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寒假日记
数学调查报告范文
4
篇
本文是关于数学调查报告范文< br>4
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
读。
本报告通过对本校三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
析研究,发现造成三年级 小学生数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根源,对今后数
学学科潜能生的帮扶策略研究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现把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实施
(一)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
13
道题目
(二)调查方法
调查方式是问卷调查形式以班级为单位抽
19
名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
(三)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是
xx
镇中心小学三年级部分学生
19
人共
27
人。
(四)调查步骤
10
月
12
日问卷调查
10
月
13
日统计、分析调查结果
10
月
14-24
日深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出
19
份 问卷,收回
19
份。问卷涉及
12
个有关学生数学学习方
面的选择题 ,
1
个补充问题。具体问卷情况如下:
1
、 你对学习数学的兴趣。选非常喜欢的有
13
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
68%
;比
较喜欢的有
6
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
32%
。
2
、你感觉到学习有压力吗?选较大的有
1
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
5%
;一般的
有
12
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
63%
;不确定的有
6
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
32%
。
3
、
做数学作业时你能做到独立思考吗?选能的有
9
名学 生,
占问卷学生的
47%
;
选经常的有
5
名学生,占问卷学 生的
26%
;选偶尔的有
4
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
21%
; 选不能的有
1
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
5%
。
4
、你是否有过 解决数学问题后的愉悦?选没有的有
3
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
16%
;选偶尔 有的有
9
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
47%
;选经常有的有
2
名 学生,占问
卷学生的
10%
;选有过,感觉不明显的有
5
名学生,占 问卷学生的
26%
。
5
、在数学课上,你会 注意力不集中,常开小差吗?选不会的有
9
名学生,占
问卷学生的
47%;选偶尔会的有
9
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
47%
;选每节课都会的有1
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
5%
。
6、你有时候不专心听老师讲课的原因是什么?选老师讲的内容我已经动了的
有
7
名 学生,占问卷学生的
37%
;选老师讲的内容我都听不懂的有
3
名学生,占问
卷学生的
16%
;选班级纪律不好的有
2
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10%
;选管不住自己
的有
7
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
37%。
7
、你每天花在数学上的自主时间(不包括数学课)有 多少时间?选一小时以
上的有
3
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
16%
;选半 小时到一小时的有
3
名学生,占问卷学
生的
16%
;选半小时以内的 有
12
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
63%
;选更多一点时间的
有
1
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
5%
。
8
、在学习数学中,你是否会自己提出一些数学问题?选经常提出的有
3
名学
生,占问卷 学生的
16%
;选偶尔提出的有
11
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
58%< br>;选从未
提出的有
1
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
5%
;选没有问题 的有
4
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
21%
。
9
、当你遇到数学难题时,你会怎么做?选先自己反复思考,不会再问他人的
有
1 1
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
58%
;选先问同学,自己再做的有
2
名学 生,占问卷
学生的
10%
;选先问老师,自己再做的有
5
名学生,占 问卷学生的
26%
;选抛在一
边,等待老师讲的有
1
名学生,占问卷 学生的
5%
。
10
、在数学课上你参加过小 组讨论吗?选经常讨论的有
10
名学生,占问卷学
生的
53%
;选根 据实际情况,偶尔讨论的有
4
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
21%
;选很少
有讨论的机会的有
4
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
21%
;选不知道讨论什么,没什 么好讨
论的的有
1
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
5%
。
11
、你有过因生病耽误数学学习吗?选经常会因生病请假的有
1
名学生,占
问卷学生的
5%
;选从未请过假的有
3
名学生,占问卷学 生的
17%
;选偶尔会因生
病请假的有
11
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
61%
;选其他的 情况请假的有
3
名学生,占
问卷学生的
17%
。
12
、你一直都有好的心情去学习数学吗?选一直都有好心情学习的有
10
名学
生;选心里一直有事影响学习的注意力的有
1
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5%
;选偶尔
有事不能好好学习的有
5
名学生,占问卷学生的
2 8%
;选其他的的有
1
名学生,占
问卷学生的
5%
。
13
、你在数学学习方面还有什么想说的?
11%
的学生希望得到更多的数学知识;
11%
的学生上课听不懂;
5%
的学生渴望 小组合作学习;
5%
的学生不喜欢学习数学。
通过本 次问卷调查,针对《小学数学学科潜能生的帮扶策略研究》课题研究
目的,结合学生访谈,将本次问卷调 查情况分析如下:
一、
90%
以上学生对数学有较强 学习兴趣,但仍有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没有兴
趣。主要体现在:
1
、课堂上听不懂老师讲课,学习有困难(
2
人)。
2
、对数学没兴趣,不爱学习数学(
1
人)。
二、
有近
40%
的学生几乎没有过解决数学问题后的愉悦体验,< br>从这点反映出相
当一部分学生还没有把数学学习当成一件追寻幸福的事去做,而是当成任务去完< br>成。
三、有近
40%
的学生自控能力差,上课 容易跑神,一节课内容掌握常常丢三落
四,导致知识掌握没有系统性。
四、
30%
的学生没有问题意识,把自己的数学学习完全依赖于老师的讲解。不
懂得问题长期搁置,而不知道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调查结论
1
、
教师备课、
上课 缺乏层次性、
梯度性,
难以照顾到学科潜能生的实际情况。
< br>2
、教师课堂教学中评价方式单一,不能对学科潜能生进行适时、适当的激励
式评价,甚 至对学科潜能生进行讽刺、挖苦,造成学科潜能生学习自信心缺失,
从而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
3
、教师教学过程中以讲授法为主要教学方式,被动的学习方式难以体现 学生
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4
、由于智力或纪律较差,很多问题老师讲数遍,他们照样记不住。
5
、部分聪明的学生怕吃苦,怕经受挫折,经受磨难,一遇困难就打退堂鼓,
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经常一下课,扔下书本就玩,在学习的时候,不能集中注
意力,坐不住,总想用 一种简单快捷的方法尽快完成学习任务后从事自己目前感
兴趣的活动,导致学习质量不高,成绩相对比较 差。
6
、家庭方面,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重视,不管不问。有 的学生家长自己没文
化,对孩子的学习不能及时辅导。
xx
小
雷
xx
XX
年
xx
月
xx
日
小学生数学审题心理障碍调查报告
审题是解题的开始
,
小学生审题能力的高低强弱
,
直接影响到解题过程的正确
与否
.< br>而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障碍
,
很多情况下都会在审题这一初始环节
中有 所体现
.
因此
,
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
首先要提高学生的 审题水平
.
教师在教
学中要主动地
,
积极地
,
有意 识地从学生心理倾向中分析出产生审题障碍的主要原
因
,
采取有效措施
,帮助学生开启思维之门
.
下面结合教学实例
,
分析一下学生审题
中产生障碍的主要表现
,
以及谈谈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
战胜学习困难 的做
法与体会
.
(
文秘范文
)
一
,
粗心大意引起结果出错
------
重视非智力因素 的培养
例
:17.58-5.49+4.51
==17.59-(5.49+4.51)
==17.59-10
==7.59
上面是学生经常出错的典型案例
.
究其原因
:
在题目中
,
学 生不是没有掌握加
减法计算法则
,
而是仅凭直觉
,
一眼看出
5.49
与
4.51
可以凑十
,
于是动起笔来一挥
而就;
导致结果出错也就不奇怪了
.
上述情况的出现
,
与学生审题时缺乏细心
,
耐心是有密切关系的
,
这就给我们
一个启示
:
在引导学生数学审题过程中
,
要十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在审题中
,
要教育引导学生自始至终细心推敲
,
耐心思考
.
解题时要有自信,
但不能过于轻信
自己的经验与直觉
;
尽管题目文极其简单
,< br>但我们审题时思维却丝毫不能简单化
,
从而提高思维的深刻性与批判性
,
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
二
,
事理不清引起算理错误——增加生活数学知识的积累
例
:
张师傅把一根长
120
厘米的自来水管锯成
6
截
,
每锯断一次需小时
,
张师傅
共用了多少时间
这是一道与生活密切相关的
植树问题
类的应用 题
.
如果学生阅历不够丰富
,
解此类问题时
,
很可能失之毫 厘
,
谬之千里
.
不少学生对张师傅只要把水管锯断
5
次,
就能锯成
6
截的事理不熟悉
,
因而思路无法展开
,< br>错误列式为×
(120
÷
6)
也就见怪
不怪了
.
帮助学生找出题目中隐含的条件
,
弄清事理与算理
,< br>有助于克服学生解题时的
心理障碍
,
提高解题能力
.
由此及彼
,
我们注意引导学生处处留心与数学有关的生
活常识
,
丰富并积累生 活中的数学知识
,
举一反三
,
触类旁通
:
登上五楼
,
实际上只
需登四个楼层之间的楼梯
;
把一根管子锯成
4
段
,
实际只需锯三次
;
钟敲
10
下
,
实际< br>一声与一声的间隔只有
9
次
.
……随着对生活中数学算理的感知
,
以及这些知识的
积累
,
为学生开阔视野
,
开拓思路,
正确审题
,
分析与解答应用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三
,
手段单一引起思路狭窄——学会用线段图启发思路
例
:
商店里运来一批红
,
蓝墨水
.
红墨 水占总数的
,
如果把
40
盒红墨水换成蓝墨
水
,
蓝 墨水则占总数的
,
红墨水
,
蓝墨水各多少盒
有些学生在审题中习惯于从问题与条件中苦苦寻找联系
,
探索思路
,
却从不愿
意借用线段图进行审题分析
,
认为用画线段图费时费事
.
这 种单一的审题手段
,
势
必引起思路狭窄
,
在碰到上面这样的题目时< br>,
这些学生就出现了审题障碍
.
我从
人
需要各种营养 成份
,
才能健康生长
战士需要各种武器
,
才能打好胜仗
入手
,
启
发学生
:
我们只有把握各种审题手段
,
才能打开解题思路
.
并指导这些学生学会用
好线段图
,
分 析解答应用题
.
借助线段图表示出的数量关系
,
学生在对线段图的观
察
,
感知中发现
:
调换后蓝墨水多的
40
盒与〔〕相对应< br>,
由此可以求出红
,
蓝墨水的
总盒数
.
这样
,
学生在审题中借助线段图晓事理
,
明算理
,
悟转化
,很快把握了数量
关系
,
理顺了解题思路
,
并从中尝到了甜头,
提高了借助线段图与其它手段参与审
题的积极性与自觉性
.
四
,
迁移障碍引起思路中断——把握课题类化的规律
例
:
修一条路
,
甲需要
12
天
,
乙需要
15
天
,
甲队工作效率比乙队快百分之几
这条题目中具体的路程是未知的
,
只给出两队的工作时间
,
却要比较工作效率
.
许多学生认为条件不完备
,
思维陷入困境
,< br>思路难以为继
.
其实
,
如果学生在审题过
程中能从
< br>工程问题
这一思路去思考
,
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
求出 数学问题的过程就
是应用知识的过程
,
这个过程要求学生把抽象的知识与具体事物统一 起来
,
这就是
进行课题类化
.
而这种类化首先体现在审题阶段
.
把握知识迁移和课题类化的规律
,
我们就可以化难为易
,
化繁为 简
,
化抽象为具体
.
既然
路程÷时间
=
工 作效率
本
题中隐含的抽象的工作总量
分别除以甲
,
乙的工作时间
,
也可以得到甲
,
乙的工
作效率与
,
在此基础上
,
再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百分数的应用题
,
再也不是难
事了
.
五
,
心理习惯引起思维定势
--- -
学习领会转化的思想方法
例
:
一根绳长< br>176
米
,
第一次用去
68
米
,
第二次用去
75
米
,
这根绳比原来短了
多少米
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就犯下错误
,
多数同学都是因为心理习惯
,
思维定 势造成的
.
受
是条件都得用上
的思维定势影响
,< br>不少同学做成了
176-68-75=33(
米
).
为将学
生 这次出现的错误经历转化为他们认知方面的财富
,
我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
,
进 行
转化思考
:
这根绳为什么会短
能否把比原来短的米数
换种说法当学生悟出
比
原来短的米数
就是
用去 的米数
后
,
我再让学生举一反三
,
诸如
:
比原来少多少
钱
就是指
用去了多少钱
以加深理解< br>.
最后
,
我启发学生对
一根绳长
176
米< br>
这
一多余的条件进行再认识
,
消除思维定势带来的负面影响
.
这样
,
学生在学习领会
转化的思想方法中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
.
六
,
指向错误引起思维障碍
-------
提 高善抓题目关键的能力
例
:
某汽车厂六月份上半月完 成了原计划生产任务的一半
,
下半月前
5
天每天
生产
160
台汽车
,
后
10
天每天生产
150
台汽车
.
结果超额完成
300
台
.
这个厂上半
月生产汽车多少台< br>
学生在审题过程中
,
注意力集中在
上 半月完成原计划生产任务的一半
上苦
-小学三年级寒假日记
-小学三年级寒假日记
-小学三年级寒假日记
-小学三年级寒假日记
-小学三年级寒假日记
-小学三年级寒假日记
-小学三年级寒假日记
-小学三年级寒假日记
本文更新与2021-01-25 00:3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zuowen/182343.html
-
上一篇:市场调查报告范文6篇
下一篇:调查报告写作(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