文内容。

2.
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1
)检查生字读音。




qi
ó
ng


育(
y
ù
n
)摇


y
è)

郁(
f
ù) 赠


y
ǔ)








大(
shu
ò)

浆(
qió
ng
)鸣


zhu
ǎ
n
)婆


su
ō)冠


mi





ǎ
n



2
)检查词语的理解。

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苍穹”的意思是:天空。

②难字突破法。

“心驰神往”中“驰”的意思是飞奔,词语的意思是:心神奔到所< br>向往的地方。形容一心向往。

③查字典理解。

祭献:祭祀供奉。

冠冕:古代帝王、官员的帽子。这里指婚礼的礼帽。

旖旎:柔和美好。


馥郁:形容香气浓厚。

顾影自怜:回头看看自己的影子,怜惜起自己来,形容孤独失意的
样子。

孤芳自赏:把自己比作仅有的花香而自我欣赏,比喻自命清高。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
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或者感悟。

3.
交流分段,并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
1-4
自 然段)
:讲述了花的成长与芬芳,以及花凋谢
的过程。

第二部分(第
5-7
自然段)
:通过对花的描述,表现了花积极乐观
的态度,展现了花的精神。< br>
4.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首散文诗运用第一人称 的手法来写,把花比作大自然的话语、
星星、诸元素之女、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婚礼的冠冕以及生者赠 予
死者最后的祭献,讲述了花的成长与芬芳,以及花凋谢的过程,表现
了花积极乐观的态度,展 现了花的精神。

四、品读句子,展开想象,感受花的美好。


出 示句子一: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把它
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


作者把花比喻成什么?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呢?


大自然的话语。让人感受到花是那样的可爱,那样的神秘,总能给
人带来美好的享受。


出示句子二: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
一起为它送行。

这句话让你想到了什么画面呢?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我的脑海里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花儿悄悄开放的时候,有早晨 的风相伴,风儿在祝贺我,为我的开
放而鼓掌……傍晚,太阳就要远去,我和一群群鸟儿送别太阳,很真
诚地对太阳说:
“太阳,明日见!


师:对呀,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和谐,这就是生命的芬芳,
非常的自然!
< br>出示句子三: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
也不孤芳自赏。而这些哲理, 人类尚未完全领悟。


读着这些句子,你受到了哪些启迪与感悟呢?

生:我知道了要像花儿那样乐观地对待生活,享受生活,不张扬,
也不自卑。

生:我懂得了人要追求光明,追求属于自己的世界,便乐观地、开
心的生活。

五、总结课文,拓展主题。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出示拓展美文。


你时而歌唱
,
欢笑;时而又悲叹< br>,
哭号。我们能听见你的声音,却见
不着你的面貌;
对于你
,
我们能觉察出
,
但却看不到。
你仿佛是爱情的
海洋
,
淹没了 我们的灵魂
,
抚慰着我们宁静的心。

你逢山而升
,
遇谷而 降
,
在原野上则伸展开去
,
浩浩荡荡。升时
,
可看
出你的刚毅、坚忍;降时
,
可看出你的谦恭、礼让;伸展时
,
则显示出
你的轻盈、灵敏。你犹如一位尊贵而仁义的国王
,
对下层弱者显得和
蔼可亲
,
对倨傲的强者则威风凛凛。


找一找作者想象奇特的地方,并谈谈你的感受。




板书设计

4.
花之歌


大自然的话语

星星

诸元素之女

花是

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

对光明心驰神往

婚礼的冠冕

不顾影自怜、孤芳
自赏

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


教学反思:

1.
理解散文诗中的意象,
并展开大胆的想象,
感悟生活美好的画面,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并生活的珍爱。

2.
抓住关键语句,理解含义,感悟道理。比如“我总是仰望高空,
对光明 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这句话就表明
作者的态度,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谈 谈感受。


习作:
______
让生活更美好

教学目标:

1.
能够认真审题,恰当选题,运用典型、新颖的材料把题目补 充
完整,进行习作。

2.
能运用本单元学习的习作方法,将一件事情写具体 、写生动,
能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
能中心明确,行文流畅,巧用描 写、巧用修辞、巧用标点符号,
为文章增添色彩,吸引读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认真审题,恰当选题,运用典型、新颖的材料把题目
补充完整,进行习作。

难点:能中心明确,行文流畅,巧用描写、巧用修辞、巧用标点
符号,将一件事情写具体、写生 动,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

1

布置学生观察搜集哪些事情让生活更美好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2
.教师准备《明天会更好》音频、微课《美好生活》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课件播放《明天会更好》音频)师伴随着音乐导入新课:同学
们,生活是美好的,在你的生活 中,有没有想过什么让你的生活更美
好?
(学生自由回答)
是啊,
生活中,< br>听听音乐会让心情放松,
愉快;
种种花,把种子种下去,等待发芽、长大,会有成就感; 旅旅游看看
美景,会增长见识。如何用笔镌刻它,化为笔下灵动的文字,记录这
美好生活呢?今 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半命题作文:
________
让生活更
美好。

二、小组合作,审题指导。

1.
回忆你生活中的美好画面,想一想,是什么让你的生活更美
好?

学生组内自由交流:(展示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师引导学生总结出:美食、旅行、梦想、创意、集邮、阅读、种
花、诚信……

2.
它是怎样影响你的生活的?可以通过写哪件事来体现这样的
影响?

组内自由交流:

师引导点拨:本次习作,其实就是把我们生活中的经历、感悟,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新颖活泼的形式写下来,能表现生活的内涵,同
时,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三、写法引领,明确思路。

师引导点拨:

1.
立意选材,新颖、典型。

半命题作文立意选材范围广,要从自己熟悉的 事物中选择新颖、
典型的,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创造性,吸引读者。可以从“家庭、学
校、社会 、自然和自身”这个思维体系去拓展思维,从而选择自己熟
悉的素材。如:从家庭考虑,可选择美食、亲 情、母爱等;从学校考
虑,可选择友谊、师爱等;从社会考虑,可选择谦让、诚信、爱心、
宽容 等;从自身考虑,可选择阅读、集邮、梦想、创意等。

2.
开篇点题,结尾扣题。

开篇点出文章主题,让读者一看就明白,你要写 什么。结尾要扣
到主题上,首尾呼应,使中心更明确。

3.
行文过程,切入点要小。


习作时切入点越小越好,< br>这样能小中见大。
最好从自我生活实际
中选择拟题,
采用多种表达方式,
生动形象地展现自己的体验与感悟。

4.
描写事例,生动具体。

习作时围绕中心,巧用描写、巧用修辞、巧用标点符号,将一件
事情写具体、写生动,为文章增添色彩 ,吸引读者。达到中心明确、
行文流畅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回顾课文,学以致用。

1.
回顾课文《竹节人》第一部分“有一段时间 ,我们全迷上了斗
竹节人。
”点出主题“斗竹节人”让生活更美好。
接着写出“我们”
制作竹节人的过程,
“斗竹节人”的乐趣,
表现了“我们”对“斗竹
节人”游 戏的入迷。

2.
仿照《竹节人》的写法,小组合作交流你选择的事例。

五、明确要求,例文导航。

1.
欣赏微课《美好生活》开阔学生的习作思路,拓宽学生的选材
范围。

2
习作要求:


1

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可以是美食、
旅行、
梦想、
创意、
集邮、
阅读、种花、诚信……写 作视角要与众不同,突出一个“更”字。


2
)能结合具体事例,巧用描写 、巧用修辞、巧用标点符号,将
一件事情写具体、写生动,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
)用心想好后再写,要认真书写,卷面规范、整洁,大方。


4
)字数要求
600
字左右。

3.
例文赏析:

谦让

让生活更美好

傍晚,一抹黑色出现,静静蚕食着天空,路灯逐渐亮了,像是家
人对孩子的呼唤,柔和的亮着,指引回家 的路。

我和妍骑车穿过一辆又一辆自行车,以极快的速度向家驶去。

到了 回家的路口,
我向妍道别,
然后回过头无奈的看着连续不断
的汽车,像窜流不息的小溪 一样流过。我粗略地数了一下,竟有三十
多辆。

终于看见一条大一点的车缝,我眼睛 一亮,正要冲过去,一辆汽
车在我鼻前呼啸而过。我目瞪口呆,轻抚着胸口,在那里,我的心脏
正急促的跳着……我苦笑不得,继续等待。

突然,
一辆车的速度慢了下来,
无视后边拼命鸣笛的车龙停了下
来。窗玻璃被旋开,一位阿姨扭过头对我说
:
“小妹妹 ,你等很久了,
你先过吧
!
”从没想过这种事真的会发生在我身边,我原以为,这座< br>城市,已经被冷漠吞噬了。我惊讶地问她
:
“为什么
?
”那位阿姨却笑
着说
:
“曾经,我也像你一样,常常被前面的车堵得不行,直到有一
天,一辆 车很谦让地让我先过。


我突然感觉,城市的空气里多了些温度。我向她道过谢,继 续向
家前行。很快,我坐在了沙发上。回想起那句话,心口暖暖地充满着
一种叫感动的东西。< br>
第二天,我骑车去上学。我和另一辆自行车被堵在一条小路上。
小径很窄只容得下,一 个人通过。于是,我偏过头,轻声地对我旁边
的人说
:
“你先过吧。
”他感激 地看了我一眼就迅速地骑了过去。原来
我也可以让人感动啊,想着想着不禁轻笑了出来。我开始觉得,这 座
城市很温暖,很可爱,很美好。

谦让,让生活更美好
!
六、实战演习,作业设计。


完成习作:
_______
让生活更美好。

温馨提示:(
1
)把题目补充完整。


2
)能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写作方法,给语言增添色
彩。


3
)记叙一件具体的事情,表达出真情实感。


4
)书写认真,卷面规范、整洁、大方。


5
)字数要求
600
字左右。


七、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
让 学生课前搜集“让生活更美好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为本节
课小组合作展示交流做好了准备。< br>
2.
运用《明天会更好》音频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促进学生主 动说出哪些事情让生活更美好,为本节课的习作打好基
础。

3.
运用微课导 学,
开阔了学生的习作思路,
拓宽了学生的选材范
围。

4.
范文引领,
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使学生更好的运用本节课
所学方法,写出具体事 例,表达真情实感。




语文园地


儿童歌曲网-结婚司仪主持词


儿童歌曲网-结婚司仪主持词


儿童歌曲网-结婚司仪主持词


儿童歌曲网-结婚司仪主持词


儿童歌曲网-结婚司仪主持词


儿童歌曲网-结婚司仪主持词


儿童歌曲网-结婚司仪主持词


儿童歌曲网-结婚司仪主持词



本文更新与2021-01-21 06:1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zuowen/176758.html

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新教材】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