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文素材之时事评论篇】带孩子上班,可爱不可取
目录:
01
广州日报:为不幸叹息
为坚强喝彩
02
北京晨报:两岁志愿者
可爱不可取
03
钱江晚报:抱着女儿送外卖,无奈之余应有更多关怀
04
北京晨报:带孩子上班的医生需要理解
05
广州日报:假期小孩监护,也是道民生难题
06
北京晨报:
调查
:
七成单位 不支持带孩子上班
三成员工
表反感
正文:
01
广州日报:为不幸叹息
为坚强喝彩
近日,好几条带着亲人上班的新闻在网上引起热议——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的副教授胡鸣,
4
年来一直带 着母亲给学
生上课,
因为
85
岁的老母亲 患上了老年痴呆症,
除了儿子谁也不认,
只能寸步不离地跟着自己;
p>
苏州滴滴司机付师傅,每次跑活都要带 上自己生病的妻子,
因为他必须一边赚钱养家,一边照顾病妻;
武汉单亲妈妈李少云从
2015 p>
年
3
月开始,
带着半岁的女儿
开夜班出租,在车上度过近
900
个夜晚。
这三个带着亲人上班的故 事,让很多人很感动。我想,或许
是因为每个人身边都或多或少有这样的例子,他们知道
其中的不易,
感同身受。胡老师、付师傅、李少云都只是平凡的普通人,但在面对
生活的不幸时,
他们的行为却焕发出令人炫目的人性光彩,
让我 们深
切地感受到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的感情有多么珍贵。
面对生活突如其来的变故,
面对亲人 的伤病,
他们或许也很
累,但没有抱怨,没有放弃,而是选择坦然面对,
用自己的坚强和爱
去支撑起生活的重担。
我们为他们生活的不幸而叹息,
更要为他们的
行为而喝彩。
人生难免遇到波折,
每个人的心态决定了你会面临什么,
又
将收获什么。胡老师既要做好本职工作,又要
24
< p>小时照顾失智的母
亲,
其中的辛苦外人难以想象。
但 是他反而因为老母亲的健在而倍感
幸运;付师傅为救意外摔伤头部的妻子,他借遍亲戚朋
友。但他对未
来却信心满满,不仅说两三年内要把债还清,还表示干到
6 0
岁就带
老婆回家享福;
单亲妈妈李少云虽然生活很困难 ,
但她选择了自力更
生抚养女儿,
她的独立自强将会成为 女儿的好榜样,
与女儿相依为命
度过的每一天,都是生活最好的馈赠。<
/p>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 道你会得到什么。”诚
然,生活中有许多我们无法掌控的东西,但是,我们却可以选择怎
样
生活。怨天尤人,
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让你陷入更深的负面情绪的< /p>
泥潭;而乐观面对,却可以让你看到希望的曙光,也会帮助你早日走
出困境。
< p>不过,对于他们,除了同情、理解与敬佩之外,还值得思考
的是,面对这一群体,社
会能够为他们做什么?分担他们的苦楚,让
他们能够兼顾工作与家庭。
在 国外,
不少公司都有
“带孩子上班日”
,
一些公司甚至平时也允许员工带孩子上班,
就是为了鼓励员工兼顾工
作和
生活,平衡事业和家庭。这或许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
02
北京晨报:两岁志愿者
可爱不可取
近日,
连云港多个微信公众 号热转的一组照片萌遍朋友圈。
照片
里,一个两岁左右的男孩穿着黄色马
甲,提着袋子在马路上捡垃圾。
原来,
最近连云港正在创建卫生城市,< /p>
一位工作人员周末就带着孩
子
一起上班,
没想到“工作照”被发到网上,一下子火了。(
11
月
23
日《现代快报》)
两岁萌娃当“志 愿者”,捡垃圾“工作照”走红网络,受到追
捧。
认为
“ 实在太可爱了!
”
据报道,
由于连云港正在创建卫生城市,
街道社区所有工作人员都放弃周末休息到小区和大街上捡垃圾,
街道
< p>办事处工作人员,烔烔也被妈妈带到了大街上,当起小小志愿者。
对于有人认为这样做是作秀的质疑,家长否认说,并非作秀,
这样对孩子是种锻炼。
的确,两岁娃捡垃圾,却是“绝无仅有”,所以很新鲜,大家都
对这样的萌娃产生好奇感,
引起关注也是在情理之中。
但是工作人员 p>
为创建卫生城市在工作,不论是什么时间,平时上班时间也好,周末
加班也好,都不应该带两岁娃一道工作。要么不去,要么去了就不能
带孩子一道去上班。从工作角度来说,带孩子上班违法劳动纪律,坏
了规矩,是不能
允许的。
从安全的角度来说, p>
两岁娃根本不懂事,
正是需要大人精心
照顾的年龄。而带两岁
娃到文明创建街头去当“志愿者”,捡垃圾,
这是非常危险的,
不仅大人 不能工作,
而且这样做会给道路安全带来
很大安全隐患。因为文明创建的
工作都是穿梭于人来人往的大街小
巷,车多人多,一不小心就会出事故。两岁孩子根本不
懂事,和母亲
一道去捡垃圾,
走路都不稳还能捡到什么垃圾?不是在帮忙 ,
而是在
添乱。
从未成年人保护的角度来看,
两岁娃捡垃圾,
是 对儿童生命
安全的漠视。让两岁儿童捡垃圾,对母亲来说是家长的严重失职,没
有尽到应有的监护责任。何况这种“锻炼”是非常幼稚可笑的,捡垃
圾“
锻炼”,超出两岁娃锻炼的极限,是违反科学的盲目蛮干,是十
分危险的游戏。如此“锻
炼”是以牺牲儿童安全为代价。对于社会来
说。关爱儿童,是全社会的责任,关系到祖国
的未来。孩子不是家庭
的私有财产,也是国家的希望。母亲这样做是违反了《未成年人保
护
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的违法行为。对于这
< br>样的“网红”,人们不能去追捧,虽然“可爱可乐”但绝不可取!
03
钱江晚报:抱着女儿送外卖,无奈之余应有更多关怀
近日,
嘉兴外卖小哥李帮勇 一手抱着孩子,
一手拎着外卖在雨
中奔波的画面,感动了无数网友。李帮
勇是个单亲父亲,因工伤导致
右手残疾,去年开始送外卖。女儿年仅三岁,因无人照顾,
只能由父
亲带着四处送外卖,
每天坐在电瓶车上的时间多达十几个小时,
只能
在忙碌的间歇下车稍微活动,中午困了都不能好好睡个觉。
看了报道,很难不同情李帮勇的个人处境。
39
岁的父亲,
带着
3
岁 女儿过日子,
本身就非常不容易,
加上生活无着,
从事着又
苦又累的外卖营生,
更是连日常生活都难有稳定状态。
这是一个 中年
男人的无奈,
也是一个
3
岁女孩的困 苦,
即便她并不懂得这一切。
可
以想象,
这个汉子内心是不愿意让女儿遭罪的,
谁不想白天在外苦累
一天,回家有
口热饭,女儿吃饱穿暖了,迎过来给爸爸一个温暖的拥
抱,哪怕这么小小的愿望也无法实
现。作为男人,也希望自己扛起外
面的风风雨雨,而不愿让家人受苦受难。李帮勇抱着女
儿送外卖,说
明他实在是没招了,在没有外力援助的情况下,只能这么做。
但是许多人也一眼就能看到,
他 这么做是很不安全的,
对女
儿的健康也很不利。
送外卖本 身就是一个抢时间和赶速度的活,
如果
不按时送到,可能被扣分、扣钱,
还可能被顾客打差评,所以大街上
送外卖的小哥,
几乎没见过有多少是从 从容容飘然而过的,
大多是急
匆匆如惊鸿一瞥。无论自己再小心,有多少
安全保护措施,都很难保
障小孩的人身安全。何况,每天忙碌于送外卖,三餐都不固定,
小孩
在车上一坐就是好多个小时,很难想象在这种状态下能够健康成长。
所以,尽管我们知道李帮勇这么做很无奈,也为他的行为而感动,但
其中的安全隐患与不当之处,
仍应明确态度。
这不是站着说话不腰 疼,
而是想说,像他这样做,既不可仿效,也难以持续。人们明白这位小
哥的无奈之处,知道他不是万不得已,是不会这么做的,我们这么说
也敬请他原
谅。
此事让人想到,
在外卖小哥群体中,
类似李帮勇的人应当不
多,或者这只是一个孤例。
如果只是个别事例,在舆论的关注下,应
不难解决。事实上,当李帮勇的情形被人们得知
后,社会各界纷纷伸
出了援手,
幼托机构称可以让他女儿免费入托, p>
商会的人说可以帮他
换一份工作,
红十字会为他发起了募捐,
还有医院表示可以给他的右
手做康复手术,费用全免。
当 社会力量集中于一人时,他个人的困难
和问题不难纾解。
但如果类似的这 种情形,
能否得到一个制度性解决
方案呢?这是同样值得关注的问题。例
如,从公司层面,能否为有类
似特殊困难的员工张起一张防护网?又如,
社工组织能否常态性地对
这类群体予以关注,缓解其后顾之忧?
李帮勇是无奈的,
但也是幸运的。< /p>
他的问题得到了社会关怀,
让人欣慰,同时我们更期望看到,整个社会对外
卖群体予以关心,从
政府关怀、社会关心、民间参与等方面全方位发力,尽力解决他们的
难题。这样,我们关注李帮勇一个人的命运之余,也能够将温暖的目
光落在更多像他一样的人身上。
04
北京晨报:带孩子上班的医生需要理解
-
-
-
-
-
-
-
-
-
上一篇:带着孩子写作文
下一篇:我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作文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