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刷子李(教学反思参考
1
)
如果我们面临应试教育而不敢放开手脚,
在精讲课文中不敢放弃自己的主 导地位,
那我
们可以在自读课文中试一试:自读课文,
本 来就是要求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为此,我们可
以利用自读课文的特点,
将文本教学上成
“一课一得”——在一篇文章当中,发现一个重要
知识点
或者阅读点,把课上成“阅读指导课”
“阅读欣赏课”
“写作练习课”等等。利用 这
种
“一课一得”
的形式来突显语文的教育特点——阅读 本位或者写作本位。
让学生在一篇课
文当中获得一个方面的知识或者技能
,总比我们“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来得好一些。
我们在作课的时候,
老师给我们的评 价或者
“蜻蜓点水”
,
或者
“深度不够”
,
或者
“教
学目标没有达到”
,< /p>
或者
“学生学习效果不明显”
等等,
这些不都是因为 我们什么都怕放弃,
什么都怕学生学不会,
而结果却导致学生什么都没有 学会的最终结果吗?不要说不备课,
就
算是认真备课,
充 分准备,
我们的学生在一两节课上又能学到多少东西呢?我们教学的深度
又会是怎样呢?
还不如放开手脚——“舍得”,
“舍得”,没有“舍”,如何“得”?无论是为了应试,
还是出于教师的责任心,
我们总想将自己的所学全部教给学生,
总是想在一节课上面面俱到,
结果却是面面不到。我们有那样的能力吗?学生有那
样的接受水平吗?
这篇文章,我们完全可以
上成写作练习课:在本篇课文描写刷子李技艺精湛的过程中,
是用曹小三其人的观察和情
感变化来进行描述和衬托的。尤其是当曹小三发现白点的时候,
内心的感受极其复杂,<
/p>
文章的描写也跌宕起伏。
这正是文章描写方法的独到之处。
我们在教
学中可以抓住描写的关键词语,
在进行教学之后,
将本节 课的重点放在用
“果然——悠然—
—居然——竟然”这四个情节连接词语
,
来指导学生进行一段描写,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培
养学生利用关键词语
进行布局谋篇的能力。
(教学反思参考
2
)
< br>语文是一门有趣的学科,
因为语文课文包含了各种有趣的知识,
其中刷子李 就是我们喜
欢的一篇课文。在这里,我们针对课文的学习,为大家总结出了《刷子李》的
教学反思。
本课
是一篇略读课文,紧紧抓住课前阅读提示进行组织教学的,
“熟读课文,想想‘刷
子李’
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儿,
作家冯骥才又是怎样写出他技艺高超的。
再把描写最精彩的
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体会一下表达的效果。”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
学生很快地找出了第
5
自然段,
作者通过动作和效 果描写,
较好
地表现了刷子李高超的技艺。
学生通过再次 阅读和体会揣摩,
理解了刷子李粉刷墙壁如艺术
创作,艺术表演一样,那
样出神入化、娴熟的技艺,令人惊叹,令人称奇道妙。
于是,从“情景”“效果”这两个正面感受刷子李的高超技艺后,我抛
出了一个问题:
“作者为什么还要安排曹小三呢
?
是不是 多余的呢
?
”
带着这个问题,
学生再去浏览课文,
划
出曹小三的相关语句,填一填描写他心理活动的词语,学生发现作者安
排“曹小三”这个人
物有着特殊的含义,
对主要人物起衬托作用,
穿针引线和见证者的作用,
这样文章的写作手
法也就表现出来了
,实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