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山写的歌
社区调查报告范文
社区
>
调查报告
>
范文(一)
为更好的指导和开展社区建设,提高社区工作的工作效率,我街道办事处于
4
月
9
日至
13
日对辖区内四个社区建设工作进行了调研,
期间召开社区工作人 员座谈会、
深入各社
区居委会实地调查并收集各社区居委会对社区建设工作的综合意见,现就在 新形势下建设工
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如何创新社区体制,加强社区管理,推进社区责任分片包干管理利 与
弊等情况谈几点看法。
一、当前社区建设工作在新势下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社区是城 市的细胞,
社区建设是城市社区服务深化发展的产物,
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
迅猛发展,
在新的形势下,
大力推进社区建设,
是解决城市发展中诸多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黄沙湾街道社区建设工作面对政府转变职能,企业转变经营
机制,单 位功能不断弱化和解体,城市管理出现横不到边,纵不到底等诸多复杂情况下,应
运而生有几个急待解决 的问题。
(一)
社区工作行政化倾向比较严重。
由 于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
我们的社区居委会
尚扮演着政府的角色,
是政府的一条
“腿”
,
其主要精力还是在完成政府部门或派出机构交办
的任务,没有更多的时间、 精力,人员解决社区自治事务和为居民服务。
(二)社区服务功能尚不完善, 虽然大多数社区建立了社区服务机构,但服务内容单一,
服务方式和手段落后,服务机制不活,服务队伍 不全,服务水平和质量不高。
(三)
社区自治意识和居民参与意识不 强。
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管理和自治的意识不强,
社
区志愿者队伍人数较少,驻社区单位 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必不高,社区凝聚力不强。
(四)
社区 工作者队伍的工作能力有待提高。
20**
年全市通过公开招考的形式,
吸引
大量的年青同志进入社区工作,
其中部分同志,
文化程度虽高,
但缺乏专业知识与工作 经验,
而且思想素质和责任心不尽人意,缺少经常性、专业性的业务提高
>
培训 ,社区干部队伍
不稳,已成为当务之急。
(五)
还 有其他诸多问题急待解决。
如办公经费短缺,
社区干部待遇偏低,
社区办公
场 所建设缺乏规范化,
现代化标准,
政策落实不到位,
全社会对社区工作的认识不高等问 题,
急待上级相关部门解决。
二、在新的形势下,创新体制、强化责任、科学推动社区工作上新的台阶
(一)创新社区体制,大力推动社区工作。
在新的形势下,
基层社会出现的种种新情况,
新问题,
新挑战,
给基层社会管理提出
新的课题和新的要求。对此,在创新社区管理机制体制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摸索,主要体现
在以下几个方 面:
1
、创新组织体制。完善组织体制,是提高党对社区各项工作全 面领导能力的基础。
形成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以居民区党组织为基础,以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以共同 需求,
共同利益,共同目标为纽带,各类组织踊跃参与的社区大党建工作格局,从而使党组织对居
委会各级工作的领导更好地落到实处。
2
、创新管理体制。改变社 区政府职能作用,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工作进社区,必须
加强社区居民自治意识,强化社区居委会自治能 力,增强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加强街道与
社区自治组织之间的联系,探索新的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提高 基层社会管理效率。着重体现
“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新要求,进一步增强社区服 务功能。
3
、深化社区居民自治制度建设。一是要完善社区党组织与 社区居委会联席会议和社
区成员代表会议制度。社区重大事务和涉及居民的切身利益的大事都应由两委联 席会议研究
形成方案,提交社区成员代表会议讨论决定。二是要推广社区事务民主听证制度。凡是与社< br>区居民利益相关的重要事项决策前都要实行民主听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要进一步
规范听 证程序,把议题选定、代表确定、会议公示、召开会议、议题办理落实等各个环节。
三是要逐步设立楼< br>(门)
院联络员制度。
推进楼
(门)
院的自我教育、
自我管理 和自我服务,
完善居民自治体制机制。
4
、健全社区工作机 制。要逐步建立与新形势下的社区管理体制相适应,服务功能完
善,体制机制健全,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较高的社区工作体制,为居民群众提供更加多样、
快捷、优质的社区服务。要理顺关系,完善制度,要在 明确政府各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
社区居委会的职责与分工的基础上,
建立健全社区工作的各 项
>
规章制度
,
包括社区居委
会等组织参加的社区 事务协商议事制度、廉政建设制度、居务公开制度、财务制度、学习培
训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等,完善社 区工作制度。要在进一步掌握社会变化规律的基础上,不
断创新、不断探索,提高社区工作的效率与能力 ,从而更好地实现以关注民生为重点的社区
建设。
社区调查报告范文(二)
“社区”
无论是作为一个 学术概念理解,
还是作为一个区划来解释,
都有其道理。
目
前全国上下都在就 如何搞好社区建设进行积极的尝试和有益的探索。那么我区的社区建设情
况如何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 桃源政协地区组组织了张建德、张占明、于海涛、杜建
4
名
委员对桃源街道的长源社区 、滨河社区进行了调查,并形成如下
>
调研报告。
一、被调查社区的基本情况
1
、自然情况:被调查社区共有
71
栋居民楼,
5047
户居民
17875
人,其中有困难 户
262
户,
158
名在籍党员,两个社区
20**
年经济 总收入为
5
万元,
20**
年为
1.4
万元,
20 **
年为
0
。呈递减趋势,两社区共发生治安案件
20**
年为33
起,
20**
年
28
起,呈下降趋势。
详见附表一 、附表二、附表三
2
、
社区组织建设情况:
按照
2 0**
年
3
月
13
日中国共产党南关区委、
南关区政府关于
《南
关区社区居委会组织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分别在两个社区成立了社区组织,分别设立
主任一名,副主任五名。工资统一由街道办事处发放。见附表四。
3
、现阶段社区服务网点分布情况。至
20**
年共有各类便民服务网点
91
处 ,主要类型:
食杂店、小吃部、超市、美发店、自行车修理、粮油经营、药店、卫生所、养老院、自行车
停车场、农贸市场、网吧等。见附表五
二、调查结果反映的基本问题
以两个社区调查数据看,反映的情况基本上是一致的。
(一)较好的方面
1
、经过几年来的工作,全社会上下特别 是各级政府部门对搞好社区建设的重要性、
必要性认识上有了进一步提高,可以看出在搞好社区建设上达 成了共识,同时,增强了抓好
社区建设的紧迫感。
2
、自
96
年江泽民总书记提出搞好社区建设以来,
特别是市区两级政府出台有关政策
(制定工作方案)以来,社区组织载体得到了落实,社区工作者的工资相对稳定,同时稳定
了队 伍。
3
、吸收了一部分新人充实到社区工作者队伍中,社区干部的年 龄结构得到了改善,
文化程度有了进一步提高。因此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
1
、社区中各类设施和场 所仍处于初级化、简单化阶段,且数量少、种类少,缺项较
多,尤其是缺少群众欢迎的文化活动设施和场 所。
2
、社区主任缺少社区工作实践经验,各类组织载体缺乏,作用 发挥较差,就如何开
展社区工作缺乏理论上的指导。
3
、功 能弱化,依附性强:从目前社区居委会工作上看依旧沿袭老的传统,承担着区
街各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任 务,社区居委会很大程度上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工作的承受层、落
实层,理论上社区自治功能很难体现。< br>
4
、目前社区组织载体模式仍旧沿袭自上而下的方式。仿政府机构设置 ,很难适应社
区功能的实际需要。主要表现在一是社区主要工作集中在承担政府指派任务;二是社区自我
生存、自我发展能力不足;三是上情下达容易,下情上达意图无法实现;四是目前社区工作
者承 担的工作任务和所得报酬不成比例,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社区工作者的积极性。
(三)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分析
1
、在社区建设的方向问题 上仍然存在着认识偏差一些部门同志不能把握社区建设的
实际内容,存在社区建设就是加强硬件投入,没 有认识到体制创新的问题。
2
、责、权、利不统一。目前按照长南办发
[20**]5
号文件规定各社区居民委员会主要职
责有九项,包括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发展社区文化、教育、体育事业,搞好社区环境
卫生,搞好综合治理,发展社区服务,促进社区经济发 展等。可是明确社区的权力范围确没
有一个具体的规定,更无从谈起利益问题,这种责、权、利不统一导 致社区工作走入误区,
成为各级部门工作的落实者。
3
、社 区资源问题:由于地域不同导致社区在经济、人文、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差异,
是必导致社区可利用资源的 差异,相应增加资源少社区工作的难度工作的难度。
4
、发展社区的政策明显 滞后,目前如何发展,给社区以什么样的政策,社区发展的方向
许多问题只是停留在理论上,在实践上由 于各种权力机构的设置及认识不到位很大程度上制
约了社区的自我壮大。
三、几点建议
建议市区政府尽快了台政策,
主要内容
1
、明确社区建设的方向。
2
、明确社区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地位,比如杭州等地明确社区服务中心就是一个管
理部门,统 一管理社区各类服务中介实体。
3
、明确社区组织和相关职能部门的 关系,包括水、电、气、物业等管理部门及驻区
单位等,特别是监督及制约机制的建立。
4
、加大对社区扶持力度,一是费随事转,增加时社区组织的经济投入;二是权 随责
走,各级行政部门(工商、
>
税务、城管等)加大对社区的政策扶持力度。
社区调查报告范文(三)
一、我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和成效
我市农村社区建设 起步于
20**
年。
20**
年被确定为全省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以农村居民群众需求为导向,以
农村社区 服务中心建设为载体,以创新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机制为重点,陆续出台并实施了一
揽子推进城乡一体化发 展方案。尤其是将农村社区建设纳入城乡一体化发展统筹推进,确立
了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 关部门协同、村级组织承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
参与的运行机制,有力促进了农村社区建设和城乡 一体化发展的良性互动,初步形成了目标
同向、工作同步的良好格局。主要做法有:
第一,
坚持科学规划,
合理优化村庄布局。
一是着眼群众需求。
&g t;
倾听民意、
反映民声、
让民做主、为民说话,始终把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放在 第一位。二是切合地方实际。依
据地区经济、社会和人口发展水平,以及村庄自然肌理与资源环境条件, 有的放矢、因地制
宜、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不强求一致,不搞大拆大建。三是符合发展方向。坚持新 型农
村社区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美好乡村建设无缝对接。在执行规划时,将农村新型社区建
设与各项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在“四百工程”
、城乡社区结对共建、
“阳光村务”
、
>
创先争优、
“平安家园”
等活动载体中设置和融入新型农村社区建 设的内容、
标准和要求。
同
-方文山写的歌
-方文山写的歌
-方文山写的歌
-方文山写的歌
-方文山写的歌
-方文山写的歌
-方文山写的歌
-方文山写的歌
本文更新与2021-01-25 00:2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zuowen/182289.html
-
上一篇:资源调查报告范文4篇
下一篇:《不平等的童年》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