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必修
2
课本中的作文素材及作文写作方法
必修二
第
1
节
(1)
苦闷与追求——《荷塘月色》
< br>在那个铁屋子一样的时代,像朱自清一样的知识分子的苦闷无处不在。人
们感到苦
闷,是由于自我被压抑。因为尝试使生活有新的目的和意义,所以,
充满追求的生活富有
了崭新的意义。苦闷的人总是在行走,在行走中思考,在
行走中寻找,在寻找中追求。四
处行走,四处寻找,毕生追求:或许,这就是
生命的一种表现形式!
(2)
宁静与清幽——《故都的秋》
< br>故都有着一种宁静,秋天尤其如此。生命从宁静中来,终须归于清幽。然
而,喧嚣
红尘使宁静变成了明日黄花,这个社会到处充斥着人心的浮躁。享受
宁静与清幽,就是享
受生命旅程中最感动的时刻,就是享受灵魂的安详。一片
落叶,一丝阳光,都会使你感受
到生命深处悄悄蔓延开来的美好。
(3)
优美与诗意——《囚绿记》
“绿”是无法被囚禁的,优美与诗意同样如此。对于“优美”与“诗意”
的理解是不
是只有优美的生活环境、美好的人际关系、自由放飞的心灵呢?其
实不尽然!对事业、学
业的坚持不懈的追求,这种追求本身就具有优美的诗意。
所以,不管是欢乐还是痛苦,不
管是成功还是失意,都可以是有诗意的,生活
都可以是优美的。关键在于我们对待生活的
态度,关键是我们要热爱生活,以
饱满的热情、坚定的意志、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的
每一个过程,这样,我
们就能获得优美而诗意的生活。
(4)
跨越与提高——《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 /p>
胡适先生为我们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是跨越与提高。从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诞
< br>生的那一刻起,上天注定我们一生坎坎坷坷,有一条曲折漫长的成长之路。而
我们
,注定要微笑地面对那一次次的考验,选择逃避,便是死路一条。跨越门
槛,一次的失足
,两次的绊倒,三次的望而却步,我们在成功面前徘徊,在黑
暗中摸索着通往成功的大门
。终于,我们走了进去,回头望望,跨越门槛之路
只有一步之遥。那一步,叫做勇气。<
/p>
(5)
梦想与追求——《我有一个梦想》
马丁·路德·金用他的人格,用他的精神,用他的生命,在感召和激励着
众多的黑人兄弟去为自由、公正、平等而战。整个演讲词,不仅体现了作者的
才
情,更展示了作者高远的追求与不屈的精神。而更有意义的是他的精神在不
断的激励着一
代又一代人为着自己的理想不懈努力,奋勇拼搏。愿同学们也树
立远大的理想,勤奋学习
,早日成材,为伟大祖国的繁荣及人类的进步做出贡
献。
第
2
节
(1)
坚贞与反抗——《诗经·氓》、《孔雀东南飞
(
并序
)
》
这是一首弃妇诗,描写了弃妇与负心男子从订婚
、迎娶,又到遭受虐待、
遗弃的经过,表达了弃妇对遭受虐待与遗弃
< /p>
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的感悟。人自然是智者,是哲人,是老师,留心
< br>观察大自然,你会满载而归,猛然顿悟!本文可为以下话题提供素材:自然与
人生
;意志与目标;治学态度;人生感悟。
的痛苦与悲哀,同时也表达了她
对“二三其德”的男子的愤怒,尽管她也
怀着对往事的无可奈何,但她对爱情与婚姻的忠
贞又表现了坚决的抗议和“不
思其反”的决心。应是人性纯美的最早体现。
刘兰芝与焦仲卿的婚姻悲剧,揭露了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
幸福生活的罪恶,热情讴歌了刘兰芝、焦仲卿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对压迫者的反
抗精神,反映了人民群众对被迫害者的无限同情和追求婚姻自由、珍惜爱情生
活的强烈
愿望。
(2)
追求与坚守——《离骚》
两千多年前的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遭到小人馋毁被流放时,依然坚守
自己的精神家园,依然热爱着自己的祖国,坚持对美好理想的追求,用一种磐
石
般的坚贞诠释人生的崇高,从而感动着世世代代的人。他用一颗高贵的心灵
挥洒出惊天动
地的华章——《离骚》永远是文学宝库中的精品。
(3)
追求与本真——《短歌行》
短歌不短,意蕴深长。诗歌抒发了诗人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宏图大
愿。言志的
同时也抒发了诗人的感情:有人生苦短的忧叹之情,有对贤才的渴
求之情,有既得贤才的
欣喜之情,有对犹豫徘徊的贤才的劝慰之情,有坚信自
己礼贤下士、天下贤才定会归附自
己的自信之情。
(4)
离苦与乡愁——《采薇》、《涉江采芙蓉》
寒冬,阴雨霏霏,雪花纷纷,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
道路崎岖,又饥又渴;但边关渐远,乡关渐近。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
不禁
思绪纷繁,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
望归情景,一幕
幕在眼前重现。《采薇》,就是三千年前这样的一位久戍之卒,
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