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
(一)关联词的使用
关联词的意义
能够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 切联系的句子连接
起来组成比较复杂的句子的词语,
就是关联词语。 p>
恰当的使用关联词语,
能使我
们在说话或者协作时达到较好的
表达效果。
并列关系:
两个
分句之间的关系相互并列。每个分句各说一件事或同一事件的一个方面。
既…又… 一边…一边… 又…又… 一面…一面…
不是…而是… 有时…有时… 一会儿…一会儿… 那么…那么…
小芳既爱唱歌,又爱跳舞。
因果关系:
前面(后面)的分句说明原因,后面(前面)的分句说明结论或结果。
因为…所以… 既然…就… 由于…因而… ……因此……
既然…那么… ……因为…… 之所以……是因为……
①因为他真正下了苦功,所以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②既然你错了,就应该伸出手去请他原谅。
转折关系:
后面分句的意思是前面分句意思的转折。
虽然…但是… ……可是…… 尽管…还是…
①奶奶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行动十分麻利。
②尽管他身强体壮,还是搬不动这块大石头。
选择关系:
两个分句表达两种情况,从中选一种。
或者…或者… 宁可…也… 不是…就是… 与其…不如…
①桑娜宁可自己多受苦,也要照顾西蒙的两个孩子。
②凡卡常想:与其在城里受罪,不如回到乡下爷爷那儿去。
假设关系:
前面分句提出假设,后面分句表示结果。
如果…就… 要是…就… 假如…就… 倘若…就…
即使…也…
①如果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
②即使你成绩再好,也应该谦虚点。
条件关系:
前面分句提出条件,后面分句表示结果。
只要…就… 只有…才… 除非…才… 无论…都…
①只要刻苦努力,成功的道路就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②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辛勤培育我的老师。
递进关系:
后面分句比前面分句意思更进一层。
不但…而且… 不光…还… 不仅…而且… 不仅…还…
b
b
①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②这不仅让我学到了知识,还让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关联词语填空
1
、(
)风吹雨打,我们(
)坚持到校学习。
2
、(
)成绩再好,你(
)不能自满呀!
3
、我(
)这么用功,(
)成绩还是不如你
4
、有人口头上(
)讲得很好,(
)行动却做得很少。
5
、(
)雨再大,路再滑,我们(
)要按时报到。
6
、这种境界,(
)使人惊叹,(
)叫人舒服。
7
、(
)怎么拥挤,他(
)能挤过去。
9
、雷锋(
)死了,(
)他的精神永远在我们心中。
10
、这个橡皮(
)我的,(
)李明的。
12
、(
)水再上涨,江堤(
)有危险。
14
、(
)明天天晴,秋游(
)按期举行。
15
、道德(
)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
)实践起来却很难。
21
、刘胡兰(
)牺牲自己,(
)不出卖同志。
23
、妈妈(
)看电视,(
)织毛衣。
24
、做事(
)坚持不懈,(
)能成功。
25
、小明(
)学习好,(
)体育也很棒。
30
、(
)鄞奋学习,(
)能提高成绩。
31
、(
)明天爸爸不上班,他(
)会带我上公园。
33
、鲁迅(
)是伟大的文学家,(
)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
36
、小艇(
)速度非常快,(
)还能做急转弯。
42
、周末的晚上,我(
)看电视,(
)听音乐。
43
、王敏多才多艺她(
)会唱歌,(
)会跳舞。
小学关联词专项练习题
一.为下面的句子搭上恰当的关联词:
只要……就…… 如果……就…… 因为……所以……
既然……就…… 虽然……但是…… 不但……而且……
即使……也…… 只有……才……
(1)
(
)多读多写,作文能力(
)能得到提高。
(2)
花生(
)不好看,(
)很有用。
(3)
(
)他讲得很动听,(
)我听得津津有味。
(4)
爷爷(
)答应了你,你(
)放心吧!
(5)
(
)是数九寒天,我(
)坚持锻炼。
b
b
(6)
(
)刻苦学习,长大(
)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建设者。
(7)
这座井里的水(
)清凉,(
)甘甜。
(8)
(
)没有这个转播台,老山沟里(
)收不到电视。
二.填写关联词
1
、
我爱鸟,
也爱养鸟。
2
、
我们不注意用眼卫生,眼睛
容易患近视。
3
、
你们成绩很好,
不能骄傲。
4
、
你们成绩再好,
不能骄傲。
5
、
这次比赛输了,我们
不能参加复赛了。
6
、
这次比赛赢了,我们
不能骄傲。
7
、
这次比赛场地条件很差,我们
赛出了成绩。
8
、
这次比赛场地条件很差,
我们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三.请你让这两个句子合成一句!要用上合适的关联词哦。
1.
小华的字写得很快。
小华的字写得很好。
2
.革命的道路上有千难万险。
千难万险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3
.我们多赶几里路。
我们要去看一看精彩的武术表演。
4
、你没有告诉我。
我知道了。
5
.我们发动群众。
我们很好地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
(二)修改病句
概念:凡是不符合语法规则、
逻辑、修辞和语言习惯的句子都属于病句。
1
、常见的语法类型有:
(
1
)用词不当
(
2
)搭配不当
(
3
)成分残缺
(
4
)重复罗嗦
自相矛盾
(
6
)词序混乱
(
7
)指待不明
(
8
)分类不当
2
、怎样修改病句
(
1
< p>)认真的读原句,弄清楚句子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
2
)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
(
3
)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来句子的意思。
(
4
)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不是完整、通顺、符合情理。
3
、常用的删改符号(略)
b
5
)
(
b
一、成分残缺。
成分残缺。①主语、谓语、宾语残缺;②必要的修饰语残缺;③关联词残缺。
1.
上星期去植树了。
2.
我和姐姐都参加了。
3.
完成了作业。
5.
经过老师的讲解,使同学们都明白了这个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
7.
小周虚心接受同学们。
二、词序颠倒。
1.
语文对我特别感兴趣。
2.
这个深深有趣的想法印在我心里。
3.
我们进行了讨论并且听了老红军的报告。
4.
英法联军侵占了北京,焚毁并洗劫了圆明园。
7.
我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三、用词不当,
1.
乌云和大雨一起从天空中倾泻下来。
2.
黄继光不但壮烈牺牲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5.
有没有好的学习态度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11.
学校的操场扩张了不少。
18.
所有的同学都尊重小学生守则。
四、搭配不当类。
1.
江心岛的夜晚是人们乘凉的好地方。
4.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事业。
7.
随地吐痰的人,是一种不文明的习惯。
9.
我的家乡是上海市人。
10.
秋天的西安是个美丽的季节。
五、指代不明。
1.
老师把王 虹和晓敏喊到跟前,对她说:“上课要积极发言。”
5.
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
7.
小丽和小华一起去上学,她在路上捡到一个钱包。
b
b
9.
李刚和小海是好朋友,他经常帮助他。
六、前后矛盾。
1.
老师详细而又简略地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
5.
平静的河面上,有一只小船迎着风浪向岸边驶来。
6.
天空布满了乌云,阳光照得人睁不开眼睛。
8.
今天早上下了一天雨。
七、重复罗嗦。
1.
山村里,满山遍野到处都是果树。
3.
我有一条很红的鲜红的红领巾。
6.
他经常回忆过去有趣的往事。
8.
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要把时间白白地,无缘无故地浪费掉。
八、不合逻辑类。(归纳不当)
2.
学校的体育室摆满了足球、排球、篮球、地球仪等体育器材。
5
.
幼儿园经常给我们吃哈密瓜、西瓜、苹果、西红柿等水果。
9.
妈妈今天买回来很多水果,有苹果、香蕉、西红柿、梨、黄瓜。
(三)修辞手法
八种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偶、借代。
一、比喻
(一)什么是比喻
比喻就是
“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 之处,用一个事物
来比方另一个事物。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
的、深奥
的、生疏的事物。
(二)比喻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
(
1
)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
(
2
)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
< /p>
(
3
)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常见的比喻词主要 有
“像、似、仿
佛、犹如、是、成了、变成”等。
(三)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b
-
-
-
-
-
-
-
-
-
上一篇:五年级关联词及用法
下一篇:【专项练习】语文四年级关联词专项练习(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