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指导小学生提炼作文素材
指导学生将作文材料挖掘、 分类好以后,目的是为了使用,使用不当
也产生不了好的效果,因此提炼就显得十分重要
了。首先是指导学生拟题。有了好素材,一
定要有好题目,拟好了题目,文章就成功了一
半。
拟题的原则是角度要小,尽量要从小角度切入,如“一次有意义的活
动”
这类大范围的题目只能作为框架,而要指导每个学生从这一范围内拟出自己所适用素材
的
题目,如“那晚红红的篝火”
、
“月夜情思”
、
“ 他教会了我端盘子”等,这样就显得新颖、
贴切、有特色,使人一看题目就知道内容。二
是立意要新。要在与同类文章中出新意,在提
炼主题时,应尽可能考虑其材料作文已达到
的高度,争取立意上有新的突破,如“一次有意
义的活动”这一半命题性质的题目,每个
同学在立意上均要争取有新的突破,不要仅仅限于
一般的“有意义”
,而 希望在人生追求、哲学、美学上的“有意义”给他人以生活的启迪。三
是要体现时代精神
。
指导学生提炼素材时,一定要考虑现实的需要,为社会主义四化建设
服务
。也就是说主题要闪耀时代光辉,展示和体现时代精神。如当今有些人物欲横流、见死
不
救、
道德沦丧,
就可指导学生从多方面搜集正面典型人物的素材,
拟出
“乐于助人的大妈”
、
“做好事不留名的人”以及“
致见义勇为者的一封信”等作文题,引导学生深刻挖掘生活内
涵,从中提炼出富有时代精
神的主题,从而写出一篇篇佳作。
如何让小学生在生活中提炼作文素材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 p>
“
生活如泉源,
文章犹如溪水,
泉源丰富而不竭, p>
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
这就告诉我们作文的素材问题。
生活是作文的源头,
小学生作文
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
切材料都来自现实生活。如果学生生活丰富,接触的事物多,见识
广,视野开阔,感受就
会深刻,写起作文来就会左右逢源,触类旁通。小学生的生活内容极
为丰富多彩。在学校
里,有多种多样的活动,如学习、文体、课余兴趣等活动;在家里,有
生活、家务等各种
形式活动;在社会上,正逢盛世,气象万千,繁荣的市场经济,奇异的家
乡变化等,这些
都充满着时代特色的新鲜材料,要丰富学生的写作材料,必须借于对周围事
物的仔细观察
。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随时记录下来,因为作文教学不光培养学生
的写作能力
,
还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观察是说话的前提,
是思维的基础,
没有细致的观察,学生是不能把话说清楚,把文章写具体的。因此,老师
要有目的的、有计
划地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用自己的眼睛留心
观察周围的人、事和
景物,用耳朵听取大众语言,听取生活中种种声响,用心去感受生活
脉搏,训练学生通过多
种感官认识世界,从客观世界中摄取多种营养,不断充实,丰富知
识,陶冶情操。这从根本
上说,就是让学生捕捉素材 ,开启学生的写作源泉。小学生“无意注
意”占主导地位,智能发展还处于低级阶段,意
志的内控力弱,我们要根据儿童的特点,先
指导定向观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并创造性表
达的欲望。要注意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展丰富
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演讲
比赛,鼓励学生写日记、读后感等,让他们在实
践中尝到写作的乐趣。在班级中定期举行
信息交流会,让学生将个人收集的材料、写的感受
进行交流,以扩充活动效果,使每个个
体都能获得全体的信息量,从而使他们感受到“处处
留心皆文章”
, p>
写出了生活气息浓厚、
描写细致、
富有真实感的习作来。
这时老师需要写下醒
目赞语,
当众宣读,
表示赞赏,< /p>
激发学生对留心观察的深层的兴趣,
促进乐写不疲的内驱力。
在此基础上,老师还要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天地,随时留心观察日常生活中有意
义的、有趣的事物。学生一旦养成了随机留心观察的习惯,他们捕捉生活素材的能力就会不
< br>断增强,从而头脑里的材料也就越来越丰富,写作文时便会“文思泉涌、得心应手”
。 p>
指导学生提炼作文素材的策略
从平凡的生活中去发现并提 炼有价值的作文素材
,
是学生写好作文的
一项重要的基本
功
,
也是
作文成功的关键。学生必须 学会热爱生活
,
观察生活
,
从生活的宝藏中
发掘出闪光的珍珠
,
从而恰当地表现作文的主题。本文就策略之 一
——从生活中如何提炼素
材的角度说说我的做法和体会。
一、睁大眼睛
从生活的万花筒中发现素材
我把这个观点跟同学们一讲
,
同学们一脸迷茫。有的学生说
,
生活每天
都平平淡淡的
,
没啥 稀奇。
有的说
,
从家到校两点一线
,
见闻不多
,
能有什么重大发现
?
面对如此
疑问
,
必须让学生明白——在看似平淡的生活中也会包含着许许 多多让人心动的东西
,
也充满
着耐人寻味的趣味
,
也会有大放异彩的一瞬间
,
还会有你喜怒哀乐的一刹那。
你看见了吗
?
你的
心感受到了吗
?
你把这些记下了吗
?
要求同学们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p>
,
做一个会品味生活的人。
这样才能慧眼识珠
,
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
当作珍珠一样串起来。
在 写作文的时候
,
就有了用之
不竭、取之不尽的宝藏。
p>
因此
,
我特别向学生强调
:
要细心 观察生活中的细节
,
留心种种生活现
象
,
把它储存在自己的
“材料库”
里。
当你写作文时< /p>
,
需要哪方面的事例
,
从素材库里信手拈来
,
用到你的作文里。
作文才写得内容丰富
,
翔实生动。
所以使学生懂得事情不论大小
,
都要留心。< /p>
惊天动地的大事也许一生也难遇到
,
而平凡琐事一样可以表 现一定的主题。
要学会从生活的表
象中寻找金子般闪光的东西
会从一颗露珠上看到晶莹之美。
在作文评讲课上我告诉同学 们
:
谁要想从生活的表象中发现有价值的
作文素材
,
必须要有
一颗善感的心灵
< p>,要有勤于思考的习惯。做一个有心人
,
能从司空见惯
的现象中
,
看到它的不同寻常的意义来
,
千万不能熟视无睹。
请同学们多留意生活的
“万花筒”
,
它会给你创作的激情和灵感。
二、精挑细选
学会提炼素材的方法
1.
小中见大
感情要真
一定要使学生明白
,
写作文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来
,
写出使自己感动
的事。
从平凡的小事中发掘人性中美 好的一面。
比如从勤劳中看到追求幸福与和谐
,
在关爱里
体现亲情和友谊
,
在辛劳中承担责任和良知
, p>
在汗水里攥紧理想和希望。
所以说
,
平凡中有人的 p>
普遍的情感。学生一旦明白这个道理
,
作文进步是很明显的< /p>
,
真情实感会自然流露出来。这就
叫小中见真情
平凡见奇崛。
2.
选例典型
效果最佳
首先让学生明白
,
撷取最恰当、最新鲜、最能震撼人心的材料 p>
,
能更好
地表现作文主题
,
起 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要让学生打开思维的大门
,
根据作文需要
,
从材料
库中抽取恰如其分的故事。
3.
改写好细节
视角新颖
素材选好后
,
要把细节写好
,
写得 感人。要把人物细微的举动或动作过
程细致地写下来
,
来 表现文章的中心
,
体现人物的内心与精神境界。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
象
,
让细节有感人的魅力。
4.
根据需要
详略得当
与作文目的关系十分密切的、
能够表现主题的重要材料
,
都要写得十分
具体详细
,
这样才会突出作文的中心 思想
,
更好地服务于主题的需要。
次要材料要少些
,
起到过
渡、交代或补充的作用
,
也要照 顾作文全局
,
次要是为表达作文中心思想服务的。
因此
,
在动笔之前
,
要让学生知道 写作目的是什么。确定好哪些内容要
详细写
,
哪些内容要 略写。还应该让学生明白的是
,
略写不是可有可无的
,
< p>不是随便应付的,
同
样要细心对待
,
也要花较多的力气。要做到用比较少的字却能表达较多的内容
,
要 做到字斟句
-
-
-
-
-
-
-
-
-
上一篇:整理最全小学生作文题目集锦
下一篇:小学生如何积累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