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有喜主题曲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
1
.巧用教材,引领学生叩开生活之门
教材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使用好教材,“推
开那 扇门”,走进学生的生活。如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材中编排的
“我们
的校园”主 题活动。教材用半个页面呈现了一组校园生活场景,有教师办公室、
医务室、门房、厕所、饮水处、大队 部、图书室。一旁的小兔贝贝说着:试着和
同学一起找自己学校里的这些地方。
每找到一处给自 己奖励一朵小红花。
很显然,
教材直接传递给我们这样的信息,通过“找一找”等教学活动,引 导刚入学的小
学生尽快熟悉学校的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
很多老师也是这样做的。小伙伴们也
很快地找到了校园里各处地点。
试着想一想,
教学真的就这样圆满结束 了吗?我
们都知道,
当上这节课的时候,
孩子们对厕所等与他们校园生活紧密联系的地 方
早已知道了。
我们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生活的引导与提升到底体现在哪里呢?或者
说体 现得充分吗?其实,
仅仅找到这些地方还不是教材所要传递给我们的完整的
意思。对照《课程标 准》我们不难发现,
“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设施
解决自己的问题。”是“内容标准” 中“健康安全地生活”的具体要求。在教材
中,
图画、
照片等是教材主要的
“ 语言”
形式,
其实教材所要表达的还有很多
“言
外之意”
。
如果说图画、
照片等呈现的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场景是教材所要表达
的显而易见的意思的话,< br>那么探究
“言外之意”
则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好教
材的重要环节。
像教材中所呈现的那紧闭着的写着“男女”的厕所大门一样,
刚入学的孩子知道厕所在哪里固然 重要,
但一年级的新生会上厕所吗?有谁推开
那扇门指导他们会用、用好厕所里的设施呢?
这就是一个盲区——学生生活中
急需指导与关心的关键所在。当我们“推开那扇门”,进 入孩子们的天地时,会
发现那是一个大有作为的天地,我们的《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课程的
价值在那里有很好的体现。
2
.关注细节,培养学生对生活观察的习惯
-天天有喜主题曲
-天天有喜主题曲
-天天有喜主题曲
-天天有喜主题曲
-天天有喜主题曲
-天天有喜主题曲
-天天有喜主题曲
-天天有喜主题曲
本文更新与2021-01-22 06:5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zuowen/180281.html
-
上一篇:留守儿童法制教育讲稿2
下一篇:法治主题班会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