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节日的作文50字-北京天坛导游词
借物喻人的段落
导读:
1、盛夏到了,烈日当空 ,太阳像火炉烤着大地。花儿
都低下了头,惟有小草,它在默默地抗争着,苦斗着。暴风雨来了,
这对于许多植物都是莫大的伤害。看,风雨过后,花儿瘫痪在地上,
树枝折的折,断的断;叶子已经不 行了,有的低下了头,有的结束了
生命。惟有小草还高昂着头,不肯离开大地母亲的怀抱,而且经过风< br>雨的洗礼,小草更绿了,更可爱了。几阵瑟瑟秋风,几阵绵绵秋雨,
小草终于开始枯萎了。这时小 草还是顽强的挺着身子,不乞求人类的
怜悯,始终保持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风格!
2、你看它不管是在悬崖的缝隙间也好,不管是在贫瘠的土地上
也好,只要有一粒种子—— 这粒种子也不管是你有意种植的,还是随
意丢落的,也不管是风吹来的,还是从飞鸟的嘴里跌落的,总之 ,只
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
了。它既不需要谁来施 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狂风吹不倒它,洪水
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它只是一味地无 忧无虑地
生长。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松树要求于人的可谓少矣!这是我每看
到松树油然而生 敬意的原因之一,的确是“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3、 在百花凋谢之时,唯有梅花生机勃勃。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
傲然挺立在凛冽的寒风中。数九隆冬,地冻 天寒,那傲雪而放的梅花,
开得那么鲜丽。股股清香,沁人心脾。
4、牛年轻力壮时可以拉犁,奶牛可以产奶,牛皮可以做鞋,牛
肉还可以吃。在 乡间,随处可见它的身影。牛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
人们,却在牛棚的`一角默默地死去,而不求回报。 没有人会注意一
头牛的死去,更没有人会在它死去后,想起它曾为我们做过什么。牛
就是这样, 默默无闻地诞生在世上,又默默无闻地离去,却给人们留
下了许多东西。而它却从不要求什么,只要有一 堆干草和一个牛棚就
足够了。鲁迅先生曾说过:“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牛吃的 是草,挤的却是牛奶。
5、那花白里透红,花瓣润滑透明,像琥铂或碧玉雕成,有点冰
清 玉洁的雅致。有的艳如朝霞,有的白似瑞雪,还有的绿如碧玉。梅
花开或有早有迟,在同一颗梅树上,可 以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的
含羞待放,粉红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放,就有几只小蜜蜂钻
了进去,贪婪的吮吸着花粉;有的盛开许久,粉红柔嫩的花瓣若人喜
爱;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梅花,如 今花瓣以凋谢。风吹花落,你不用
担心花瓣会摔破,梅花不是娇贵的花,愈是寒冷,愈是风气雪压,它< br>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古人有句话说的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
香自苦寒来。”吹拂它的不是 轻柔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寒风;滋润它
的不是清凉甘甜的雨水,而是寒气逼人的冰雪;照耀它的不是灿烂 的
阳光,而是严寒里的一缕残阳。只有具有挑战的生活,才是美好的生
活。它是寒意中傲人的芳 香,面对如絮飘舞的白雪,她笑得更灿烂了。
它从不与百花争夺明媚的春天,也从不炫耀自己的美丽,它 有着一副
傲骨,也从不骄傲自大。每当寒冬的清晨,一股别具神韵、清逸幽雅
的清香就从窗外飘来。
6、零零碎碎的粉笔几乎都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甚至有些小的
不值一提。老师拿起了一支 刚好能拿住的粉笔,转身从黑板上为我们
写着。沙沙沙,沙沙沙,粉笔化作粒粒白色的颗粒状物体,在黑 板上
留下了自己的痕迹后,一点点消失了。当这一支小小的粉笔为我们写
出最后一个字,为我们 传授最后一个知识,完成它最后一个任务后,
便消失了。从这一支小小的粉笔身上,体现出了多么一个伟 大的品质
呀。那就是奉献——“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7、在百花凋谢之 时,唯有梅花生机勃勃,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
傲然挺立在凛冽的寒风中。数九隆冬,地冻天寒,那傲雪 而放的梅花,
开得那么鲜丽。股股清香,沁人心脾。古人有句话说的好:“宝剑锋
从磨砺出,梅 花香自苦寒来。”吹拂它的不是轻柔的春风,而是凛冽
的寒风;滋润它的不是清凉甘甜的雨水,而是寒气 逼人的冰雪;照耀它
的不是灿烂的阳光,而是严寒里的一缕残阳。只有具有挑战的生活,
才是美 好的生活。它是寒意中傲人的芳香,面对如絮飘舞的白雪,她
笑得更灿烂了。
【借物喻人的段落】
1.借物喻人的经典段落
2.借物喻人的精彩段落摘抄
3.借物喻人的作文
4.借物喻人的作文400字
5.借物喻人的作文800字
6.用春蚕借物喻人的作文
7.运用借物喻人的作文
8.借物喻人的作文3篇
上文是关于借物喻人的段落,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
谢
苦恼写作文-皮诺乔
关于同学的作文350字-中学生周记600字
诗词与修养的作文-哑剧表演
童心作文100字-史湘云的性格特点
北京的清明节作文-野生动物保护
我的家庭作文六百字-高中写事作文
荒山野岭的作文-象声词作文
我眼中的牛人作文-端午节作文200字
本文更新与2020-11-10 17:1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zuowen/4683.html
-
上一篇: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及答案
下一篇:借物喻人的范文:写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