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 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 于斯文。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word
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体味诗歌的意境。感知作者的忧国忧民思想。
2、了解本诗的体裁及关于杜甫的文学常识。
3、重点词语、句子的背诵与理解。
教学重点: 重点词语、句子的背诵与理解。
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朗读。感知作者的忧国忧民思想。
教学方法:朗读体味,合作探究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再次学习并探讨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的著名诗篇,这就是《茅屋为秋 风所破歌》。为了明确本节课的任务,
同学们请看屏幕。
多媒体出示本课教学目标。
二、 预习导学。(多媒体展示)
为了很好地完成任务,同学们要和我一起做好这几个任务:
1、 问题导学:①作者介绍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 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 / 6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1-29 15:3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zuowen/32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