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答吉他教学视频-家长发言稿

《习作:我们的课余生活》教学实录
【课前准备】
1、再次品味本组四篇课文,注意写作方法。
2、读记叙课余生活的作文,积累好词好句。
3、准备一二年级时期的日记。
4、作文草稿本。
【教学过程】
师:(品题导入)齐读课题,关键词是什么?
生:课余。
生:生活。
师:< /p>
找得真准确,
谁知道这两个词分别是什么意思?动脑思考一下,
看看 谁
最棒!
生:课余就是课堂以外的
生:生活就是做的一些事情。
师:
真会思考,
老师帮你们把两个词连起来说一下:
“ 课余生活”就是上学
读书以外的时间里发生的一些事情。
谁的课余生活? 哪位同学能把整个课题的意
思完整地说一遍?
生:我们在上学读书以外的时间里做的一些事情。
(习作初就引导学生审题,
培养学生 在写作过程中审题的好习惯,
避免学生
作文时无从下手,让他们有所思,
有所想。)
师:太好了,你真会概括。上学读书以外的时间包括哪些时候?抢答!
生:下课的时候。
生:放学的时候。
生:周末。
生:寒假和暑假的时候。
师:你的思维真敏捷,在这些时间里,你做了哪些事 情?请用最少的文字,
在草稿本上写下来。请两个同学到黑板上来写!看谁写得最正确,
最迅速。
生:赛车。
生:养金鱼
生:??
师:
你们的课余生活真是丰富多彩!
其实,
我们本单元有三篇课文也是写课
余生活的,请大家完成下面连线:
(出示
课件
1)
《金色的草地》
辛勤劳动
《爬天都峰》
外出郊游
《槐乡的孩子》
游戏玩耍
(生连线。)
师:
虽然三篇课文所写课余生活的内容有所不同,
但他们却有一个很大的相
< p>同之处,请同学打开课本,把这三篇课文仔细地默看一遍,对比一下,它们的相
同之处是什么?先找到先举手。
(生默读并思考。)
师:先说相同的地方吧。
生:每篇课文都只写了一件事。
生:三篇课文都是写了课余生活。
师:那当然,三篇课文都写了什么样的课余生活,还需加一个词,谁能说得
更准确、具体?
生:三篇课文都写了快乐的课余生活。
师:对极了,快乐这个词用得妙,三篇课文都写了快乐的课余生活。你从课
文中哪个地方感受到他们的“快乐”的?找出来读一读。
(板书:快乐)
师:先说《金色的草地》吧。
生:
《金色的草地》的第二段“有一 次弟弟跑在我前面,我装着一本正经的
样子,喊:‘谢廖沙!’他回过头来,我就使劲一
吹,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他脸
上。弟弟也假装打哈欠,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上吹。??
”
师:草地上的玩耍体现了快乐,这里是对兄弟俩什么的描写?
生:动作和语言对话。
师:你真棒,老师上课讲的内容你记得很牢固,
《金色的草地》是通过对兄
弟俩动作和语言的描写来体现课余生活的快乐的,
那么其它两课是不是这样的
呢?
生:《爬天都峰》中的“我奋力向峰顶爬去??”
师:爬山的过程体现快乐。
生:《槐乡的孩子》中的“男孩常常爬到树上??”
师:孩子们削槐米的过程体现快乐。好了,复习了三篇课文,我们感受到他
们的课余生活的快乐、
有趣,
你们的课余生活又是怎样的?回 忆一下,
把你觉得
最快乐、
最有趣的一种课余生活在草稿 本写下来,
特别要注意动作和语言的描写。
(教材上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经过编者千挑万选而得来的,
我们一 定要充分利
用,反复研读,温故而知新。)
师:
写出来的同学请读一读,
没写完的同学先听 别人是怎么样写的,
也可以
提出自己的建议。
(生读。)
(和学生一起相机提出修改意见师。)
生:写得不错,我感觉了你课余生活的快乐、有趣,除快乐、有趣,我们在
课余生活中还有哪些收获呢?请大家接着完成下面的连线,
这是他们在课余生 活
中的收获。
(板书:收获并出示
课件
2)
(生完成连线。)
师:
请大家按照连线齐读一遍。
找找看,
课文是怎么样写他们在课余生活中
的收获的?
生:(读)“老爷爷拉拉我的小辫子,笑 呵呵地说:‘谢谢你啦,小朋友。
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了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
然爬上来了!’??”
生:(读)“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手掌??”
师:你在课余生活中有什么收获,先思考一下,再和同学讨论讨论,最后向
大家介绍一下。
生:
(讨论后发言)天气冷了,我怕金鱼冻着,就往鱼缸里加热水,结果金
鱼都被我烫死了,最后爸爸告诉我,金鱼是变温动物,不会怕冷,由此我学到不
少关
天动物的知识。
师:很好,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并学到知识。
生:??
师:下课后,把刚才你们讨论的内容接着写在作文后面,好吧。
师:课上到这儿,我们作文还没题目,我们这篇作文题目应该是什么呢?
生:我们的课余生活。
生:养金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