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作文模拟训练题“浓与淡”导写与例文
教学博苑
01-05 1119
高考作文模拟训练题“浓与淡”导写与例文
请以“浓与淡”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p>
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限写记叙文或
议论文。
写作指导:
|1
、审题:这是 关系型作文题。所谓关系型作文话题,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词语或短语并列组成而成
的一种话题形式,具体操作的过程中的必须兼顾话
题构成的各要素,清楚地点明其间关系
。构成关系型话题的各要素间的关系呈
现出一种开放性,其思维方向、价值取向都不是唯
一的。与“冷与热”“浅与
深”“曲与直”“走与停”等等话题一样,都需要好好梳理两
个概念的关系。
这类话题的审题是有一定难度的,弄不好会偏题、跑题。此类题重在考查
考生
的思辨能力。
故构思作文之前,最重要的
是要用辩证思维的方法,辨清词与词、短语与短语
间的特定关系。其关系大致有:
对立统一的关系(如“大与小”“平凡与伟
大”);
是非取舍关系(如“偏见与关爱”);
并非绝对关系(如“名师与
高徒”);
并列共存关系(如“成人与成才”“学与问”“言与行”)
。
“浓与淡”怎么理解、辨析呢?应要从不同层面去梳理。
从艺术原理角度,“浓与淡”与“雅与俗”一样,是相容并存关系,如油画浓
烈,国画幽然,各有千秋;
从生活角度,浓与淡也因各人个性不同有所
区别,没有对与错,好与坏,可相
容并存。
但从学习兴 趣的角度,学习当然应有浓厚的兴趣,不能淡而化之,
那就是“是非取舍关系”。
从某种角度讲,“浓与淡”又是一对对立统一的关系,例如,与感情热烈的豪
放词相对应的是让人心境平静的婉约词,相比较前者的“浓”,后者就是
“淡”了,看似对立;但婉约词柔美中的“情”又不可不谓“浓”,有“才下
眉
头,却上心头”的浩叹,有“寻寻觅觅冷冷静静凄凄惨惨”的悲切,字字句
句皆血泪而成
,情可谓不是一般的浓。可见,婉约词是“浓与淡”的对立统
一。
p>
在中国画中,浓得化不开的工笔重彩,毫无疑义是美:在一张宣纸上,寥寥数
笔便经营出一个意境,当然也是美。苏东坡写西湖,也曾有一句“淡妆浓抹总
相
宜”。浓和淡,都是一种至美的境界。
人生, 其实也是这个道理。浓是一种生存方式,淡,也是一种生存方式。
两者,因人而异,是不
能简单地以是或非来判断的。
2
、文体写作须知
假如你要写
记叙类文章,你就得先将关系具体化,再将具体化的关系化为一个
具体生动的故事进行描
述,文章一定要注意以细节传情。
假如你要写 议论类文章,你也要先将关系具体化,再把具体化的关系作为
论点展开论证,文章一般要
符合“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结构模式,并
注意论证的层次,切忌平面化展开。<
/p>
如果写散文,就要注意形散神不散,注意两者兼 顾,不可割裂了两者的联
系。
3
、关系型话题作文的误区
①顾此失彼,只谈一面。许多离题作文却没有能从两者关系入手,而是或空谈
“浓”,或大侃“淡”,往往只“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②态度暖昧,中心不明。
③缺乏材料,内容空洞。这是
不少学生的通病,需要增加阅读量。更要善于挖
掘自己储备的材料。
附:例文两篇
浓
与
淡
庆幸自己出生在
九月底那样一个有着柔和的阳光和细细的微风的日子,太阳总
是发出淡淡的光,不刺眼、
不灼热
,
没有夏季骄纵的跋扈,也没有春天撩人的
妩媚,
淡蓝的天空中飘着丝丝缕缕的白云,一切都是温润的,没有秋风秋雨愁
煞人的深秋中那份
霜染红枫的悲凉,也没有北风呼啸的严冬那份万物萧条的凄
然,这个时节,是个让人心淡
如水的季节。
-
-
-
-
-
-
-
-
-
上一篇:关于实践的作文900字
下一篇:高考作文中的与时俱进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