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作文讲课方法
【篇一:小学作文教学步骤与方法】
小学作文教学步骤与方法
作文一直是令我校师生头痛的事。在教学中教师花了大量的心血指
导作文,费了大量的精
力批改作文,可学生却是怕上作文课,也怕
写作文。作文教学水平不高已成了长期困扰我
校作文教学的严重问
题。于是我校针对这个问题,成立课题实验小组,制定实验方案,<
/p>
认真组织语文组全体教师认真开展实验,并在贵阳市白云区教研室
专家的指导下,通过将近六年的辛勤实验。总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
的作文教学方法,现总
结汇报如下:
一、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
立足于学生的个性进心理差异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是小学生根据< /p>
自己在社会生活实际中不同的具体经历,用书面语言积极、真实、
客观地反映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的形式。在训练过程中充分反映出教
师尊重儿童,相信儿童
的自主意识,在评价上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
积极作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它符合
《语文课题程标准》
中提倡作文讲真话,述真事,抒真情的精神,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
/p>
素养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p>
作文要
“
写自己想说的话
”
,
“
自由表达
”
作文内容,
“
要感情真挚,
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
”
< p>。为了实现这个培养
目标,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
、培养学生
“
写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亲身所经历
小学作文教学一直被限制在
“
师授作文
”
的狭小天地中,无疑是对学
生智慧的禁锢和个性的扼杀。培养学生写写
“
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
亲身所经历
”
,就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 思想,使作文
呈现个性风格。老师应大力倡导
“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
,尊重学生
的选择,尊重学生的表达,甚至
宽容学生的一些毛病,一些不成熟
的缺点,让他们自己去克服,让他们自我成长,从而使
学生个性在
文章中日益张扬起来,让一个个不同的
“
我< /p>
”
在作文中活灵活现、充
分展现。
2
、培养学生写真情实感的作文
真情实感是作文个性化的基础。在作文训练过程中,我们要主张写< /p>
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感、真实的思想。在训练方法上应强调:(
1
)
只定范围不命题。让学生有话好说,有话要说,鼓励学生在一个范
围内,从生活中找素材,写出真情;(
2
)重视表达方式,但不限文
体。鼓励学生突破常用文体的模式,不拘一格,不落俗套表露自己
鲜活的思想;(
3
)不限篇幅和篇数;(
4
)强 调写真情实感,但不
限于写真人真事。
3
、培养学生作文有新意
个性化作文不但要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有真情实感,还要有自己独< /p>
特的感悟,将身边的琐事写出
“
典型
” p>
、写出新意来。因此要求学生
在生活中做有心人,时时处处留意生活,观察生
活,感悟生活。对
生活的感悟需要长时间逐渐培养,老师要结合实际,适当加以引导。<
/p>
学生一旦有了一定的感悟能力,他们就会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用
自己的心理感悟生活。引导学生将自己不同于别人的感受写出来,
作文就不愁没有新意。
二、立足于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写童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
“
激发学生 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学生写
想像中的事物。
”
小学生的 想像能力发展较早,他们常借助幻想的方
式来观察理解和解释他们生活世界中的事物。童
话作文可以用其所
长,把学生潜在的想像力激发出来。因此,训练学生写童话,既符
p>
合当前落实新课标的形势,也顺应了他们心理发展的规律,对提高
学
生的作文能力大有帮助。
儿童是天生的< /p>
“
浪漫主义
”
的
“
童 话作家
”
,童话化作文的训练就是要
放飞他们的想像,让
他们犹如翱翔于蓝天的刍鹰;遨游于大海的鱼
儿!充分享受作文课带来的快乐。为了培养
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
采取了以下做法:
1
、提供想像条件,鼓励大胆幻想。
童话作文的内容,涵盖了学生的一切生活和空间。生活中所发生的< /p>
一切事情,都能在童话中得到映照;学生的喜怒哀乐,也能在童话
中得以体现。我们积极鼓励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东
西,从各个不同的角度
去选材。在训练中我们要给他们提供自由想
像、独立思考的情景条件,鼓励他们大胆幻想
。有了自由驰骋的空
间,就再也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限制,学生才得以充分的发展。<
/p>
2
、教会构思方法,提倡个性表达。
p>
童话往往以引人入胜的情节吸引人们,所以在训练学生写童话时得
讲究巧妙的
构思。同样一个富有新意的题材,构思不好,它也不会
吸引人。童话语言独具特色,写童
话比写一般记叙文在发展学生的
语言方面具有优势。学生具有广阔的表现空间,可以综合
运用多种
表现手法。其次,童话是学生内心思想情感真实的反映,它折射出
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这使得学生在语言表达上富有个性化。
3
、注意立足现实,要求合理想像。
一旦儿童思绪扬起,往往又会乘着兴致,漫无边际的想像开去。因< /p>
此,我们要向学生提出想像合理的要求。因为,只有想像合理,才
有意义。是合理还是不合理,儿童往往把握不住,仅是概念地提出
要求,儿童并不能掌握
要领。教师的作用,在于适时发掘学生的心
灵火花,让学生立足现实,合理想像。
三、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学生开展作文教学
作文是生活之反映,为生活而作,因生活的需要而作,离开了生活< /p>
便没有了作文。生活化作文的训练是在作文教学领域对生活教育的
理论借鉴和实践探索。
立足于学生的生活 经验进行写作是作文当前教学的需要。从教学对
象来看,学生虚假作文的现象很严重,仿
写、甚至抄袭现象还较普
遍,从文中所反映的学生认识生活的水平与能力还较弱;从作文
教
学过程来看,教学过程与学生生活脱节,缺少活生生的生活气息。
为了使学生能写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能及时的把自己感兴趣的事
物表达出来,我们
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
、教会学生观察生活。
作文训练中的即兴观察或有意观察,都是认识生活、获取作文材料
的常用方法。平时我们
要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并有意引导学生去观察
周围美好的人和事。如观察乡村、街道的重大
建设与细微变化,观
察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工作表现,观察大自然的树木花草、日月星空<
/p>
??
通过观察,激起学生的 作文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陶冶学
生的情操。
2
、组织学生参与生活。
有意识组织活动,使学生有可能积累较典型的写作材料。这不仅关< /p>
系到作文教学的成功与否,也关系到能否在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的过
程中,深化作文主题。如组织学生开展
“
他真行
”
等演讲形式的主题
活动,配合重大节日组织学生举办联欢会,平时组织学生郊游、参
p>
观工厂、深入农村,定期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
??
这样,可以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产生作文兴趣。
3
、引导学生体验生活。
实践出真知。我们从作文训练的需要出发,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为积< /p>
累作文材料而进行社会生活实践。如种植花草树木,让他们了解植
物的生长过程;饲养虫鱼鸟兽,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参与家务劳
动及公益劳动,体验劳
动的滋味;考察乡生态环境的变化,从而懂
得保护环境
??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体会实践的感受,
引导学生善于把这一切所见所感
装进自己的
“
素材库
”
。
4
、指导学生描绘生活。
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表达方法之后,我们要让学生自由表达,不受课< /p>
本的要求限制,不为教师的指定所左右,题目可自拟,体裁可自定,
内容可自选,做到形式多样化,取材生活化,语言儿童化,让作文
成为学生传情达意的
工具,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四、立足于
信息技术,充分利用网络、远程教育资源、
多媒体课件,对学生进
行作文教学。
远程教育资源和信息技术是作文的平台和环境,不用传统的稿纸或
作文本
;除了运用已为写作个体心脑所拥有的资源和思考所得外,
更多地还要搜索、筛选和运用
网上丰富的写作资源;文本在计算机
网络上无纸化递交、审美化呈现,以及在网上交流、
评改和反馈;
文章的长短更为自由、表达的样式更为多样;作文就是交流,就是
发表;作文评价是开放的、动态的和多元的。这些都是网络作文教
学的特
点。
利用网络进行作文教学是以计算机互 联网为表达媒介的、注重网络
写作素材资源使用的、更便捷于交流发表评价反馈的、充分
体现写
作主体的个性表达、自由表达的一种全新的作文训练。小学生网络
化作文的训练能唤醒学生的读者意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
学生的责任意
识,改变学生的评价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从根本上解决小学生作文无兴趣的
老大难问题。为了实现以上目标,
我们采取了以下办法:
1
、创设情境,激发
兴趣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
术和虚拟技术等手段,为
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生动、明了的作文情境,通过教师的教学活
动,
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而写作?写作的内容是什么?方法怎样?可以
< br>采用哪些途径等。这就要求教师在事先进行充分的网络课程设计与
开发。
2
、依托网络,自主练习学生循着教师事先设计好 的形象生动的网
络课程开展自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既有个体学习行为,又有协
作学习行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进度不一样,习作的
水平
也不一样。教师在整个过程中的角色仅仅是教学活动的宏观管
理者和学生学习困难的解答
者或引导者。
3
、在线评价,及时反馈通 过网络组织学生对学生习作进行公开的、
即时的评价,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高学生对
每次作文训练要求
的认识,并引导学生对各自习作做进一步的修改,从而使每次作文
p>
训练都能起到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目的。
通过我们多年的努力我校学生的作文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部分学
生作文
省、市举行的作文大赛上频频获奖,
2006
年
6
月,我校五年
级推荐五名参加第四届
“1+1”
全国小学 生读写大赛,阮文福同学荣获
银奖、杜雨和吴冕两位同学分别荣获铜奖;一名教师荣获<
/p>
“
优秀指导
奖
”
的优异成绩 。
我们的做法同时也得到上级教研部门和 有关专家的一致肯定;受到
家长的好评!更重要的是为我校进一步实施科研课题奠定了坚
实基
础。
【篇二:浅谈小学作文入门的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作文入门教学的方法
小学作文入门教学是指在小学三年级阶段教师所开展的作文教
学活动。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写作文的起步阶段,许多同学都对 p>
写
作文有畏难情绪,怕 写、厌写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搞好这一阶段
的
作文教学不仅有助于儿童初步掌握一些写作技巧,还有利于激发学 p>
生
的作文兴趣,增强学 生习作的自信心,建立良好的作文开端,为以
后
的作文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那么如何做好小学作文入门教学呢? p>
根
据本人多年在一线的 作文教学经验,我觉得指导学生入门写作可以
从
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这句话无疑是强调一 p>
个
“
乐
”
字,而
“
乐
”
建立在 p>
“
趣
”
的基础上,有
“
趣
”
才会
“
乐
”
< br>
才会
“
灵
”< /p>
。反之,无
“
趣
”
生
“
忧
”
,生
“
忧
”
则必
“
厌
”
。所谓
“
心
境愉悦反应则灵敏;心 情抑郁,反应则迟钝得多
”
就是这个道理。要
想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教师就要在作文教学中选择贴近童心的教 p>
学
人都能写出来,而到 了三年级一部分学生却连笔都动不了。究其原
因,
不外乎是作文的要求太多,教师既要求结构完整,又要求过程具体、
<
/p>
语言生动,这些
“
清规戒律
”
使得这些学生对作文望而却步,从而变
得不敢写也不知道怎么写了。新课标指出:
p>
“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
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
”
许多一 线教师在教学中也发现:兴趣是直接推动儿
童作文的一种强大的动力。因此,培养学生的
习作兴趣与自信心,
是教师指导学生起步作文第一个要关注的目标。怎样让孩子由被动<
/p>
而作转变为
“
我要写,我想写
< p>”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创设情境。通过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急于表达的情感,让学生
有感
而发,觉得习作是自己的需要,而不是被动而写。在创设情境
时,可以根据写作内容,让
学生说说、演演、看看,让学生设身处
地地感受,再把这种感受记录下来。比如利用儿童
好奇的心理特点,
大胆地将一些新奇有趣的小实验、好玩的击鼓传花、成语接力赛等
p>
游戏引入作文教学之中,学生玩得开心,印象深刻,写的时候也会
有
话可写。
2
、淡化作文的
“
清规戒律
”
。儿童作文所反映的是儿童自身的认知能
力和感知能力,体现儿童对生活的发现和感受。遗憾的是,我们的
作文教学并
没有顺应孩子的兴趣和爱好,没有让他们做自己感兴趣
的事、写他们喜欢写的文章,而是
不断地规范他们的写作行为,用
一种标准去统一孩子无比丰富的感受和想象,用分数去惩
罚孩子的
幼稚和天真,其结果往往是不自觉地泯灭了他们的写作才情和个性。
孩子们为了让自己的文章
“
立意正确
”
,学会了编写几代人似曾相识
的
“
红领巾的故事
”
;为了使自己的文章显得有文采,孩子们的妈妈
都有了
“
一双大大的眼睛
”
。作文课上,学生要揣摩的不是自己想写什么,
而是写什么才能得好评,获高分。因此,
我们要想让孩子敢于吐露
真言,就要淡化作文教学中的一些
“
< p>清规戒律”
,给学生一个自由书
写的空间。帮助儿童
解除心灵的枷锁,告诉孩子:作文不是什么神
秘的事,就是写你想说的,想告诉别人的话
。日子久了,学生就会
变成一个关注生活的人,一个有思想的人,一个喜欢抒怀的人。<
/p>
3
、习作指导循序渐进。二年级还是写话训练 ,到了三年级对学生突
然提出过高要求,就会让学生感到为难,对习作失去信心与兴趣。
因此教师的习作教学要循序渐进,要与二年级说话写话教学相衔接,
由口头语言转向书面语言叙述,由写几句话到写几段话,在学生想
写,乐写并敢写的
情况下,慢慢提高对习作的要求,不断提高习作
水平。例如人教课标版《语文》三年级上
册第一单元中的习作练习
是这样要求的:
“
在口语交际课 里,我们交流了各自的课余生活,这
次习作就来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可以写课余参加
的活动,可以
写课余发生的有趣的事,高兴的事,或者你愿意写的其他事。
”
针对
这次习作练习,我觉得老师在指导学生习作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
一是写作范围,紧扣
“
课余
”
二字;二是把一件事较完整的写下来。
而对于学生作文中词句的推敲润色,表达的
生动具体,老师不可做
出过多的要求。
4
、习作评价注重鼓励。作文教学中,作文评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p>
要坚持鼓励原则,应尽量用鼓励式、谈心式、启发式语气。表扬鼓
励式:这种形式要求在写作文批语时,要多看到学生作文的优点,
用肯定的语气给予表扬
和鼓励,以激励他们持之以恒,把成绩发扬
光
大。对于作文中不足的地方,在批语后面稍加提示,以引起学生的
重视。这样,
表扬、鼓励在前,对于后面提出的不足,学生便乐于
接受。交友谈心式:这种形式要求对
学生作文中反映出来的问题,
如果仅仅用寥寥几行批语难以说清楚,就加上一段交友谈心
式的指
导性短文。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较深的了解,
能够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中去,所谈的内容能打动学生,使他们
在学习和生活
上都能受益。使学生读后,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信任
和期望。从老师对一个词、一个句的
肯定与表扬,激发兴趣,多采
取高分政策,不打不及格分数,使学生感到作文并不难,从
而产生
对作文的兴趣。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
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
佳句也应该及
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
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
刹那间
”
这个词,于是在批语中这样写道:
“
这个词用得很准确,如果今后能多看点书,多积累一些好词,老师
相信你的作文会更棒!
”
)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
望。
二、培养学生主动积累的能力
学生的生活并不贫乏,可他们总认为自己是家与学校两点一线,生
活中除了学习还是学
习,实在没什么好写的。他们形成这样认识的
原因就是积累的欠缺,导致动笔时
“
无米下锅
”
。要使学生做到有话
想说,有话能说,学生脑海里必须要有丰富的习作素材积累。积累
丰富的习作素材有以下
几个途径:
1
、要靠平时的观察。
刚开始学习写作 文的学生最大的困难就是会碰
到
“
无话可说
”
、
“
无材料可写
”
的困难,如 果单靠老师传授抽象的写
作知识,是难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的,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
中
应加强观察的指导,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生活,抓住事物特点的习
惯,从而克服
“
无材料可写
”
的缺点。如教学 《课间十分钟》一文时,
我刚给学生讲完场面描写和人物的动作特点,就下课了。等上课
铃
响时,我马上让学生观察
“
从上课铃响到开始上课 p>
”
这短暂的
1
分钟
时间里场景
中的人和事并写出来。结果出乎我的预料,大多数同学
写得形象生动。有一名学生是这样
写的:
“
课间光想着玩了,上课铃
一响,哎呀!还得上厕
所呀,怎么办?还得去呀!别无选择,只好
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向厕所冲去,一不小心从台
阶上摔了下去,差点
来了个空中翻,幸运的是并没有受伤,躲过这一关,又急急忙忙冲<
/p>
向厕所。刚跑到厕所门口又和从里面出来的同学撞上了。也顾不得
说声对不起。等上完厕所,来不及系裤带,只好边跑边系。当喘着
粗气跑到教室门口时还
是晚了。同学们看到我这狼狈的样子,不禁
大笑。
”
短短 的二十分钟后,一篇篇行文流畅、语言生动、感情真挚
的短文跃然纸上。接着请同学们当
堂朗读交流讲评。学生就这样不
知不觉地上了一节愉快的作文课,没有谁觉得这篇作文很
难写,相
反还显得意犹未尽,等下课了还拿着自己的习作四处交流。我认为
作文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体验情感。这正如叶圣陶老先
生说的:<
/p>
“
生活如泉水,文章如溪水,泉水丰富而不枯竭,溪水活泼
地流个不歇。
”
学生写作时我们都要求他们
“
我手 写我心
”
,东拼西凑、
胡编乱造的作文不仅不利
【篇三:小学生作文教学要求及方法】
小学生作文教学要求及方法
小学生作文内容及篇幅要求:
一年级:要求会写完整的话,能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并
能发挥想象,不会写
的字可用拼音代替。
二年级:会写一段
50
字以
上的话,要求语句通顺,想象丰富,会使用基本的标点符号。
三年级:会写
150
字以上的小短文, 要求会分段,有开头段、结尾
段(即三段式),语句通顺,想象丰富,会使用基本的标点
符号。
四年级:会写
300
字以上的文章,要求会分段,有开头段、结尾段
并会点题,语句通顺,想
象丰富,会使用基本的标点符号。
-
-
-
-
-
-
-
-
-
上一篇:六年级作文之小学作文偏题
下一篇:小学生作文写作技巧10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