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春》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青春的内涵。
2
、引导学生认识到选择不同 的角度还可以写成记叙文、议论文、抒
情散文,甚至寓言、童话、诗歌等多种形式。
3
、帮助学生积累一些与青春有关的优美的或哲理的语言。
4
、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青春的内涵。
一、故事导入
1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名叫斯芬克斯的人面狮身
的女妖,
坐在忒拜城 附近的一座悬崖上,
凡是想由此路过的人都必须
猜她提出的一个谜语,
若猜不出来就要 被她吃掉,
结果无数人为此而
丧生。这个谜语是“什么生物早晨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 晚
上三条腿走路?最后一个名叫俄狄浦斯的人猜出了谜语,
女妖正想仓
惶逃跑,
被俄狄浦斯一下杀死。
忒拜人为了感谢俄狄浦斯为他们除害,
就让他当了忒拜国的国王。这是一个很著名的故事,
你知道谜底是什
么吗?
(谜底是“人”
)
2
、教师追问:为什么是人呢?
3
、教师小结:这个谜语是用一天来比喻人的一生,早晨指幼年时候,
中午比喻青壮年,晚 上指老年时期。
4
、我们步入青春,可以说开始用“两条腿”走路了。请以青春为话
题,写一篇作文。
5
、歌德说过,会读书的人用三只眼睛读,两只眼睛看着 文字,另一
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
也就是要读懂文字的深层含义。
举
《孤独之 旅》
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文字的深层含义。
1
6
、
理解:作文题目中的“用两条腿走路”仅仅是指生理上、身体上
的直立行走吗?(精神上、
思想上的成长与独立)说我们开始用两条
腿走路了,
是在 提醒我们要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青春,
用自己的语言来
表达青春。
(此环节的 设计意图在于:
用故事和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
故事和谜语又含有深刻的人生 哲理,
有助于帮助理解作文要求中
“用
两条腿走路”的内涵。引用歌德名言和《孤独之 旅》的例子既能帮助
学生理解作文要求,也向学生渗透深入思考、独立思考的意识。
)
二、初拟提纲
1
、教师提示:为了避免在写作文时随意性太强,在写作文前 ,我们
应该用几分钟来构思、拟拟提纲。
(题目不限、体裁不限)
2
、学生拟提纲,教师巡视发现问题。
3
、学生说自己的题目、体裁和主题(或论点)
。
4
、学生说在刚才构思时遇到的困难。
5
、预想主要的问题应该是 打不开思路,在点评归结中过渡到下面的
环节,针对学生的困难进行指导。
(此环节 的设计意图在于培养学生快速构思的能力,
培养其拟写作提
纲的良好写作习惯。
)
三、思维发散训练,并进行散文思路指导。
1
、著名语文教育家夏< br>丏
尊先生曾说过:在语感敏锐的人心里,
“赤”
不仅指红色,
“夜”也 不只是昼的反义语。见了“新绿”二字,就会
感到无限的希望,
就会想到自然的生机、
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
趣。
请大家展开联想,
从下列问题中任选一个,
用尽量诗意的语言回答出
来。
⑴、你觉得青春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
⑵、你觉得青春是什么味道的?为什么?
2
⑶、见了“青春”二字,你想到了什么声音?
(要求:句式不限,顺序不限,字数不限)
2
、学生发言交流
3
、看到青春二字,你会想到哪些事物呢?
4
、学生自由发言。
5
、小结并进行写法指导:青春是有声有色、 有形有味、生动鲜活、
多姿多彩的。
如果把我们对青春的联想和思考再深化一点、
具体 一点,
然后连缀起来,
围绕着某一个主题有条理地连缀起来,
你也许会得到
一 篇篇关于青春的优美散文。
6
、好文荐读《青春
ABC
》
。
(本环节设计意 图:
“青春”是一个很常见很概括很哲理的词语,学
生在写与此有关的散文时容易写得大而空。
散文应该是通过形象抒情
的,通过思考提到青春想到的是什么颜色、什么味道、什么声音、什< br>么事物,便把青春具体化了,实现了发散思维的训练,帮学生打开了
思路。好文荐读既丰富学生的 语言,有启发学生的思维,充分体现了
读写结合的思想。
)
四、继续深入理解青春的含义,并进行记叙文思路指导。
1
、同学们,提到青春,你会想到什么人呢?
2
、引导学生想到自己身上
。
提到青春,你想到了自己 (可以是你个人,还可以是你的群体或你的
集体)的哪件事或哪些生活片断呢?
3
、学生自由发言。
4
、教师总结并提示教法:我们青春的足迹丰 富无比。如果我们能用
源自心灵的语言,
把这些青春的见证具体地生动地叙述出来,
该 是多
么具有生活气息的符合这次作文要求的记叙文啊!
当然,
最好能从这
些人 和事中对青春思考些什么,感悟些什么。
(设计说明:本课中的这一环节,是引导学生认识自我、促进学生自
3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1-25 09:3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zuowen/183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