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家庭教育的作文
【篇一:一篇非常优秀的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
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篇非常优秀的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
一、转变观念
带孩子的过程 中,我有很多想法,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我
们深思。
一是责任。
p>
孩子是我们的,更是社会的,从一棵幼苗长成栋梁之才,孩子的每
一点进步,
都需要我们付出心血和汗水。也许很多家长说对孩子我
已经尽上了最大责任。但我的观察
却不是这样,我们在渴望孩子成
材的同时,为了自己轻松把孩子放在老人那里
全托
”
的大有人在;
我们在参加一
些必要的应酬以外,为了一些纯粹的娱乐我们可以把
孩子一个人扔在家里,独享我们自己
的快乐;还有的家长因为有钱
了,把孩子送到了贵族学校,等等。我对这种选择的看法是
,当你
把孩子送到贵族学校的时候,你至少输掉了一半,因为你把本来属
于你的一份责任也推给了学校。好多家长说,现在的社会竞争的这
么激烈,一方
面要忙于工作,一方面要忙于应酬,哪有时间带孩子。
再说我现在所做的这一切也是为了
孩子。我也承认这个现实,但我
最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对多数人来说,就现在的基础,
追求权利,
混到个市委书记了不起了;追求金钱,就目前而言,这辈子挣
1000
万顶天了,这也算是给孩子创造了发展的资本,但换一个角度,就
算当了市委书记,能把的孩子提携到什么位置?就算提携到了那个
位置,假若
他干不了呢?就算有了
1000
万,也许不够他花一天的,
也许他根本就不会花,这样的孩子又有什么用呢?所以我们还是尽
量挤出点时间陪陪孩
子。在带孩子的过程中,我和爱人只要能抽出
时间,我们就一定陪孩子。我在济南听过一
个讲座,一位教育专家
说过一句话对我触动很深。他说:如果一个男同志一周能辞掉两次
喝酒的时间,一个女同志能把每天化妆、卸妆的时间拿出来陪孩子,
那你的孩子就是半个天才。前段时间,方正周考得了第七名,李老
师搞了个
“
方正现象
”
让同学和家长讨论。我不想对这件事情本身说
什么,只是后来我看了孩子和家长写的感受后,很受感动。我感受
了孩子的自尊心和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风殷切的希望,但也从中
发现了两个问题:一
个是几乎每个孩子写的部分都有个别错别字,
没有家长给予改正;另一个是绝大多数是妈
妈签的字,不知我们的
爸爸们忙什么去了,是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忙,还是这件事情根本就
不重要。
二是观念。
经历了贫穷愚昧 之后,我们这些做家长的懂得了知识了重要性。一
方面现实是残酷的,
< br>
经常听到一些家长对孩子说,光考上大学还不行,还必须考上重点
大学才行。但在这同时我们一些教育孩子的观念还很落后。我们在
座的大都是
70
年前后出生的,这个年龄段意味着我们都经过了贫困
年代的边缘,今天我们在尽情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实惠的同时,也
不免对过去充满了回忆
。常听一些家长说,过去我们也没有早期教
育,也没有这么多作业,我们不也上了大学、
甚至是研究生。我不
否认这是事实,但社会发展太快了,大家对
77 p>
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
次高考应该都记忆犹新,我说让现在任何一所普通高中的
孩子回到
当年,那一定是北大、清华,因此,处在这样一个知识爆炸的年代,
我们必须对如何教育孩子进行反思。有家长说对孩子的发展要
“
顺其
自然
”
,这个观点很对。
“
顺其自然
”
就是顺应孩子发展的规律,引导
孩子向正确
的方向发展,但绝不是
“
任其发展
”
。说到这里我 想说一
下关于孩子玩电脑的事,社会发展到今天,电脑已经成为一种工具,
说道底就像自行车和汽车一样,在玩不玩的问题上,很多家长对此
意见不一,
应该说
02
年北京发生的
“
蓝极速
”
事件给了我们很深刻的
教训,在孩子玩电脑这个问题上只能疏不能堵。
我主张让孩子玩,
但有一个如何引导孩子玩的问题,第一,要诱导孩子对电脑有正确
p>
的认识。电脑不仅可以用来娱乐,更是学习的工具。除了查找资料
我
们是否可以尝试把作文、语文、英语的一些作业让孩子在电脑上
完成。第二,玩可以,必
须先把作业做完,第三,每次玩之前我都
和他约定玩多长时间,让他自己说,到了时间就
得下。还有一个对
孩子投入的问题,一方面现在条件好了,家长用在孩子身上的支出
p>
也大了,我们在孩子吃穿上,高档玩具、名牌服装、麦当劳、肯德
基
,少则几十元,多则上百元,一点也不心疼,但我们用于孩子教
育上的投资又有多少了。
麦当劳、肯德基常常是人满为患,书店什
么时间能看到这种场面。请问,你带孩子去过几
次书店,你给孩子
买了多少课外书?从孩子出生到现在,经过几年的积累,我孩子的
p>
存书达到了一千多册,我认为这是给孩子最宝贵的财富。另一方面,
我们的投入还受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我们可以把钱存在银行里,
我们可以买房子、买汽
车,甚至孩子结婚的钱都准备好了。前几天
听张校长说,今年考入新元的个别学生,尽管
学校给出了分期交纳
学费的优惠条件,但还是因为没有钱放弃了。他们的理由似乎也很<
/p>
充分,因为买房子,钱都花光了,并且还贷了款。说到这里我不知
道该说什么了,我理解不了住宽敞房子让孩子上普通学校的滋味。
朋友乔迁,有时带孩子
去祝贺。有一次我问孩子,叔叔家的房子好
不好,孩子说,好是好,就是没有书。说到投
资,我的态度是:我
不会给孩子攒钱,如果我在他
18
岁 之前有能力给他攒够
100
万的话,
我会把这
万从现在开始投到他身上,等到他
18
岁时留给他一个
零。他有本事生存他就可能有更大的发展,他没有能力生存我也问
心无愧。
三是榜样。
环境对孩子的影 响很重要,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的环境中,他就学
会指责;如果孩子生活在敌意的环境中
,他就学会打架;如果孩子
生活在嘲笑的环境中,他就学会难为情;如果孩子生活在羞辱
的环
境中,他就学会内疚;如果孩子生活在宽容的环境中,他就学会大
< br>度;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的环境中,他就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
在公平的环境中
,他就学会正义;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的环境中,
他就学会信任他人;如果孩子生活在赞
许的环境中,他就学会自爱;
如果孩子生活在互相承认和友好的环境中,他就学会在这个
世界上
寻找爱。我们家长要求孩子回家不玩电脑、不看电视,可我们家长
做的怎么样,我们好多家长往往是让孩子做作业,自己玩电脑、看
电视,这对孩
子没有说服力。其实孩子有他的思维和判断方式。我
儿子
4
岁时对我说过一句话,对我触动很深,有一天他突然对我说,
***
的 家长是混蛋,天天打扑克,不管孩子。我想也应该引起我们在
座的家长的思考。
二、注重方法
孩子是可爱的,教育孩子,首先要被孩子感动。我想我们的家长肯 p>
定被孩子感动过,反正我是经常被孩子感动着,孩子给了我太多的
快
乐。孩子幼稚、纯洁的心灵对我们来说很多时候带给我们的是心
灵的震撼。很多人问我教
育孩子有没有秘诀,我说有啊,四个字
“
三
心二意
”
,
“
三心
”
就是爱心、恒心、耐心,
“
二意
”
就是不经 意、不介
意。其次,教育孩子最有效的方法是鼓励或者叫欣赏。我看过一个
故事,大意是说,一个孩子考试的了
59
分,他怕回家挨揍,就怯生< /p>
生的找到老师说,你能不能给我加
1
分,老师说,加
1
分可以,但
这是我借给你,这次借给你
1 p>
分,下次考试你要还我
10
分,孩子答
应了。
下次这个孩子考试得了
71
分,老师说你很讲信用,这次我再
借给你
10
分,结果下次这个孩子考了
81
分 ,以后这个老师继续借
给这个孩子分数,孩子的学习成绩继续提高,最后这个孩子成了一
个优秀的学生。作为家长要抓住一切可能奖励孩子的机会,激发他
的学习兴趣。我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经常使用这种方法,实践证
明效果不错。比如周
末孩子要我带他出去玩,只要时间允许,我会
马上答应他,但我也会给他提出条件,今晚
先做完作业,再看完几
本书,结果孩子学习的高兴,我的目的也达到了。其实,每一个孩
子都有自尊心,关键是我们要懂得尊重孩子、欣赏孩子、引导孩子。
方正在小学时当过班长,来新元后曾一度为没当班干部耿耿于怀,
我就对他说,以你
的表现,当个班干部没问题,主要是李老师考虑
到你小,再说你的成绩还要再提
高提高。为了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我有对他说,李老师让你给她
p>
当助理,这个职务比班长还大。前几天我在学校门口遇到了张老师,
说起了孩子数学课存在的问题,正好孩子过来了,我就转过脸去对
孩子说,刚才张老师说
了,你最近进步很大,期末考好了,下学期
让你当数学课代表。谁都免不了做错事,孩子
更是如此,孩子是在
纠正自己错误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重要的不是孩子是否犯错误,<
/p>
而是父母采取何种态度。父母的态度恰如一把双刃剑的两面,它可
以割破孩子的心,留下无法愈合的伤疤,也可以从中崛出生命的新
水源。孩子做错了事,
我就对孩子说,你认为你做的对吗?孩子一
旦认识到错了,我就接着对孩子说,人没有不
犯错误的,只要认识
到自己错了,就是进步,关键是以后尽量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再<
/p>
就是玩是孩子的天性,作为家长要尽可能给予孩子最大的自主空间,
现在物质条件好了,家家户户防盗门、防盗窗,在防盗的同时也把
我们的孩子隔开了距
离。其实防盗门、防盗窗只是一种形式,关键
的是如何看待孩子之间的交流。我鼓励儿子
带同学来我家玩,几乎
每天晚上都有一两个孩子在我家玩,我住的离公园很近,到了周末
,
家里能有
5
、
6
个孩子 ,我的朋友都说我们家是儿童乐园。我陪他们
玩玩具、玩电脑、看书,带他们去公园。给
他们做饭吃、陪他们去
麦当劳,在与孩子的交流中真正体会到了带孩子的乐趣。孩子在一
起玩时发生矛盾是经常的,我一般不干预,让他们自己去解决。有
一次看到我的孩子太不象话了,我就对他说:我很尊重你的朋友,
如果你不尊重你的朋
友了,我就干脆把他们撵走,让你从此没有了
朋友。再以后他就知道尊重同学了。第三,
教育孩子的最大成功是
树立孩子的自信心。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他
对自己的认识。我们在座的可能都有体会:孩子只有自己想学习,
他的学习才能见到效果;若他自己不想学习,你怎样逼他也没用,
做家长的就要想办法
把孩子学习的内动力调动起来,让孩子坚信自
己不笨,自己不比别人差,他学习才会有劲
头。孩子还小,今后的
路还很长,学习差了今后可以努力,一旦孩子失去了自信,也许就
失去了整个人生,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据我观察,我们身边的好多
家长在看似关爱孩子的同时,不自觉的伤害了孩子的自尊,抹杀了
孩子的自信。比如说
有的家长很关心孩子的学习,晚上陪孩子做作
业,遇到孩子不会的问题刚开始还耐心地给
孩子讲解,等到讲了两
遍三遍孩子还不会时,就开始指着孩子的额头说,你真笨,你真笨
,
再没有比你笨的了。我说这种做法最不可取,孩子还小,他可能因
为害怕你,不敢反驳你,等到孩子大点了,他就会说,我就是笨,
你怎么了!真到了
这个地步,你也就没有招了。我在辅导孩子时,
也经常遇到类似的情况,结果是我还没失
去耐心,孩子就着急了。
这时我就会安慰孩子,我会说这道题确实很难,我和你这么大时
也
不会,听了我的话,孩子开始有了自信,然后我再仔细的讲给他。
还有的家长看到孩子的考试成绩,马上就问考了多少,你看人家,
你就是不行。我对孩子,从来就是以表扬为主,方正来新元第一次
测验
39
名,我知道后第一句话就是:你考的很好,第一次你考这个
成
绩已经不错了,以你的成绩再加上你的年龄优势,你已经是第一
了!下次一定考的更好,
接下来的几次测验不断上升,期中考试也
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但是,说出来你们可能不
相信,我经常开玩
笑喊孩子
“
傻瓜
” p>
,原因很简单,我已经给孩子建立了绝对自信。孩
子经常反驳我:我是傻瓜你
就是傻瓜的爸爸大傻瓜。
最近我读了阳光家庭亲子书系《最伤孩子心的
10< /p>
句话》一书,把
这
10
句话送给大家共勉。
“
笨蛋,没用的东西
”
,
“
一看你就没多大出息,将来就捡破烂吧
< p>”,
“
都是一样的孩子,你怎么就不如别人
”
,
“
我说不行就不行
”
,
“
住嘴!
你怎么就是不听话
”
< p>,“
就知道玩,一提学习就没了精神
”
, p>
“
我再也
不管你了,随你的便好了
”
,
“
你又做错了,真笨
”
,
“
你可真行竟做
出这种事!
”“
你若考< /p>
100
分,我就给你买什么什么
”
。
最后我想对在坐的说,作为父母不应该不精力都投入到孩 子的分数
上,而应该放在教育孩子怎样做人上,这是最重要的。世界上的人
千千万万,出类拨粹的人只是少数,如果我们的孩子能成为其中的
一个,我们
会很高兴,如果我们的孩子不能成为其中的一个,也不
应该难过,因为我想,以现在这样
的教育方法,教出一个有道德感、
能约束自己、有相当的兴趣、又能在喜欢的领地里自由
自在的人,
应该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
【篇二:关于家庭教育的材料作文】
关于家庭教育的作文
原题回放: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南京一位人称迪爸的家长在上为上小学的儿子写成长日记,两年的 p>
时间已经写了几百篇。这些文章有些是与儿子的对话实录,有些是
带
儿子参加课外活动的记录,有些是针对儿子的行为对生活的反思
和随笔。很多友赞赏迪爸
坚持不懈的精神,但也有人担心家长对孩
子太过密切的关注反而会束缚孩子的自由成长<
/p>
……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 联想和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
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要求书写规范
,正确使用标点符
号,不少于
700
字。不得抄袭、套作 。与孩子共同成长
高三十班
王子婷
迪爸的热点又引起了 不小的风波,两年多记录的几百篇成长日记让
人不禁思考,是爱的坚持不懈,还是过度地
介入,束缚孩子的成长。
我认为,迪爸的行为不仅没有束缚孩子的成长,反而有助于父子
的
共同成长。
大自 然中,不难发现,一株再美丽的花,一棵再笔直的树,不经意
间也会有枝杈旁逸斜出,即
使是经过人工打点的植株,时间久了,
也会参差不齐。孩子的成长更是如此。在从小的生
活中,父母的引
导与指点就尤为重要。无论是孩子成长中所犯的错误,还是不适当
的言语或行为,父母的及时纠正以及时常提醒,甚至是特定的教育,
都
是对孩子性格,人格及精神的塑造。时时的密切关注和记录,不
只是家长的反思,还有提
醒,有助于今后对引导方法的及时调整,
更是对孩子的警示。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瞬间,你看到的孩子,也就是看到 p>
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了自己,并检查自己的人格。于
是
,便成了那广为人知的一句话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在与孩
子的密切交往中,看到孩
子的行为,便会不断提醒父母及时发现并
-
-
-
-
-
-
-
-
-
上一篇:我是一名幼儿教师作文
下一篇:【1】如何帮助孩子学习写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