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小学生如何积累作文素材
合川区双龙湖小学
涂和敏
[
摘要
]
在 《现代汉语词典》中,积累是事物逐渐聚集;在《辞海》中
,
积累是
聚集增多。文学家茅盾说:
“积累,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
,
无论
到哪里
,
你都要竖起耳朵< /p>
,
睁开眼睛
,
像哨兵一样警觉
, p>
把你所见所闻
,
随时记录下
来。
”著名教师王牧天说:
“让学生在增加见闻积累材料的基础上
,
或有见必录
,
或有
为必录
,
或有感必录
,
不拘一格的随意练笔。
”
就学生而 言
,
积累就是观察事物
,
学习知
< br>识
,
感悟生活的记录
,
是动眼、动耳、动口 、动手、动脑的感觉记忆。
[
关键词
]
观察
生活
阅读
感悟
日记
作文教学是
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作
文时,学生常感到无话
可说
,
甚至感到头痛,他们不是不知道该怎样写
,
而是不知道
该写什么,
没有写作的
“
源 泉
”
,
就如同没有原料的工厂,
生产不出产品一样
,
正所谓
“
巧
妇难为无米
之炊
”
。
这种情况的出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缺 乏对日常生活中事物的
观察与发现,从而造成了大事没有、小事放掉的局面,当然就没什
么内容可写了。
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应从如下方面去积累材料:
一
生活的积累
在陶行
知生活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
确,他的“社会即
学校”学说,更是告诉我们“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
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
以大大增加”。《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写作教学应
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
达真情实感。
”
这就一语道破了作文教学必须回归生活,
体验生活,以生活为本源,
方可表达真情实感。要鼓励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细心观察,深入生活
,
感悟 生活,
去了解周围的人和事、
景与物
,
这 样才能有所发现。
要对接触到的人和事有浓厚的兴
趣,学会观察。观察是
作文的基础,只有观察得细致,才能写得具体。观察能力的
培养也是多种多样
教师要予以指导。
首先是观察目的的明确性,
观察对象的确定性
。
学生的观察力还不是很强,
尤
其是低年级的学生
,
对事物的观察很肤 浅,不分主次。所以,在观察前要让学生明确
观察目的。如为了写“跳绳”
,我组织了一次跳绳比赛。比赛前告诉学生:观察别人
跳绳前作了哪些准备,姿势如何
,怎样跳的,获得名次的同学又有什么表现等。
在
观察事物的过程中,
被观察的事物称为对象,
其余的事物则成为背景。
一般规律是:
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越大,则观察的对象就越突出。这些都应让学生有一定的了解
。
其次,在观察的过程中
,
教师要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 观察
,
观察顺序应根据
具体的观察对象来定,如观察景
物要注意空间顺序
,
或由上到下,由近及远,从左到
右;
也可以按空间位置的变化进行移位换景的观察。
观察事物
,
则适合用比较的方法。
告诉学生,如果把两件事物放在一起比较,或者对同一事
物在不同时间里的情况进
行比较,便会发现它们的异同,这更能有效地抓住事物的主要特
点。观察时必须有
具体要求:
真实细致
,
运用多种感知,以提高观察质量。确定观察点
,
观察面不要太
大太杂,观察者尽量做到
“ p>
五到
”
:即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心到,从而获得对
事物的感知。如:写葡萄。用眼睛看,一串串葡萄挂满了架子;用手剥开,一颗颗
晶莹剔透
,
像美丽的珍珠;再闻闻那诱人的香味;尝尝那甜中带酸的美味 p>
,
如此一来
,
对葡萄的观察就更细致,了解也
更全面,写起来也就有内容了。
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
“
最好的学习动因 是学员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
”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认为:兴趣是
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要善于
抓住学生的
好奇心理,使之因好奇而产生兴趣,因兴趣而愿意观察。从而主动地去
了解生活,熟悉生
活,观察生活,反映生活,实现三个转变:
变无心为有心,变无
序为有序,变用眼为用心。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
“
一个人的智 慧,从观察
天上和地下的实在东西而来,这样,得到的知识才牢固
” p>
。可见,观察是学生作文的
基础,也是作文内容具体生动、真情实感的前提。
二
知识的积累
< /p>
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读书就是观察生活,认识社会。高
尔基在回答
“你是怎样学习写作的”
这个问题时说:
“ 我既直接从生活中得到印象,
也从书本中得到印象??书本具有一种能给我一种在人的身
上所没有看见和不知道
的能力。”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鲁迅也曾指出:“此后如要创作
,第一须观察,
第二要看别人的作品。”
阅读可以积累写作素材,可以丰富知识,开阔视野。积累好词佳句,可以充实
作文的内容。多读、熟读、广记,这是积累写作素材有效的办法。
有些人说 话时妙
语连珠、出口成章;作文时,文思泉涌、妙笔生花。
< p>我们读文章也时常会发现文中
总是有许多令人为之欢呼,为之心潮澎湃的故事。这些
故事囊括古今,有震撼世界
-
-
-
-
-
-
-
-
-
上一篇:如何指导小学生提炼作文素材 (精选范文)
下一篇:让小学生不再怕写作文-文档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