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标签
:
标题
]
< br>
国考申论大作文满分范文:不学礼,无以立
现在的申论大作文往往要求结合一句话来写,如何理解这句话
?
是按照考生自己的认识
想当然地去理解
?
还是按照句子或古语本来的意思理解
?
都不是,需要放到材料中去把握。
2016
年国考申论大作文
“
不学礼 ,
无以立
”
,
本题首先需要准确理解 所给句子的
内涵,
“
学礼
& rdquo;
是指什么
?
结合全文来看,
是指 p>
“
国民素质
”
,具体包 p>
括:道德素质、文明素质、文化素质、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心理素质。
&l dquo;
立
”
是指什么
?
就个人而言,
是指做人处事
;
就社会而言,
是指社会发展进步
;
就国家而言,
是指国
家形象
;
就民族而言,是指民族精神的传承、民族复兴。
2016
年国考省部级申论第五题:
“
给定资料
3&rdqu o;
引用了
《论语》
中的话:
“ p>
不学礼,无以立。
”
请以这句话为中心议题,联 系社会现实,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
自选角度,见解深刻
;
(2)
参 考
“
给定资料
”
,但不 拘泥于
“
给定资料
”;
(3)
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
(4)
总字数
100 0
~
1200
字。
【范文】
用传统文化滋养国民素质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文明的礼仪之邦,
丝绸之路的开通、
大唐盛世的开放包容、
郑和下西
洋,<
/p>
“
中国范儿
”
走向世界, 将传统文化传播海外,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如今,
我们从自我封闭再次走向世界,
对西方文化热情拥抱,
将传统文化封藏箱底,
却暴露出与大
国风采不相称的国民素质。
硬形象离不开软实力,
用传统文化滋养国民 素质,
造就时代新人
(
总论点
)
。
(
开头:对比式
)
道德修养、文明礼仪、文化素质是传统文化的基本要 义
(
分论点一:承
)
。传统文化是中
华民族最优秀的文化基因,
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位国民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依托传统文化
的滋养,
我们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精神。
(
分析论证,
分析传统文化与国民素质的关系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
& ldquo;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一直是 国民的
道德追求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p>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
孔融让梨、 p>
程门立雪等故
事,是千百年传颂的文明礼仪
;
诸之百家构建的思想体系,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
我们代代相传的文化沃土。<
/p>
(
举例论证,三层分别对应道德修养、文明礼仪、文化素质
)
国民
素质体现在每一个公民的道德修养、文明礼仪、文化素质,今天我们向世界
展现
“
大
国范儿
&rdqu o;
,更需要国民素质这一国家软实力的支撑,而传统文化便是国民素质的深厚
< br>源泉。
(
正向论证
)
-
-
-
-
-
-
-
-
-
上一篇:历年国家公务员大作文范文汇总
下一篇:2016国考申论作文押题终极预测及申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