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不了的情
《小学生创新想象作文的研究》结题报告
龙港二小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小学生作文,是心智和技能技巧相结合的产物,是创造思 维和创造想象的产
物。正如高尔基说的那样:
“想象——这是创造形象文技巧中最本质的一个。
”
黑
格尔曾经说过:
“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的想象括动。
”
文学巨匠鲁迅曾惊叹于儿童
的想象,他说:
“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 想到地面下
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
”我国著名作文教学专家吴立岗教授也认为:
小学生的年龄是想象力发展的黄金时
期,用想象 和幻想来观察和解释世界是他们的天性。其实,
最有权利想象的也是
孩子,只有孩子才最有无尽 美好的未来可以去憧憬、去设计、去实现。创造离不
开想象,作文也离不开想象;想象制约着创造,制约 着作文。想象能力决定着创
造活动和创造物的水平,也决定着写作活动和作品的水平。只有想象,
才能使构
思不落窠臼,开辟心路,从而写出新鲜活泼的好文章来。
“没有想象就写不出真正有童趣的作文”
。但想象更要创新,
想象作文要求想象新颖。
“创新是一个民族
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素质教育也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
神和实 践能力。
小学作文是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反映,
具有极其丰富的潜在的
创造性因素。 新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
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br>,
“能不拘形式,
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
写出来”
。作为教师,我 们应努力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活动
的欲望,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展开想象的翅膀。
目前小学作文教学质量仍不尽如人意。
传统的作文教学强调高立意、
重技法,
比较忽视心智研究和训练。在心智领域内,相对说,又比 较重视对观察记忆、思
维的研究和训练。学生缺乏想象力,写作视野不够开阔,写作没有灵感,没有创< br>造。开头结尾有套路,每篇作文读起来都似曾相识,没有个性,缺乏创意。在写
作内容上,也总习 惯于引导学生总结过去,限于“难忘的”
、
“经历过的”
、
“熟悉
的 ”等人和事,造成了学生思维的严重封闭性、同一性倾向,扼杀了学生的创造
性想象力。
在新课 程的指引下,我们提倡创新想象能力的培养,有它深刻的现实
意义。
1
/
17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提出《小学生创新想象 作文的研究》这一课题,旨在通
过想象创新作文课专项训练和大量童话作文训练,
拓展学生创新 思维的空间,
诱
发学生创新想象热情,培养学生创造想象作文能力。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在我国,
人们对想象和想象作文的认识很早。我国古代文艺评论家刘勰和西
晋文学家陆机在《文赋》
中总结了想象作品的写作经验,他在论述构思时强调了
想象的重要性,
在当代,
许多学校都进行了创造性想象作文 的研究。
如上海的
“听
音响编童话故事”
、湖南的藤昭容老师及浙江金华的施 民贵老师所进行的童话写
作实验等,
这些教学都取得了相当好的教学效果,
其中影响最 大的是藤昭容老师
进行的“童话引路,作文提早起步”实验。该实验鉴于一年级学生特别喜欢听童
话、读童话、讲童话的特点,从一年级起开始听老师读童话故事,并且边查字典
边阅读童话故事。学生表现出浓厚的阅读兴趣,
并往往情不自禁地把听的读的童
话说给同学、父母听,
说给邻居的小弟妹听,
从一年级结束时学生都能写
100
字
左右的童话作品 。进入二年级时,
老师指导学生看图编写童话故事,
一般先集体
口头编,然后写下来。 二年级第二学期,每个学生写了
22
篇童话故事(另外还
写了些观察日记
)< br>,平均每小时能写
600
多字的童话故事。每个学生共写了
30
篇童话,约
18000
字。这些作文大都想象丰富,语言生动,情节曲折。实验班三年
级的作文水平远远超过普通四年级的水平。
在 国外,
学者们在重视作文的特殊能力研究的同时,
还强调一般心理能力的
研究。因此, 他们主张“两条腿走路”
,既发展语言能力,又发展一般心理能力,
而关键是发展一般心理能力 ,即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当
今美国和加拿大,中小学作文训练,
语文老 师命题一般只写明写作对象,
指出一
个写作范围,学生的写作自由度很大,
尽可以发挥 自己的想象力。
如加拿大的一
位语文老师出了一道“仰望星空”的作文题目,作了如下提示:当 你仰望天空的
时候,
当你仰面躺在地上凝视蓝天的时候,
你看到了什么
?想到的了什么
?
天空突
然出现什么
?
你进入了怎样的梦境
?
你产生怎样的幻想
?
学生只要根据题目和提示
语,可以随便驰骋想象,写 出许多丰富多彩、新奇怪异的文章来。在美国,中小
学作文教学中有对学生写书编书的要求。
具 体做法是:
第一步,
写故事;
第二步,
根据故事画连环画;第三步,设计封面 、装订成册;第四步,贴上自己的照片,
写一篇自我介绍。让学生身兼作家、画家、出版家于一身,为的 也是开发学生的
2
/
17
想象力。
目前,
笔者所查阅到的文献资料来看,
国内还没有系统对小学生 作文教学的
创新想象作文能力的深入探索和系列训练研究。
三、课题界定与理论支撑
(一)课题界定
想象作文是指学生在受到原型的启发基础上,
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
将记忆
中的表象进行严格构思、加工,从而创造出新形象所进行的富有创造性的作文。
本课题小学生创 新想象作文指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学资源,
以创新想象作文训
练课和童话作文训练为核心的创 造性想象作文,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想象能力。
(二)理论依据
l
、当代心理学理论。
人的智力因素主要由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构成的。生理学、心
理学研究 表明,人脑可分为感受区,贮存区、判断区和想象区等四个功能部门,
正好与以上四种智力因素相对应: 感受区产生、发展观察力;贮存区产生、发展
记忆能力;判断区产生、发展思维能力;想象区产生、发展 想象能力。心理学研
究表明,人们使用较多的是判断区,利用最少的是想象区,一般只开发利用了
15
%的想象力。
2
、新课程标准。
新修订的语 文教学大纲明确地规定习作的任务:
“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
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 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国家教育部制定的《语文
课程标准》中也针对写作教学提出建议:
“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
象中的事物。
”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 条件和广阔空间,
减少对学生写作的
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在阶段目 标中对小学段都提出了想象方
面的要求:第一段
(1
—
2
年级
)
,
“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第二段
(3
—
4
年级
)
,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第三段(5
—
6
年级
)
,
“能写
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 象作文”
。
3
、我国名家论述。
《韩非子·解老》中说:
“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
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
”我国 古代文艺评论家刘
勰在《文心雕龙·
神思篇》中说:
“寂然凝虑,
思接千载, 悄焉动容,
视通万里。
”
这正是想象作用的形象化描绘。西晋文学家陆机在《文赋》< br>中总结了想象作品的
3
/
17
写作经验,说写作之前,必“皆收 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级,心游万仞,浮
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潜力浸”
,这样才能“笼天 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随
心所欲,
挥笔而成。
这是关于想象作品写作的 经验总结。
我们今天提倡想象作文,
正是对优秀璀璨的民族文化的忠实传承。
4
、世界名家论述。
爱因斯坦曾经指出: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能
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
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 素。
”亚多德也说过:
“没有想象,心灵就不会思想。
”
别林斯基也说:“思想是通过形象说出来的,
起主要作用的是想象。
”
想象对一切
工作、 领域,对一切人都非常重要。想象也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有了想
象就能在脑海里再现不在眼前的 事物形象,
就能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创造出种种
新形象,就能提高读写能力。阅读需要借助于想 象,写作更离不开想象。有了想
象就可以使文思纵横驰骋,凌空翱翔,从而写出来的人物栩栩如生、活灵 活现,
景物生动形象、有声有色。有了想象力,就可以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甚至广及
天上人间 、古往今来,创造出种种现实图景和神奇幻象。想象力与作文能力、语
文能力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四、课题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l
、通过训练,激发学生创造性想象的积极性,使学生乐于表达;
能根据图、
物、提纲等介体写有一定内容的童话及其他故事,做到有情节,语句通顺,
能创< br>造性的表达自己的想象
。
2
、通过研究,形成创新想象作文的教学范式与策略。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
、创新想象作文的教学设计技术。
2
、创新想象作文的教学评价。
3
、创新想象作文的教学范式。
(三)研究方法
根据课 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在具体的研究中,运用调查法、观察法和经验
总结法、行动研究法等教育科学研究 方法,以行动研究法为主。
运用调查法的目的了解学生现状想象作文的能力,运用观察法,通过个体追
4
/
17
踪研究,
分析学生的创新想象能力是否得到培养和提高。
教学内容和研 究策略是
否有利于学生创新作文能力的发展。
运用行动研究,
经验总结法通过对阶段性 的
想象作文教学实践所提供的事实,进行分析、鉴别、综合、判断其有效性,为进
一步调整和改 善教学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四)研究对象
以本校三年(
4< br>)班、三年(
2
)班、三年(
7
)班、四年(
2
)班 、五(
6
)
班为对象,作文水平相当的其他班级为对照班。
五、课题研究实施
(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和想象作文素材
1
、阅读积累,丰富学生的语言。小学创新想象作文研究中始终贯穿阅读教
学活动,让学生
“
多读
”
,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专门的积累本、分项记录整理好词、
佳句、写作方法、读后感、自编名言等。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在不增加学生课业
负担前提下,鼓励学生 在课外写日记,周记,作读书笔记,让学生更好地学会观
察生活,
认识生活,
积累材料 。
因此我们组织学生大量阅读中外童话作品及科学
知识方面的书籍,
让学生对童话这种 体裁的特点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
为童话的
写作奠定一个广阔的智力背景。
2
、引导学生参与活动,丰富学生的想象素材。
我们把课堂与生活相联系, 搞开放式作文教学,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
合的多渠道作文教学网络。
我们从帮助学生捕捉 生活中的美入手,
引导学生自觉
地、有意识地去发现、观察生活美,逐步练就一双善于发现美的 眼睛,从而扬起
学生的想象风帆,激发创作欲望。我们带着学生和蚂蚁说话,跟小鱼儿嬉戏,与
小鸟儿共同歌唱。一场雨,一道彩虹,一片新绿,一株小芽都引着学生去发现,
去观察,去感受,领着学 生一步步走进生活,欣赏生活中的美,走进他们的童真
世界。课题组教师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 通过形式多样的训练,提高作
文积极性,开拓学生创新思维,
培养创新想象作文习惯和能力。< br>在研究过程我们
分阶段组织学生活动,采取措施,逐步丰富想象素材。
(二)提供想象凭借,有计划地开展专项训练,开发想象力。
我们按照想象作文的教 学策略合理安排专项训练。每周安排一次作文训练,
单周安排想象作文活动课,
双周安排以教材 配套内容的作文训练,
一个学期安排
14
节课。通过作文教学课和专门开设的创新想象 活动课给学生广阔的创新空间,
5
/
17
激发创新想象意识,培养创造性想象作文能力。
1
、提供事物,启发想象
在孩子的眼中,世间万物皆有灵性,他们本身就生 活在一个充满想象的世
界中。因此,可以把孩子带到大自然中和花鸟说话,与风儿嬉戏,跟动物交友,< br>然后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想象,
把它们头脑中的、
心中的产生的故事写下
来。
2
、提供知识,诱发想象
比如抓住各种文具、电器等事物的作用及特点编故 事《书包村里的故事》、
《家用电器比本领》等等。
或者介绍一些动植物的特点编故事,
如根据蚂蚁的呼
吸器官在腹部的特点,推想蚂蚁头部可以长时间地潜入水中,写个蚂蚁故事;
根
据蜗牛喜潮湿,
雨后才出门,
爬得慢的特点,
想想在他身上会有什么故事发 生呢?
还有《猴子的屁股怎么红了》、《长颈鹿的脖子为啥变长了》、《大象的鼻子怎
样长的》 等等,题材更广。
3
、联系生活,引发想象
引导学生留意生活中的童话某些现象,然后指导学生运用拟人、夸张的手法
以童话的 形式来表现。比如,先让学生读读《长鼻子的故事》,体会此类故事的
写法,再抓住有些学生不爱做作业 ,
懒惰等特点,
启发学生想想他们会不会有什
么奇遇,或用小动物来替代人物写它们生 活学习中的事情和现象。
4
、
结合课文,激发想象。
结合课文,我们采用
“
扩
”
、
“
改”
、
“
仿
”
、
“
续
”
等方法 训练学生学生的创造性
想象能力。
< br>“
扩
”
,即扩写教材中的童话课文,把原来写得比较概括的地方加以扩展、补充。比如,《丑小鸭》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
“
哥哥、姐姐咬他,公鸡啄他,
连 养鸭的小姑娘也讨厌他。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就钻出了篱笆,离开了家。
”
这里写得就比较概 括,
“
哥哥、姐姐咬他
”
,
“
公鸡啄他
”
,
“
连养鸭的小姑娘也讨
厌他
”
以及
“
丑小鸭离开家
”
时的情景是怎样的呢?可以启发学生想象,然后写下
来。
“
改
”
,即改写,或改变人称 ,或改变主题,写成幻想型作品。比如,学了
《丑小鸭》,让学生设想:假如你是丑小鸭,你遇到了丑小 鸭遇到的一切,你的
心情如何?你会怎么做呢?试写童话《我是丑小鸭》。又如,在所有的童话作品6
/
17
中,狼几乎都是扮演着凶恶的角色,狐狸都是狡猾的,在学了有关 课文后,启发
学生想一想:
他们会不会在什么情况下改邪归正呢?试着编出狼和狐狸改变形象< br>后的故事来。
“
仿
”
,即仿写。学了《骄傲的孔 雀》,也可以启发,小猫、小狗或者小公鸡
或者其它什么小动物都各有什么长处?它们在什么情况下也会 骄傲,
骄傲后会有
什么表现?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呢?试着编写故事。
“
续
”
,即续写。比如《狼和小 羊》一文以狼
“
龇着牙
”
,
“
往小羊身上扑去
”< br>为课文的终结,
那么,
狼扑向小羊后有几种结果呢?让学生充分想象,
续写下去 。
(三)指导童话创作,大量开展创造性想象训练。
1
、提供图像,想象写话。
我们主要是利用有童趣的动植物图画,
让图画中的动植物的生活场景在学生
头脑中转换为自己的生活场景,
让学生带着生活体验想象画 上的故事。
当学生有
了一定基础,在提供不完整或不连续的图画,让学生想象开头、中间或结尾 ,补
充成完整的故事。最后,还可提供单幅图给学生编写童话故事。这样循序渐进,
逐渐增减难 度,扩大学生创造性想象的空间。
2
、提供梗概,编写童话
给学生一个提纲或一个故事梗概,让学生说些具体的故事情节。主要训练
学生语言表达的形象生 动性。如给出《大象救了小兔》的故事大意:三只小兔在
树林里碰到一只老虎,吓得赶快逃命。可是,一 条小河挡住了它们的去路。大象
正在河中洗澡。它伸长鼻子,翘起尾巴,搭起一座桥,让小兔们从它身上 跑到对
岸。老虎追到小河边,大象用鼻子吸足水,朝老虎喷去,把老虎赶跑了。启发学
生思考:
小兔们是怎么碰到老虎的?老虎被赶跑后,
小兔与大象会怎样呢?让学
生把故事编具体 ,编生动。
3
、设计开头,续编童话
利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表演、多媒体动画演示、影响渲染气氛等多种手段,
创设情景,帮助学生 打开思路,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
在他们的脑中演绎各种童
话故事。
比如在美 妙动听的音乐声中语言描述开头:茂密的森林深处,
有一片平
坦的空地,空地上长着绿油油的小 草,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小花。今天是星期天,
空地上聚集着好多好多的小动物,有小鹿啦、小猴拉、胖熊 啦、小百灵啦等等,
他们来到这里
……
这些小动物来到这片空地上要做什么呢?那会是 怎样的情
7
/
17
景?让学生去想象,
去续编。
有条 件的在描述过程中配上有趣的多媒体动画演示,
有利于把学生带入情境,激发他们的想象。
4
、摆弄玩具,说写童话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的儿童在摆弄玩具的时候,会旁若无人的咕咕哝哝的
自言自语。其实,他 们此时就沉浸在童话的世界里。只要加以引导,就可以让他
们用语言记录它们创作的童话了。
5
、分析题意,说写童话
此种训练方式难度较大,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题眼,精心设计问题,引发学
生的想象。例如:《 小老鼠感冒了》、《小猫咪流浪记》等,启发学生结合自己
的生活经验编写童话故事。如在指导学生写《 小老鼠感冒了》时,启发学生:你
们生过病吗?那些人来探望过你了?在充分唤醒学生的体验中的各种表 象后讲
述:有一天,小老鼠也生病了,那会是怎样的情景呢?想像一下写下来,也可以
自己另外 拟题。在这样的指导后,学生思路开阔,写起来就很轻松了。拟的题有
《小老鼠感冒了》、《小老鼠长水 痘了》、《小老鼠发高烧了》等等,写出的童
话中有自己惧怕打针的体验,又受到疼爱、关心的感受,其 间童心荡漾、童趣横
生、童意盎然。
以上形式,在运用时都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由浅入深,训练形式力求灵
活多样,
激发学生的兴趣,
并随时帮助学生整理作品,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愉悦。
六、研究成果
(一)理论成果
l
、探索了几种有效的创新作文教学范式。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 我们探索了几种比较有效的作文教学范式。其中“先活
动后作文”和“呈现图文后想象”范式,对学生作 文有很大的帮助。
“先活动后
作文”这种范式要求教师根据教材作文的要求,提前设计或者布置 相关活动。
活
动时,教师一般不将“为作文而活动”的目的告诉学生,让学生能尽情地自由活< br>动,活动力求创新,因为活动创新是作文创新的基础。其次,在课堂上回忆活动
情景,唤起情感, 激发作文动机。然后指导学生想象作文。
“呈现图文后想象”
范式是专项训练的习惯模式,它重 视与学习,与学生的家庭、社会活动联系。这
种形式不注重作文技巧的指导,主要在于如何引导创造性想 象和个性化写作。
2
、确立了创新想象作文教学的课堂设计技术
8
/
17
-忘不了的情
-忘不了的情
-忘不了的情
-忘不了的情
-忘不了的情
-忘不了的情
-忘不了的情
-忘不了的情
本文更新与2021-01-25 05:2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zuowen/183061.html
-
上一篇:小学语文想象类作文写作技巧
下一篇:发现身边的美(作文)(2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