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健康讲座心得体会
【篇一: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听了主讲老师的专题讲座,使我懂得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p>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
提高的教学活动,现今社会不仅要求我们具有健康的身体,而且需
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
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经过这次心理健康教育
的学习
,
我的 收获很大。不仅学习了许多专业的心理知识
,
以前很多的
疑问都得到了解决
,
我真正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学
习后的一些心得:
一、教师自己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通过一线的教学经历,深深的体会到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
到周边的人,心
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
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
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
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 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
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
——
< p>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
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
受巨大的压
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
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不断学习
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
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
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
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
野,也能使
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
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
义。
p>
一个尽职的教师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松 。充当
“
无所不能
”
的教育者形象的确使
人精疲力尽。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在假期给自
己充电,例如:学习做旅行家,用胶片记录
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学
习做美食家,在品评佳肴的同时自己也做一次大厨。新的工作体验
不仅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而且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
识面。教师可以把从其他工作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积极情绪带到教
育工作中来,更好的
促进教育工作。
二、经常关注特殊学生的心理辅导
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对待问题学生更应该尽心尽责,遇到问
题学生怎么办呢
?一定要充分利用班集体的作用,在宽松平等的班
级氛围中,加强对学生心理的团体辅导
,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充
分发挥班队活动课的集体心理辅导效应。针对特殊学生的特点
,有
侧重地选择团体辅导的主题。如自信心教育、青春期教育等。采用
< br>讲座法、认识法、操作法、表演法、角色扮演和行为训练等多种方
法来激发学生积
极参与的内在动机,并在活动中得到领悟。通过一
系列的团体辅导活动,不仅让全体学生
获得心理健康方面的有关知
识,也拉近了同学间、师生间的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
p>
在考虑学生一般心理规律的同时,也要对暴露出 来的个别学生的个
别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帮助。在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中,我一方面通过
p>
心理辅导室兼职心理教师的个别咨询辅导,另一方面也进行了个别
谈
心与辅导。通过学校开通的心理咨询箱,打通教师和学生的心理
通道,及时了解学生的真
实思想,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
以上,是 我的一家之言,收获是巨大的,体会可能肤浅,切记心理
健康的前提是身体健康!重视我
们自己的心理,正视我们自己的问
题,看到自己的优势,找到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更有
效的帮助我
们身边的人,希望我们都能保持开阔的心境,良好的心态!
< br>
【篇二: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心得】
近日,参加了电大《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学习,通过这段时间的学
习,我获得了许多新知识,使我对工作有了新的思考,受益匪浅
,
感想颇多。我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从这次学习中获得的体会。
一、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时代的要求。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 p>
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确
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
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
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
健全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
不断正确认识自我,
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
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
对 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
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调节自我,提高心
理健康水平,增强自
我教育能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促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促进<
/p>
学生主动发展,形成完善的人格
;
有利于提高德、智、体、 美、劳教
育的成果
;
有利于学生心理障碍的排除、心理疾 病的防治和精神健康
的维护。因此说,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心理健康的内涵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者精神状态。心理健康这个概念,< /p>
既代表心理健康,当然也代表着它的反面
——
心理问题。围 绕着心
理健康开展的教育,我们称之为为心理健康教育。从班主任的职责
来看,班主任要当好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促使他们身心健康的发
展。这是因为
心理健康是班级德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班主任做
好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够全面地提高
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全面素质。
心理健康内涵的核心是自尊。所谓自尊是指学生中间,或者
指某个
个体中间,对自己或者对自我一种积极的肯定的评价,体验或态度。
老师们都很重视对学生自尊心的培养,因为学生如果自尊就可以成
为自强、自
立、自信的年轻一代,因此自尊的问题最重要。
既代表心理健康
,当然也代表着它的反面
——
心理问题。围绕着心
理健康
开展的教育,我们称之为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内涵的
核心是自尊。所谓自尊是指学
生中间,或者指某个个体中间,对自
己或者对自我一种积极的肯定的评价,体验或态度。
老师们都很重
视对学生自尊心的培养,因为学生如果自尊就可以成为自强、自立、
自信的年轻一代,因此自尊的问题最重要。
三、正确区分不同的心理状态
p>
一般来说,人的心理状态可以分为三种:正常状态、不平衡状态与
亚健康状态
,与这三种心态相应,其社会行为方向也表现出十分重
要的特点。
在没有较大困扰的情况下,通常人的心理处于正常状态之中。这种
状态之下,通常的行为基本上预期价值观体系、道德水平和人格特
征相一致,是一种健康或者优秀的状态。
第二种状态是不平衡状态。一旦发生了扰乱正常生活、引起人们消
极情绪的事件,如受到
挫折、需求得不到满足等,就会进入一种不
平衡状态,这里指学生处于挫折、焦虑、压抑
、恐惧、担忧、矛盾
等状态。一般来说,学生在生活过程中会不断地经历各种不平衡状<
/p>
态,这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必要的。积极主动而不是消极被动的面
对不平衡状态才会带来发展或者成长的契机。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就
是要不断打破对象的平
衡,促进其发展。对不平衡状态的外在或内
在的非建设性或伤害性处理,才会导致所谓的
“
病态、变态、或偏
差
”
。
-
-
-
-
-
-
-
-
-
上一篇:听蔡老师有关弟子规讲座有感
下一篇:初三作文之学习讲座心得体会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