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作文首页 > 读后感 >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依法治国文章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zuowen
2021-01-26 15:28
tags: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描写梅花的作文

2021年1月26日发(作者:所见)
对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思考

郁立强

2015

02

26

15:54


来源:
人民网
-
理论频道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
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 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十八届四中全会又进一步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的性质和方向,突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重点 和总抓手,不仅是对法治中国建设成功经验
的深刻总结,更是对未来中国法治建设的科学定位。

一、建设法治中国的必要性和面临的挑战

(一)建设法治中国的必要性
< br>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我们党在新时期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
本方式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深水期、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各种利益冲突频繁、社会矛
盾凸显。人民群 众在物质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的同时,民主法治意识、政治参与意识、权利义
务意识也得以普遍增强, 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对于更加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
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期待。 另一方面,尽管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各级
党政机关依法处理政务的能力与民众日益增 长的依法治国的需求之间还存在相当大的距离。

现实生活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 、徇私枉法、司法不公的现象仍然存在,以权
压法、以言代法、信访不信法的情况时常发生。可以说,现 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发挥法
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国家 机关、社会组织和全体人民
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三者统一原则,提出全面推进
科学立法、严 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法治建设总体布局,强调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 严、违法必究的工作要求。这明确了新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
总体思路,对建设法治中国有着 重大的指导意义和促进作用。

1

(二)建设法治中国面临的几个挑战

在社会主义法治的探索和发展过程中,我们在理 论和实践上逐步解决了中国要不要搞法治、
要搞什么样的法治、如何搞法治这三个重大课题,明确了中国 法治的发展方向、目标和道路。但
是,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深层次领域,仍然面临一些重大 挑战。

1
、法治推进的动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政府推进型的法治存 在一定的局限性。作为主导者的政府既要掌控法治的发展和运转,又要
通过法律控制自我权力的行使,往 往陷入难以取舍的处境,法治也随之遭遇尴尬。我国经济社会
的快速转型,决定了我国实现法治的紧迫性 和艰巨性,也决定了我国不可能走自然演进型的法治
化道路;而我国人治传统的漫长、行政权力的强势以 及社会自治力量的不足,也决定了我国不应
当完全依靠政府推进来实现法治。

坚持以 政府推进为主导,以公民参与为基础,实行政府推进与公民参与有机结合,充分发挥
政府和社会两个主体 、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动力的作用,
在依赖公权力的同时又制约公权力,
在建设法 治国家和法治政府的同时建设法治社会,应当是我国法治道路的正确选择。因此,一方
面应继续发挥政府 在推进法治中的主导作用,
采取有效措施激发政府推进法治的动力;
另一方面,
也应充 分发挥个体公民、社会组织等主体在法治发展中的建设性力量。

2
、法治的权威性有待进一步强化

法治的权威性要回答的就是法律是否至上 的问题。在一个法治的国家中,宪法法律的至上地
位是毋庸置疑的。在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宪法法 律的权威性急需强化。有些法律制定出来
而得不到有效的实施,法律的执行情况难以使人乐观。有法而不 行,其危害性比没有法律更甚。

在法治的实践中,由于司法机构是代表国家执行法律、裁决纠 纷,宪法法律的权威性往往通
过司法权威性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法治权威性的一个较为直观的表现就 是司法判决能否得到
切实尊重和执行。如果司法不具有权威性,司法不仅不能履行其在法治社会所应具有 的职能,而
且也不可能树立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

2

3
、法治发展的均衡性有待进一步协调

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均衡相 适应,法治发展也体现出较大的不均衡性。我国法治发
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多个方面。一是区域不均衡, 不同地区的法治发展差别较大;二是城乡不均
衡,农村的法治发展落后于城市;三是领域不均衡,经济、 政治、社会、文化等不同领域所涉及
到的法律,其发展状沉也是不够均衡。

法治发展 状况的不均衡往往会与法治的统一性之间形成矛盾。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
衡性,以及与此相关的 人们法律意识、法治观念上的差别,导致无论是在立法上,还是在执法、
司法等其他环节,难以完全按照 一致的法律标准和规范行事。在利益衡量、社会公正与法治统一
性的要求上,无法兼顾。法治发展的不均 衡性,既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反映,如果不加以协
调,也会更进一步拉大这种不平衡。

二、建设法治中国应把握的几个关键

1
、以科学的立法作为基础

良法是善治的前提,立法质量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关键所在。深化法治中国
必须 以科学的立法作为基础,充分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一方面,立法和改革决策必须相
衔接,在立法 过程中,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并始终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基本原则,通过健全
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和 宪法解释程序机制,以保障法律法规的针对性、系统性和有效性。另一方
面,要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 径,通过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项目征集和论
证制度,以更好地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 展需要。

2
、以严格实施作为前提

法律的权威在于实施,
深化治法中国也必须以严格的实施作为前提。
在法治法规实施过程中,
必须全面坚持依法履行 政府职能。一方面,通过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把政府权力运行中的权
限、程序、责任以法定化的方式 固定下来,以保障政策的连续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要强化对
行政决策过程的监督,完善纠错问责机制 。强化决策过程中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以
及合法性审查,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 。

3

3
、以公正司法作为保障

法治的生命 在于公正,深化法治中国必须以公正的司法作为保障。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司法
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 制。确保司法机关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加强审判流程、裁判
文书、执行信息公开等平台建设, 构建开放、动态、透明的阳光司法机制,净化领导干部干预司
法的空间。另一方面,要优化司法职权配置 。通过设立巡回法庭,审理跨行政区域重大行政和民
商事案件,使审判机关重心下移和就地解决纠纷和方 便当事人诉讼。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
分离的体制改革,实现执行工作的专业化,提升执行工作的质 量与效率。进一步拓宽群众参与司
法的渠道,在司法调解、司法听证、涉诉信访等司法活动中保障人民群 众参与。

4
、以优秀队伍作为导引

深化法治中国,必须以优秀的 队伍作为导引。一方面,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健全法律
职业准入和认证制度。落实从符合条件的律 师、
法学专家中招录立法工作者、
法官、
检察官制度,
并健全完善执法司法机 关领导干部轮岗交流制度。规范律师执业行为和准入、退出管理,完善执
业保障机制和违法违规执业惩戒 制度。另一方面,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实施法治人才培
养计划力度。
加强高等院校法学 师资队伍建设,
优化法学专业设置。
通过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形成完善的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培养造就法治人才及后备力
量。

5
、以全民守法作为目标

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深化法治中国要以全民的守法作为目标。
一方面,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 性和主动性。通过开展社会主义
法治文化活动,如组织多种形式的法治论坛、法治文化成果展、“法治人 物”评选、法律知识竞
赛、学法用法演讲、法制故事宣讲、法制文艺会演、法制电影巡映、法制书画展览 等法治文化活
动,使公民普遍确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意识,养成崇尚法治权威、依 法办
事的习惯。另一方面,推进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以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培育守法光荣、
违法 可耻的社会氛围。

4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努力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的总目标

从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从贯彻依法治国基本
方略到坚持依法执政基本方式,我们对社会主义 法治的认识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法治的实践日
趋深入。
在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改革开放关键抉 择中,
党领导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走出了一条既吸收中华民族传统法制思想,又 借鉴世界法治建设经验,既符合本国实际,也顺应
时代潮流和人民意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 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
有力法治支撑。沿着我们自己走出来的法治道路奋勇前行,必将 抵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
高境界。

1
、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依法治国是党领 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我们党在新时期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
本方式。当前,我国正处于改 革开放的深水期、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各种利益冲突频繁、社会矛
盾凸显。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条件不断 得到改善的同时,民主法治意识、政治参与意识、权利义
务意识也得以普遍增强,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追 求越来越强烈,对于更加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
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期待。另一方面,尽管我国社 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各级
党政机关依法处理政务的能力与民众日益增长的依法治国的需求之 间还存在相当大的距离。

现实生活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徇私枉法、司法不公 的现象仍然存在,以权
压法、以言代法、信访不信法的情况时常发生。可以说,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 加需要发挥法
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全体 人民
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三者统一原则,提出全面推进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 民守法的法治建设总体布局,强调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工作要 求。这明确了新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
总体思路,对下一阶段的法治建设有着重大指导意义和 促进作用。

5

2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一国的母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法律权
威和法律效 力。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 成果,反映了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 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
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
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
保证宪法实施,
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依法治 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根本要
求是树立和维护宪法权威、严格遵守和执行宪法 、保证宪法的全面贯彻实施。这是推进法治中国
建设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

依法 执政的关键是依宪执政。
全面贯彻实施宪法,
必须转变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
党要坚持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党应该把自己的活动重心放在指导立法上,
努力使 自己的政策主张通过立法程序上升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国家意志。党要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
优秀人才依照法 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党要支持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
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分工 负责、协调一致行使职权。

3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
法治 社会一体建设。依法治国是我们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时
代条件之下治 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具体落实。

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br>党依法执政是前提,
各级政府部门依法行政是关键。
坚持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做 主与依法治国的统一,必须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依法治国的全过程。依法执政,要求党
在宪法法律框架内活 动,党依照法律进入国家政权、在其中处于主导地位。党保证立法机关依法
立法、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司 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
执法、带头守法。

6

法治政府建设是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法治国家建设,很大程度上 要通过大力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保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来实现。法治政府和法治国家,又要以法治社会作 为
依托和支撑。法治社会是建设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的基础和条件。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需要
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共同努力。
习总书记专门强调,
要以法治凝聚共识,
引导全体人 民遵守法律、
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形成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的法治社会氛围。

4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司法公正是维护社会 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底线要求。
如果司法人员法治素养不高、依法 办案能力不强,甚至办一些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存在严
重司法不公现象,那么民众对公平正义的最 后希望就会被打破,社会将失去最底线的公平正义。
因此,习总书记提出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 中都感到公平正义。只有“让人民群众在每
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才能让人民群众真正 感受到社会主义国家的公平正义。
社会才能守住公平正义的法治防线,也才能以社会普遍的公平正义托起 “中国梦”。

5
、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习总书记强调,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
维护稳定能力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依照宪
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 ,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
法。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到有权必 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要带头厉行法治,不断提高依
法执政能力和水平。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 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
治环境,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发展。









7

谈谈法治中国建设

——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法治的重要论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提出建设法治 中国的奋
斗目标,并就法治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和道路。讲话内涵深刻、务实创新,饱含着以人为本、心系人民的真挚情感,为推进法治中国建
设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导,标志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迈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一、让法治成为一种全民信仰



2013

1
月,
习近平同志就做好新形势下政法工作做出重要指示,
首次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的宏伟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总体上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但法治建设依然
任重 道远。法律不能只是纸上的条文,而要写在公民的心中,使法治成为一种全民信仰。习近平
同志指出,要 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树立法律的权威,使人们充分相信法律、自觉运用法律,形成全
社会对法律的信仰,< br>弘扬法治精神,
培育法治文化,
在全社会形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这 对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法治信仰引领 法治中国建设。法治信仰,是发自内心地认同法律、信赖法律、遵守和捍卫法
律。一旦法治成为一种信仰 ,人们就会长期持续、自觉自愿地遵守法律,把依法办事当成自己的
生活习惯。法律只有被信仰,成为坚 定的信念,才能内化为人们的行为准则。随着国家法治建设
的深入,
我们的法律条文越来越完善 ,
人们对法律知识的了解越来越丰富,
但为什么立法、
执法、
司法、守法中还 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为什么法律悬空、制度空转现象依然存在?原因就在于对
法治的信仰没有真正树立 。对于执政者来说,法治信仰是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基础。只有对法
治有着发自内心的信仰,才有可能 形成法治思维,才能主动、自觉和善于运用法治方式。对于一
般公民来说,法治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 的拥护,法治的伟力在于人民真诚的信仰。只有努力
把法治精神、法治观念熔铸到人们的头脑中,形成办 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
盾靠法的习惯,
法治才能源源不断地释放出规则的正 能量。
习近平同志把法治上升到信仰的高度,
抓住了法治中国建设的最核心问题,凸显了法治信 仰在法治中国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具有鲜明的
时代特色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8



在法治实践中培育法治信仰。对法治的信仰需要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全面守
法的具体实践中逐渐积累形成。人民群众对法治的信仰不会凭空而来,让人民群众信 仰法治,首
先要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法律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信仰法治能够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习
近平同志强调:

我们要通过不懈努力,
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 威,
让广大人民群众充
分相信法律、自觉运用法律,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宪法不仅是全体公民 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
而且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武器


这就要求立法必须 真正反映公众的利益和诉求;
要求执法机关、
司法机关在老百姓需要保护他们合法权益的时候, 能够依法办事,为他们主持公道。从而使人们
相信,只要是合理合法的诉求,通过法律程序就能得到合理 合法的结果。当人们从一个又一个的
执法、司法过程中感受到了公平正义,获得了切实帮助,对法律的信 仰自然就会在人们心中、在
全社会建立起来。当法治成为全社会的普遍信仰时,法治国家才能实现。


二、以严格执法为重点全面推进法律实施



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执法问题,强调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

,明 确指出立法机关、行政机
关、司法机关和广大公民在法律实施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求行政机关带头严格执 法,提高各级领
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坚决排除对 执法活
动的非法干预。



法律实施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主要矛盾 。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
家,必须保证宪法和法律的全面有效实施。维护宪法 和法律的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
的权威。捍卫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就是捍卫人民共同意志的尊 严。保证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就是
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目前我国法治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大多 数存在于法律实施领域,
如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监督机制和具体制度还不健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的执法司法问题
还比较突出;
一些公职人员滥用职权、
失职渎职、
执法犯法甚 至徇私枉法严重损害国家法制权威;
公民包括一些领导干部的宪法和法律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对此,
习近平同志要求,

必须加强
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 统一、尊严、权威,形成人们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
违法的法治环境,
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通过宪法和法律的全面实施,
实现从


律体系



法治体系

的转变。


严格执法是法律实施的重中之重。在我国,有
80%
的法 律法规是由行政机关执行的。习近平
同志指出:

行政机关是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主体 ,要带头严格执法,维护公共利益、人民权益和
社会秩序。执法者必须忠于法律,既不能以权压法、以身 试法,也不能法外开恩、徇情枉法。各
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努 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
9

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

对执法者的要求从单纯地严格执法,上升到对法律的
忠诚和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能力的 提高上,这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目前执法领域存在的一
些突出问题,如强势执法、趋利执法、选择性执 法、随意执法等,根源就在于一些执法者对法律、
法治缺乏发自内心的尊崇和忠诚。只有确立了对法律的 忠诚,执法犯法的问题才能从思想源头上
得到彻底解决。同时,还要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坚决排除对 执法活动的非法干预,坚决防止
和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坚决防止和克服执法工作中的利益 驱动,坚决惩治腐败现
象,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



三、更加重视人民在法治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人民群众是法治中 国建设的主体,人民群众满意是衡量法治中国建设的最终标准。习近平同
志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
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以最广大人民利益为念,坚持司
法为民。这些重要论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 念,也使法治中国建设拥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
基础。



把实现好 、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法治建设的目标。坚持和尊重人民的主
体地位,首先体现在切 实保障人民的宪法、法律权利上。习近平同志指出:

只有保证公民在法律
面前一律平 等,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宪法才能深入人心,走
入人民群众,宪法实 施才能真正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要提高立法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完
善立法工 作机制和程序,扩大公众有序参与,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使法律准确反映经济社会发
展要求,更好协调 利益关系。要坚持司法为民,改进司法工作作风,通过热情服务,切实解决好
老百姓打官司难问题。这就 要求我们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
置,将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立法、执 法、司法的各个环节中去,坚持联系群众、贴近群众、依靠
群众、服务群众。



把依靠人民参与作为法治建设的基本方式。
群众对自身利益最关切,
对矛盾 纠纷产生的原因、
存在的症结最清楚,解决起来最有智慧。习近平同志要求,要把

枫 桥经验

坚持好、发展好,善
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 和问题。要创新工作方法,把群众路线
和法治思维结合起来,紧紧依靠基层组织和广大群众预防化解社会 矛盾,让群众自己组织起来通
过法治方式解决自己的问题。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使政策制定的过程 成为倾听民意、化解
民忧、赢得群众支持的过程。要充分依靠人民群众,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实行专 门机关和群
众参与相结合,坚持走群众路线。要加大司法公开力度,最大限度地增加执法透明度,保障当 事
10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描写梅花的作文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描写梅花的作文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描写梅花的作文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描写梅花的作文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描写梅花的作文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描写梅花的作文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描写梅花的作文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描写梅花的作文



本文更新与2021-01-26 15:2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zuowen/188945.html

依法治国文章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