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
作文教学是语 文教学的主要环节,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每个语文老师最关注的话题。
当前中小学
语文作文教学面临着效果差,效率低的困境。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参考其
他人的先
进经验,现就中小学作文教学谈点简单的想法,旨在探索一种新的作文教学形式,
希望能
给作文教学注入新的理念:让学生把写作当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在快乐的情感体验
中,
完成培养学生表情达意能力的目标。
一、教会学生学会观察。
一 切艺术都是来源于生活。许多学生作文内容空洞无物,就在于他们对生活观察不细,写作
文时就不能表现出五彩缤纷的生活来。可见,只有去认真观察,才能积累写作的素材,为写
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到底要学生怎样去观察呢,我认为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1.1
必须抓住特征
:任何事物都有 各自的特征,在观察中抓住了被观察物的特征,写作文时
才能写出鲜活的形象来,如鲁迅
先生笔下的豆腐西施是这样描写的:
“
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
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
< br>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
豆腐西施的圆规形象,是她的特征,鲁迅先生抓住 了这个特征,于是
就有了这个形象鲜明的形象。
1.2
观察要细致
:
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景、物,从中积累你作文的素材
.
如校 园里的植
物一年四季如何变化它的颜色,弄清这些变化的来龙去脉;在生活中,要观察别
人的一言一
行,随时将它们汇入自己观察的积累中。要使自己的观察变成一种习惯。你要
将观察生活、
思索生活贯穿于你生活的每一天,这样你才会写出妙文佳作来。
1.3
要调动多种感觉器官:
要用耳朵去聆听,用身体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脑去思
索,这样的观察
才会更加细腻、深刻。
二、从读书中积累素材。
“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
”
。只有
“
读书破万卷
”
,才能
“
下笔如有神
”
。教师要有意识地去引
导学生大量地阅读课外读物
,
例如古今中外的名著、优秀小说等。让学生爱读书,善思考,乐
于写作。
2.1
从阅读中积累好词佳句。
< br>好多的好词佳句,就可以把这些优美的词汇运用文章中,增加句子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同时,学生通过阅读,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大大锻炼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从而能写出好
的文章来。
2.2
从阅读中掌握文章的表达方法。
文章有五种表达方式,分别是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文章要写的生动感人,就要
< p>做到多种表现手法的有机结合,而现在的学生,用的熟练的方式就是记叙,记叙占主体,很
少用到其他的表现形式,文章写得如流水账,教师除了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进行如
描写、抒情等表现手法的练习外,鼓励学生从阅读中体会这些表现手法的巨大的表现作用,
如通过环境描写表现人的心情、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人的心理等,使学生通过阅读,不断促进<
/p>
自己的写作水平的提高。
2.3
从阅读中锻炼学生的布局谋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