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写好作文讲座
篇一:作文讲座
作文讲座:第一讲
画龙点晴
精心拟题
第一讲
画龙点睛
精心拟题
知识要点:
1
、标题 是作文的眼睛。如果文章拥有一双迷人的“眼睛”
,读者
对本文便会一见
钟情。
2
、
“题好一半文”
。
3
、从内容上看,文章的题目要力求新颖脱俗,使人一 见有为之
一震的感觉。
4< /p>
、从立意上看,要“求真求细”
“量体裁衣”
,力求让拟定的题 p>
目能概括文章的主要精神。
考试说明:
近几年来,无论是高考, 还是中考,作文命题的思路发生了重大
的变化,命题者为考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话题,提
供了“海阔凭
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写作自由。那么,话题作文如何为自己的
“文章”巧施“脂粉”
,使其呈现富有表现力的清新面孔呢?
1
、巧用修辞修辞能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生动鲜 明地把意
思表达出来。如:
(
1
)比喻《我渴望老师的“阳光”
》
(四川成都 )以“阳光”喻
暖人的关爱,简洁含蓄,如将喻体换成“热情帮助”之类,则索
然无味。又如《我发现女孩也可以做“太阳”
》
(江苏南通) p>
、
《家,
我们成长的避风港》
(山西长治)< /p>
,这些设喻佳题也都富于文学色
彩。
(
2
)借代辽宁大连一位考生紧扣母亲 乌黑发丝中的白发展开叙
写,
揭示岁月无情、
母爱无价这 一真谛,
给文章拟题目
《黑白债》
,
借色
彩代本体,又亮出线索,寄托深情。又如《人生需要掌声》
(安徽合肥)
,这一标题借“掌声”代“鼓励”
,也很有创意。
<
/p>
(
3
)层递《好读书
??
读好书 p>
?
读书好》
(浙江温州)读书的兴趣、
方法和
作用在递进中表达得简练生动。
(
4
)比拟《小树又快活了》
(江苏盐城)
《读水千遍真有趣》
(陕
西西安)前者运用拟人辞格让小树具有人的感情,后者把“水”
拟作能“读”之物,用的是拟物辞格。
(
5
)对偶《朋友最真,友情最贵》
(吉林长春)
、
《读智慧之书,
做有用之才》
(浙江温州)这两例都将 文旨浓缩在整齐对称的句子
中,体现出考生善于推敲的语言功夫。
(
6
)对比《躺着读书,站着做人》< /p>
(浙江温州)
“躺着”与“站
着”形成姿势上的对比,使得
标题包含哲理,令人回味。
(
7 p>
)双关《我最需要一剂良药》
(安徽庐江)文中“良药”既能
治腿疾有能治心病,一语双关,内蕴丰富。
(
8
)设问《错?对!
》
(江苏南京)先问后答,以简驭繁 ,又穿
插标点,构思巧妙。
(
9
)反问《中国的教育家,您难道还没发现吗?》
(河北唐山)
反问中饱含着摆脱应试教育重负的强烈愿望,观点鲜明,言辞恳
切。
(
10
)顶真《 读书乐乐读书》
(浙江温州)
《活读书书读活》
(同
上)这两例运用顶真兼回环辞格,风趣地展示读书之趣、读书之
乐和读书之法
。
(
11
)
反语
《我发现了家中的
“贼”
》
(河北石家 庄)
家中几次
“失
窃”
,
“作案者”
原来是瞒着别人给灾区寄钱的一家人的三个成员,
题中用“贼
”
,贬词褒用,凸现一家人的高尚品德,幽默风趣。
(
12
)
仿拟
《我是服务的小行家 》
(湖北武汉)
《读书就是爱自己》
(江苏徐州)
前者仿歌词
“我是卖报的小行家”
,
后者访广告语
“爱
你就是爱自己”
,鲜活生动,点明主题。
(
13
)引用《腹有诗书气自华》 p>
(浙江温州)
、
《风物长宜放眼量》
(内蒙古
呼和浩特)前者形象地表现读书的作用,后者揭示消除
“代沟”的思想方法,引用名句作
题目,能较好地体现考生的文
学积累和修养,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
14
)反复《
“我” 为我服务》
(湖北武汉)前面的“我”为克隆
人,两个“我”重复,设置
悬念,新颖醒目。
(
15
< p>)通感
《绿色可听》
(青海西宁)
作者沟通视 觉和听觉,
“听”
出了窗外绿色世界的欣欣向荣,视觉独特,别出心裁。
2
、善于引用
(
1
)引用诗词古典诗词有着丰富的象 征意义和内涵底蕴,用它
们来作题目,一是不落俗套,二是读者喜闻乐见,富有亲切感。
台湾作家三毛的小说《蓦然回首》用的就是宋代词人辛弃疾《青
玉案
?
元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
处”的词句;又如鲁光的《中国姑娘》中,有一段写袁伟民训练
女排姑娘时近乎
残酷无情的内容,小标题为《道是无情却有情》
,
就是活用唐代诗人刘禹
锡的诗句。运用古诗词或成语典故来作标
题,还可以显示出作者浑厚的文学素养和不同一
般的写作功底因
此,常用的一种拟题方法。
(
2
)引用歌词现在的流行音乐中,不少歌曲的歌名、歌词非常< /p>
优美,借用它们作文章的标题,既显得活泼风趣,又容易把读者
带
入文章所创设的情境。如一位同学在中考作文时自拟的题目是
《因为爱你》
,见到这个题目,
读者一定会惊讶不已,想不到考场里还有这样大胆
的学生!可当
你阅读时,发现作者记叙的原来是一段与网络有关的故事,结尾
时他又巧妙地引用歌曲里“因为爱你,更珍惜我自己”的歌词,
全文可谓浑
然天成;
《女孩四重奏》
讲述的是女生寝室里令人啼笑
皆
非的故事;
《晴天
?
阴天
?
雨天》 讲述的是自己一天的几次误会。
3
、借用符号
( p>
1
)标点符号属无声的语言,用之拟写文题,清新活泼
,
形象生
动,
往往给人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
如
2000
年浙江一考生所拟文
题为“人生,丰富多彩!
,作者以感叹号为题,语势铿锵有力,
形象地表明“人生没有固定
的格式”
,并点出只要“把握好手中的
生活之舵,人生将丰富多彩”这一
主旨。
(
2
)将数学 符号引进标题,借以昭示所要表达的主旨,具有直
观、醒目、富有哲理、吸引人等特点,
往往收到出奇制胜之效。
近年来正悄悄兴起于全国各类报刊,话题作文的拟题亦不妨借用
之。
2000
年江苏一考生以“
10-1 =
……”为题,巧用数学符号组成
等式,设置悬念,为读者留下广阔的想
象空间,对生活中的“
10
减
1
”现象作 了多层次多角度的诠释,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4
、其他形式
( p>
1
)转换角度有时我们还可以从反面,或是从侧面来拟题。如
《下周我不回家》这个题目就很有吸引力,写的是作者和爸爸消
除误会之后,决心少回家
,以认真的学习态度回报父母的故事;
《第四号戒令》从侧面来写老师对学生的过分约束
,读时令人忍
俊不禁,读后发人深思。
p>
(
2
)
故设悬念文章的题目最忌
“千人 一面”
。
在标题里设置悬念,
把文章一波三折的情节含蓄
地展现出来,才能紧紧地抓住读者的
心,这种方法简单、易学。同时,一个富有悬念的题
目,也会让
你觉得有话可说。如《女生传来的纸条》这个题目就很典型:这
位女生为什么要给男生写纸条呢?纸条上都写了些什么话呢?结
局又会如何?
读者一看题目,便有了这么多要弄明白的问题,自
然会产生读下去的强烈愿望。又如新闻
标题《当列车驶来》也属
于这一类。
[1
—
1]
一位小学老师要学生在方格本上写一个
“
a
”
字,
要求把这
个字写满。结果有一个孩子写了一个大大的“
a
”字。这个字几乎
< p>占满了全篇。老师很生气,严厉地批评了他偷懒、胡闹。
根据上述材料,
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并把看法浓缩成论点< /p>
型标题。
导思:这是一道拟题训练题。角度很多。
、你可以就事论事,如:有的同学说:
“从小偷懒胡闹,大了怎
< p>么得了?”有的同学批评老师布置作业交代不清,标题拟为:
“说
< br>话要力求准确,
无歧义”
。
有的批评老师教育方法不对,< /p>
过于严厉,
拟题为
“要有利于孩子身心发展”
。
还有的说老师布置作业太烦琐,
拟题为
“干嘛非写满 全篇?”
这些标题都是从材料中提取出来的,
但都只作了表面文章,十分
浅俗,很难给人以启迪。
2
、你也可 以透过现象看本质,进一步挖掘它的深意。如:有些
同学经过深入分析思考拟定了以下标
题,如“拒绝框框!
”
“敢于
破‘矩’
, 标新立异”
“冲破束缚,锐意创新”
“鼓励创造,发展个
性”
“独辟蹊径,大胆创新”
“刻板僵化的教学模式该废止了”
“ 规
矩——扼杀个性的枷锁”
“开启智慧的大门”
“谁扼杀 了我们的想
象力?”
“
是培养人才还是庸才”
< p>“不要扼杀个性的萌芽”
“
这个
‘懒’
偷的好”
“标新立异‘好’
”
“妹妹你大胆地往 前走”等等,都有一
定的深度和新意,确能给人一定的启迪。
相信你能拟出有一定深度、一定新意的论点型标题来。
[1
—
2]
秋天,北京 大学新学年开始了。一个外地学生背着大包小
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他就把包都放
在路边。这是,正好
一位老人迎面走过来,年轻学生走上去说:
“您能不 能替我看一下
包呢?”老人爽快地答应了。那位新生于是轻装地去办理各种入
学手续。一个多小时以后回来了,老人还尽职尽责地完成着自己
的使命。年
轻学子谢过老人,两人各自走去。几天之后,北大开
学典礼,这位年轻学子惊讶地发现,
主席台上就坐的北大副校长
季羡林先生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请根据上述材料,拟一个论点型标题。
导思:这道拟题训练题的角度也颇多。
1
、如果就事论事,做表面文章,则拟题为:
“助人为乐”
“平易
近人,
以身作则”
< p>“一诺千金,负责到底”
“谦逊为人,
长者风度”
< p>。
2
、如果稍稍挖掘一下,则可 拟题为:
“开学第一课”
“北大第一
课”
“人间自有真情在”
“渊博的学识,高尚的人格”
。
3
、如果再深一层,则可拟题为:
“己 所欲,施于人”
“不以善小
而不为”
“可敬的赤子之心”
“质朴无华见纯真”
“自然心——最高
的境界”
“金子般的平常心”
“难能可贵的平常心”
“呼唤平等与博
爱”
“超凡脱俗境界高”
。这些标题赞颂季先生平凡中的伟大是真
正的伟大。
4
、< /p>
还可以从赞扬或批评学子的角度立意:
“人的尊严与平等”
“留 p>
住诚信”
“没有大人物与小人物之分”
“人与人只须平视”< /p>
“不必仰
视,不可俯视”
“不必‘惊讶’
”
,这些都有相当的新意,这类标题
能给人以新鲜、深刻的启迪和教育。<
/p>
作文讲座:第二讲
抓住关键
审清题
第二讲
抓住关键
审清题意
知识要点:
1
、审题是应试作文的关键。
2
、审题要快速、准确。
3
、审题就是要弄清文章的写作范围和角度,确定写作的重点。
考试说明:
随着考场作文命题形式的演变,
考生们除了审视
“题目”
(材料 )
,
还必须对题后的要求反复体会。题目审准了,才会写得切题。
1
、审清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就是根据指定的题目写文章。
在命题作文中,
题目是选
择材料、确定主题的一个重要依据。文章是否切题,是行文成败
的关键之一。
审题要着重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 /p>
1
)要全面理解题意。对题目的含义要全面理解,辨明题目的
要求,
把握题目所提示的写作范围和重点。
如
《初中生活二三事 》
,
题目要求写发生在初中生活中的事,而且至少要写两件。如果写
p>
的事情与初中生活无关,或者只写了一件事,就不切题意。
(
2
)要辨别题目中的精微含义。在全 面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要
注意辨别其中精微的含义,把握住写作的中心。如《学习是青年
学生特别突出的任务》一题,就要注意强调“特别突出”这个限
制条件。青年学生正处于德、智、体全面发展时期,他们有各种
任务,但是比较起来,学
习是“特别突出”的任务,不是一般的
任务。这是“特别突出”的含义。文章紧扣这些内
容来写,就能
突出中心,体现题意。
(
3
)
要选择适合题目要求的体裁。
命题 作文要根据题目的要求,
确定文章的体裁。有些题目较明确地表示了对体裁的要求:在题
目的首尾有“记”
“事”一类字眼,或者题目标明写某个过程、某
人事迹等,
这就要求写成记叙文。
如果题目首尾有
“论”
“谈”
“说”
“驳”一类字眼,或者题目明确提
出一种主张或一个问题,这往
往是要求写成议论文。
2
、审清材料作文
给材料作文是初中作文命题的另一种形式。
出题者给学 生提供一
定的材料,要求学生依据自己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融化、提炼,
然后据此展开想象,依据要求写作记叙文、议论文或说明文。给
材料作文一般
有三种形式:纯文字材料作文、看图作文和听音乐
作文。这种题型的特点一是考察学生能
力的全面性,因为它要求
读者看、听、写结合,便于全面考察学生的阅读(看图、听音)
、
理解、分析、综合、归纳及写作能力;二是对写作范围、题材以
至主题有较强的限制,极好地扭转了考试时猜题目猜类型范围、
事先准
备作文的现象;三是由于给了材料,学生有材料叙述、有
问题议论、有对象说明,既减少
了学生无材料可写的现象,又能
全面考察学生记叙、议论、说明的能力。由于这种题型的
客观性
较强,便于作文评卷,所以已成为各级考试和竞赛的主要题型。
(
1
)根据文字材料作文。这类题型所 提供的文字材料,要求学
生在阅读这些文字材料的基础上作文,有的要求既根据材料又根
据另给的题目作文,有的要求作者根据材料自己命题作文。主要
有以下几种:有的要求另外作文,包括立论文、驳论文、读后感、
思想评论等;有的要求
写记叙文、说明文;有的还应用到应用文
的格式,如书信等;有的则是不同形式的重组材
料作文:续写、
改写、扩写、缩写、组写(将几则相关材料组写成文)等。
要写好这类作文,重要的是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要准确把握文章要点。对所提供的材料,要多读几遍,特
别是文言材料,要在翻译无误的基础上多读,读的时候可勾画重
要字词
;读后要认真分析材料重点及各段要点、人物的主要精神
和性格特点、事件的主要意义、
言论的主要意思等等。
然后,或者根据材料重点重组 材料作文,
或者根据材料要点分析
其现实意义或象征意义,再结合自己的
知识和生活积累,另外组
织写议论文或记叙文的材料,并拟定恰当的题目作文。
(
2
)根据图画材料作文。这 种题型所提供给考生的是图画:或
单幅图,或具有相关性的两幅以上的图,要求作文者在
看懂图所
表达的意思后作文。写作类型有以下几种:对画面进行说明介绍
的说明文;对画面所表现的内容进行联想和想象,加上自己“创
作”
并将构想的故事叙述出来的记叙文;
还有要求对画面所表现
的现象进行评判的议论文。这类题型审题中易出现的主要问题也
是对材料(画面
)理解有误。由于图画表意高度简化,它要表达
的内容往往比文字表达得更隐蔽,一切“
尽在不言中”
,而且有的
图画从不同立足点看内容不尽相同,因此,审这
类题分析画面、
推敲含义就更显得重要。
<
/p>
具体审题也可分两步走:首先细察画面,看人物的神态、动作,
看画面其他
事物,看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展开联想:与社
会上的类似的人和事进行联想,
p>
在头脑中用语言把画面叙述出来,
补出画面简化或隐含的内容,
补出人物可能的语言和心理活动,尽可能挖掘出画面的寓意。如
是多幅图,还要将他们联系起来思考,理清楚画面意义以后,就
可以和文字材料作文
一样,将图画寓意与现实生活及自己的看法
联系起来作文。
(
3
)根据音乐材料作文。这种作文形 式就是根据播放的一段音
乐记叙你听后的感受,它是将听觉转变成文字的一个过程。这种
材料作文的难度较大。一要对音乐有一定的理解和领悟能力,二
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对音乐的理解和领悟能力表现在能听出一些
常见的乐器所奏出的声音
,
更主要的是能听出音乐所传达的意义。
如,当听钢琴协奏曲《命运》时
,会有一种激昂奋进、向命运挑
战的雄壮气概;当听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时,那如泣如
诉,凄
婉哀绝的乐声令人伤心欲绝;当听到萨克斯管演奏的《回家》时,
那种轻快温馨的感觉会立刻溢满心头。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它源
于你对生活的观
察和理解能力。
3
、审清作文“要求”
几乎所有作文题除命题、提供材料外,都还对诸如文体、选材范
围、写作手法、作文重
点以及写作人称、作文表达内容的时间、
作文字数等等作了一定的要求。
例如同是
1986
年初中升学试卷的
作文题,齐齐哈尔市
题目为《生命的意义在于贡献》
,
“要求”有
两条:①不
要写成诗歌或记叙文;②字数:
600
字左右。而武汉
市
的题目为《我所期待的星期天》
,要求就多达六条:①从过去和
现在的生
活实际出发,写出自己的期待;②内容具体,中心明确,
要有真情实感;③结构完整,层
次清楚,语句通顺;④不要写成
诗歌;⑤字迹清楚,书写规范;⑥不少于
600
字。
这些要求对写好作文,或 者写出合乎要求的作文是很重要的。
那
些对作文中心,选材上的要求自不
必说,还对字数的要求也不能
轻视,以一般考试作文而论,每比规定字数多或少
50
字的要扣
5%
——
10% p>
的分。
因此,
学生要想写 好作文,
除审好命题、
材料,
填好半命题之外,
< br>还要审好
“要求”
,
并将这些要求与命题、
半命题、
材料统筹兼顾,
合理安排,不可偏废。
一般说来,作文的“文体要求”都比较直露,只要作文时加以注
意就行了。而且,诸如语句通顺、书写工整、字迹清楚、结构完
整、层
次清楚、内容具体、中心突出等要求是每篇作文都要做到
的,
也不是哪篇 作文的特殊要求。
倒是对像前述齐齐哈尔市题
《生
命的意
义在于贡献》的要求:①“不要写成诗歌和记叙文”这类
要求特别注意,因为以现在语文
课本上的分类,记叙文包括了散
文和小说,因此如果把此题作文写成散文也就不符要求了
。在审
这些要求时,可采取提炼要点并将其写在草稿纸上的办法加以强
< br>调,在确认与要求无误后将其作为作文的自然评判标准,作文立
意、构思、选材、
写作过程中都要想到它们,初步完成后再以它
们评判自己的作文,并将不合要求的地方加
以改正。
[2
—
1]
以
“我爱唱的一支歌”
为题,
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导思:
应试作文审题是关键,
不仅要分 析清楚文体的含义和结构,
尤其要抓住重点——题眼来做文章。
1
、
《我爱唱的一支歌》中心语是“歌 ”
,只能是“一支”
,而重点
落在“爱唱”上。为什么爱
唱?这就是文章要表现的中心。
2
、 自古以来,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歌声。现在我们生活的时代,
更是处处有歌声、时时有歌声
,每个同学或多或少都会唱歌,所
以说,本题的选材范围还是很广泛的。要想写出优秀的
文章,得
高分,就要在立意上下功夫。比较一下,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
下,如果一篇文章写我爱唱这支歌,是因为它是某某歌星唱的,
另一篇写我爱唱
这支歌,是因为它的旋律好、内容好,哪一篇得
高分呢?毫无疑问,大家都会选后者,这
就是立意有意义和无意
义的区别。
3
、本文的写作对象是一首歌,引用是必不可少的,但这里的引
用
切不可全盘照搬歌词,而应该引用那些最能反映深刻含义,最
使你感动的部分
并加以议论或抒情,做到引议结合,不脱节。再
加上语言流畅,结
构合理。何愁文章不得高分呢?
[2
—
2]
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700
字的议论文。
不要在这里找 他,不要在这花果飘香、金浪翻卷的地方找他。他
是拓荒者啊!到那荆棘丛生的地方去找
他吧,到那需要用胸膛抗
击风雨、筋肉爆发力量的地方去找他吧!
导思:这是一篇散文诗。散文诗,多具有象征意义。诗中赞美了
拓荒者与拓荒者的精神。
1
、审题时,仔细研读所给材料的内容,多角度地思考材料的精
神实质。分析深层
的含义,防止停留在表面上。通过分析上述材
料,可以得出以下三个结论:①开拓,永不
停息;②无声奉献是
精神;③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2
、从中选择一个把握最大的论点作为行文的中心论点。
3
、然后合理安排文章结构,组织具有说服力的论据从 材料到观
点进行写作。
作文讲座:第三讲
整体构思
确定主旨
第三讲
整体构思
确定主旨
知识要点:
1
、文章 所表现的主要思想、情感或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就是文章
的主旨,也就是中心思想。
2
、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统帅。
3
、中心思想是从材料中提炼出来的。
4
、
同一个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往往可以提炼 出不同的主旨。
-
-
-
-
-
-
-
-
-
上一篇:小学生作文讲座材料
下一篇:教师作文讲座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