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作文首页 > 高中作文 >

外国作文教学给我们的借鉴与启示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zuowen
2021-01-01 22:21
tags:高等教育, 文学

-

2021年1月1日发(作者:贾福镇)



外国作文教学给我们的借鉴与启示




引言



< /p>


我国是一个文章大国,自古以来,文章的河流滔滔不绝流传至今,记载和传播着中华文明, 培育了


雄立于世界的中华民族之魂。写作在教育的过程中历来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远在几千年前,曹王


以帝王之尊谈到做文章时说

:

“盖文 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终,荣乐止乎其身,二者


必至之常期,未若文 章之无穷。

(

《典论·论文》

)

为封建帝王,能认识到文章具有治国安邦的作用,并


将它作为经国大业重视起来,实为不 简单。如何写好作文,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时至今日,时代对


写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写作能力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项基本能力。

但人们实际的写作能力却令人担忧。


我国学生从小学三年级甚至更早就开始作文训练,到高中毕业却只有少数学生能写一手漂 亮的作文,多


数学生视作文为畏途。为了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许 多有志之士对其做过许多有


益的探索,但成效都极为有限,至今作文教学仍未走出“高消 耗、低效率”的怪圈。其实我们与其闭门


造车不如放眼国外!在此之前我们还要明确一个 概念:在现代教育中究竟什么是作文教学呢?可以说,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 分,

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作文水平是衡量一个人逻辑思维、

形象思维、

< p>
想象、语言表达、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多种能力和素质的高低的重要标尺,特别是特别是思维和想象 和


语言表达。现代写作学认为,写作是客观外界事物在头脑中加工制作过程的一种观念活 动。而在这个过


程中思维想象和语言表达就可以得到真的锻炼

!


那么在我们迷茫和探索的同时国外美、英、日等国的作文教学又有哪些特点?取得了那些成绩呢 ?


笔者通过研究分析美、英、日等国在作文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特点,①从“教”与“学 ”两方面入手,


从教材、教学观念、教学实践、学生实际情况等方面综合分析现阶段作文 教学存在的问题,找出影响作


文教学发展的症结。结合国外语文教育的成功经验,让学生 从写的需要出发,围绕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去


阅读、去调查研究、去鉴别,并对搜集到的资 料进行加工处理再创作。从而开发出新的开发学生智力提


高学生素质的新的写作教学法— —“调酒式写作教学法”



一、美、英、日几个的国家作文教学特点:



总的来说,在外国作文教学中,作文的动力是来自学生本身,作文教育是实践教育,在信息化的社


会,

应注重掌握社会通讯技能,

更好的施展文章的社会传 达机能作用,

侧重实用文

(

指具有实际应用性的

< br>文章

)

的写作,如较为重视写报告、意见陈述文、评论文、说明文等。


具体而言可以大致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


(

)

外国作文教学理 念比较重视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注重写作目的和对象。


< /p>

如英国作文教学的最大特点是把实际作文当成作文教学的关键,学生就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进行作< /p>


文练习。而文法、拼写法、标点符号等是次要的,以免挫伤学生的写作热情。从根本上讲, 写作只有为


实际运用的需要去写才能对学生的训练真正有所帮助。如果不这样,学生虽然 能够完成考试和模拟练习


题,但并不能掌握写作本领。因此,首先应该使学生弄清写作的 理由和目的,通过丰富多彩的解决实际


问题的作文练习,使学生慢慢习惯写作文,真正领 会写作文的奥妙,达到培育学生健全的言语人格和正


确的言语动机的目的。


(二)重视的是写作过程的指 导及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态度与写作习惯及发表意识。


教师更多考虑的是学生的主体性。比较重视写作和创作,在写作课上指导小学生像作家一样写作,


美国的尼娜

.

扎拉格萨就建立了一套把儿童视为创作者的写作指 导计划。她制定的写作的基本原则是

:


先,要使儿童经 历创造的全过程。当教师在教室里指导写作时,教师必须明白所有儿童都应该被视为作


家 。作家的工作就是写作,为了读者能够阅读,作家必须发表自己的作品,由此,在课堂上指导写作一


个不可或缺部分就是发表。通过多种形式的发表活动,儿童会开始意识到自己确实是创作者。如果没有


发表,其作品就失去了与人交流的价值也就没有了意义。重视文学写作从某种意义上说, 是更为关注学



1



生的主体性。更能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活力和创造精神。



(三)外国作文教学带有较强的实用性。



为了纠正过去为作文而作 文的偏颇,日本近年来特别强调要让学在实践活动中进行作文训练,提出


了“生活作文教 育”

。日本的报告文,也与其它学科紧密联系,强调它的实用性。再如:在美国学生在准


备进行描写人物的写作时,教师建议学生们能和家人、朋友探讨主人公的特点

,< /p>

集思广益

;

在起草阶段

,


建 议学生直接引述主人公的话语

,

使读者如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 /p>

在修改阶段建议在动词前加上副词以求


生动形象。

“每一次 写作训练

,

都有这样非常适用的指导意见

,

在这种 细致周到的指导启发下

,

学生终究会


自信地去解决写作过 程中所遇到的困难

,

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而这种能力的提高又带有 明显的遵循客观事


实的实用性特点。



(四)外国作文教学特别强调研究性。



:

美国

< p>

著的《作论文

:

把思想还给学生》认为

:

孩子进入高中就被要求学习写论文。因


为,此时学生知识积累和思维成熟程度 已完全有可能尝试用语言,借助逻辑的力量,进行某种观念的理


性表述。而此时的论文不 在是一般意义上的评价了,而是经过研究后的写作!再如:法国作文教学注重


了学科交叉 性、综合性,作文内容包含了对社会学、哲学、思想史、经济、科学史阅读的考查,题目材


料出于休漠、尼采等哲学家的著作,命题引导学生广博阅读人文学科尤其是哲学书籍。如题

:

解释休漠


在《道德原则研究》中有关“正义”的论述。写作者必须阅读相 当多的哲学经典论著,才能掌握分析、


评判哲学、社会问题的思考方法。



(五)外国作文教学给学生的写作空间较自由。


:

一篇文章作者提到他的正在美国上小学的儿子四年级时所做的作文题目是“ 中国的昨天和今


天”

“我怎么看人类文化”

< p>,教师会给学生列很多的参考书,面对这样的题目他们不仅不会不知所措,而


且兴致 勃勃的到图书馆去查阅参考书、权威工具。再如:美国作文教学中借助自由的写作空间来培养学

< br>生的想象力

,

如《当你乘坐的轮船沉了

,

漂 流到一个荒岛上

,

你将怎样生活》

《评论想象中的一场音乐会》< /p>


,

因为大家都没有经历过

,

所以可以充分发挥想象

,

海阔天空

,

很容易激发 起学生的作文兴趣。



(六)外国作文教 学重视跨学科的写作,跨领域的写作,使写作成为其他课程的学习工


具。



在外国 作文教学的形式上还有分组写作、小组集体写作等。如法国作文教学注重通过组织活动进行


写作练习。如练习写“我所喜欢的职业”这个题目,学生首先在小组里讨论制定写作方案

: < /p>


(l)

每个人在小组内讲述一下自己想从事的职业,并说明原因。


(2)

广泛收集有关这种职业的各种资料,并到劳工局和企业部 门去参观、访问。


(3)

在小组内讨论选择职业的立场 和条件,

对调查讨论后的想法和起初的想法景象对比。

写出自己的


作文在小组内发表。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活动练习写作,活动本身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材料,写作< /p>


目的、对象也很明确,学生觉得有内容可写,兴趣也比较大。另外,在写作活动中学生要进 行多方面的


工作,如调查、访问、观察、实验、统计、绘图、发表等等,这有利于培养学 生的主体性,全面发展学


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


在美、英、日等国,作文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全面提高学生能力取得很


大成绩的时候,我国的作文教育现状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从“教”和“学”两方面分析一 下其中


的苦恼!



二、我国作文教学“教”和“学”的苦恼



(一)中学作文教学中“教”的苦恼


(1)

轻视教材


何谓教材

?

学术界关于教材的定义并不完全一致。日本学者柴田义松在《现代教学论》中提出“ 使学



生掌握各别的科学概念和法则时所必需的材料

< p>(

事实、文献资料、直观教材、教具等

)

,谓之教材”

。城


户蟠太郎则认为

:

“根据教育目的所必需学 习的教育内容,谓之教材”

。虽然对于教材有诸多的定义,但


在各不相同 的表述中,教材仍然有共同的含义隐含在其中,也就是教材包括了教师的教授授行为中所利



2



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在这 个意义上,教材是“教授及学习的材料。它作为师生之间的媒介,而使教育


< p>
活动得以开展。

从而我们知道教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教和 学生的学,

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


关键作用,所以要想解决教与学之间的 矛盾就必须先从教材上下功夫。


我们知道,要想实现教学的既定目标, 教材的系统化问题则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中学语文教材中写


作知识系统性的缺失无疑会对 中学作文教学的目标实现产生负面影响。中学语文教材中写作知识系统性


的缺失主要表现 在两个方面

:

其一是教材中写作知识内容系统性的缺失。

在现行的 教材中,

写作知识散见


于阅读单元之后或课文分析之中,作文训练点之间 联系松散,跳跃性太大,而且明显遗漏一些基础性的


单项训练,如:基本说明方法的认知 和说明文分类训练等。凡此种种情况,致使现行教材中写作知识的


内容缺乏系统性,影响 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其二是教材中写作知识的年级地位与顺序系统化的失序。现


行教材中 作文训练点的序列也不尽合理。如初中作文中安排了如下内容

:

①用恰当的表达方 式反映生活

;


②观察细致才能写得具体

;

③展开想象,拓宽思路

;

④围绕中心选择材料。而在普通高中语文教材中,作


文设置了如下内容

:

①多角度观察、思考

;< /p>

②确立中心,精选材料

;

③丰富联想,完善结构

;< /p>

④巧用表达技


法。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上述数节训练点彼此交叉,差别不大 ,造成体系上的脱节和重复。


我们知道,

影响教材的年 级地位与顺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就人的因素而言,

包括基本因素即成熟、


经验、智龄,衍生因素即兴趣、功用、难度。按一般规律而言,初一年级和高一年级相隔三年, 学生在


成熟、经验、智龄等方面都有较大变化,教材在知识层次上理应有较大的差异与变 化,然而,现行教材


中初中作文与高中作文内容设置的相似性却让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现 行中学语文教材所存在的认识上的


模糊。这种模糊,一方面表现在教材编写过程中的各自 为政,初、高中教材皆自成体系,缺乏通盘考虑,


缺乏系统化意识

;

另一方面表现为教材编写者对教材的受益者缺乏关怀,对不同年级学生的成熟、经验、


智龄等方面的差异认识不透彻,其结果则是造成了教材在系统性上的失序。诚然,作文训练离不开必要< /p>


的重复,但这并非是知识序列上的简单重复。教材讲究严谨和科学,凌乱失序的教材不会有 助于教学目


标的实现,我们不能因为作文训练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便在教材中不恰当地强 化某些内容,这样会给教


学带来困难,导致学习上的极大浪费。


(2)

观念陈旧


中国是一个有 着悠久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对于文化的推崇使得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文章之学,给


予了 文章极高的地位,魏文帝曹王曾放言

: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 时而尽,荣乐止乎


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 ,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


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资治通鉴》

)自隋唐以后,随着科举制的确立,朝廷以考试选拔人


才成为定制,

文人开始以科举考试的标准为自身写作的标准,

< p>作文遂走上程式化的不归路,

至明清之时,


终于演化为倍受世人责难 的八股文。明亡后,时人多责八股误国,然而,反对八股文的有识之士在破旧


的同时却未 能立新,于是一句“文无成法”遂演为习用的托词,其结果正如张志公先生所言

:

“传统语文


教学十分重视的读写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一直是一件‘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 事。不讲知识,甚至反对



讲知识,成了传统语文教学的特点之 一”

。不幸的是,

“不讲知识,甚至反对讲知识”这一传统语文教


学的特点在今日作文教学中依然有着相当的市场。在教学观念上,部分教师视传授写作知识甚至是必备< /p>


的写作知识为理所当然,在他们看来,阅读才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不二法门,因而极力主张在 阅读中领悟


写作技巧,以为多读文章多看书,胜过多讲写作知识。他们认为读书既可以大 量积累语言材料,也可在


熟读乃至背诵过程中掌握文气文风以及布局谋篇的经验,认为作 文要学的是语言材料的运用和文气文风


等的模仿,读得多了,自然便会写了。此种观念甚 至在教材编写者中也有一定的市场,反映在教材中,


便是“作文训练”的讲解部分大多为 寥寥数百字,过分简约。唐代诗圣杜甫的千古名句“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

]

杜甫

:

《奉赠韦左压 丈二十二韵》更是被他们引为经典,倚为依据。这种观念影响力极


大,传播范围极广。许 多学校普遍存在着以阅读挤写作的现象,把阅读看作硬任务,把写作视为软指标,


轻视写 作知识的学习,正是这种观念作用的后果。


扑腾自己稚嫩的双翅,是永 远也学不会飞翔的。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固然是杜甫名句,但今


人在“读书”与“下笔”间构筑起的因果关系却未必是杜甫的本意。稍知杜甫生平的人都知道,杜甫一

< p>
生仕途坎坷,屡试不第,希冀那些大权在握的权贵能赏识自己的才学,进而向朝廷举荐自己。

“读书破万


卷,下笔如有神”正是出自其向权贵韦济的赠诗之中,杜甫是从阅读 量与写作才能两方面向韦济展示自



3



己的才华,赋予诗句因果关系只是后人的误读而已。以对古人 的误读为依据指导我们的作文教学,无疑


是不妥当的。我们应该认识到,作文知识是前人 智慧的结晶,它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少走弯


路,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在课 程设置多、学习压力大的今天,掌握必要的作文知识,既是对先贤智


慧的尊重,对规律的 尊重,亦是学习写作的正确之道。在掌握了基本的作文知识的基础上,再辅之以适


度的读 和练,自然会获得更佳的学习效果。凡事有个“度”

。作文知识该讲什么,该讲多少,切实地研究


一番,把握好分寸,选择好方式,解决了“度”的问题,作用肯定是积极的。在作文教学 中,走出教学


观念上的这一无视知识、片面强调阅读的错误认识,对于改善教学效果、提 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无疑是十


分重要的,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3)

实践的脱离实际


在中学 作文教学的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部分教师亦存在着若干教学实践的脱离实际,具体表现


:


1

、教学内容呈无序化状态,写作训练数量不足 ,成为阻碍学生作文水平提商的重要因素。


据调查数字显示,百分之六 十以上的学校在制订作文训练计划时,每学期定量为五至六次“大”作


文,文化落后地区 的学校按此定量的比例更高。据说这一计划制订的依据是教学大纲的规定及教材安排


的数 量标准。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作的规定是

:

“作文一般每学期


不少于

5

次。三年中其他各类练笔不少 于

3

万字。

45

分钟能写

600< /p>

字左右的文章。

”有个别教师围绕怎


样写一个人,可以在一 节课上将人与事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


作描写、

细节刻画等等内容倾其所有一古脑地讲个遍,

全然不顾学生能否在一节课内接受如 此多的知识。


也有个别教师则在教学内容上跟着感觉走,感觉该写一篇作文了,便临时布 置一篇,将作文题目往黑板


上一写,三言两语略作解说,便把一节课的时间全部交给了学 生,简单随意,知识含量极低。还有少数


教师借教改之名,上作文课时让学生随意写作, 不论文体,没有主题,偶尔为之或许尚能收提高学生写


作兴趣之效,但长此以往,对学生 的写作水平的提高很难有多大帮助,反映出的正是教学内容的无序。


由引可见,作文教学 中教学内容的无序化已经成为目前中学作文教学的一大通病,严重影响了中学生作


文水平 的进一步提高,完善中学作文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系统有序已经刻不容缓。


2

、对学生实际认知能力和实际写作技能认识模糊,导致对学生作文训练的指导缺乏针 对性。


由于受到作家们写作成功的激励,不少教师在作文教学实践中热 衷于把作家们的创作经验不加分析


地移植到学生的作文训练上来,一味强调多观察、多积 累素材,而无视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和实际写作


技能,无视学生在实际写作过程中所遭遇 的智能结构上的诸多有待改进的缺失。无可否认,多观察、多


积累素材是写作成功的重要 保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积累素材亦属正


常。然而,在 这种貌似正确的做法的背后,隐藏着的其实是把教育对象无端拔高的行为。我们应该看到,


作家与中学生在生活历经、写作技能、认知水平、理解能力等诸多方面都处于不同的层面上,两者之间


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如果不能面对这一现实,很难想象我们的教师能够为中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作 文训


练指导。


对于中学生的作文写作而言,素 材只是一个问题,在他们的实际训练中,贯穿于他们的整个写作过


程中的问题还有很多, 诸如何捕捉细节,如何传神表达,如何巧妙布局,如何精当过渡,甚至怎样开好


头结好尾 等操作问题,都是他们前进路上的“拦路虎”

。蔡元培先生在论及八股文时曾说

:

“八股文的作


法,先作破题,止两句,把题目的大意说一说。破题作得合 格了,乃试作承题,约四五句。承题作得合


格了,乃试作起讲,大约十余句。起讲作得合 格了,乃作全篇。全篇的作法,是起讲后,先作领题,其


后先作八股

(< /p>

六股亦可

)

,每两股都是相对的。最后作一结论。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什么多写什么少写,


如何开头,怎样结尾,极其繁复。要处理好这些问题,首先要有明 确的主题,因为只能主题明确,才可


能组织材料,巧妙布局,仔细斟酌表达效果,否则文 章就会失去灵魂,不知所云为何。其次要仔细分析


材料,理解材料,把握材料的性质,正 确处理材料与主题的关系,完成构思。然而,对于中学生而言,


由于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独立完成此项任务尚有诸多困难,还需要教师在作文训练中进行有系统的、循


序渐进的、 有针对性地指导。


总之,中学生作文的写作有其自身的认识过程和实践 过程,人为地改变其学习链条上的固有结构,


突出某环节,省略或弱化某环节,均不可取 ,教师应该正视学生实际认知能力和写作能力,遵循教学规



4



律,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开展写作训练。


(二)

、中学作文教学中“学”的无助


(1)

应试教育下的挣扎


曾经 有位中学语文教师说

:

“去问问中学生喜欢不喜欢写作文,大概有

90%

的人会说不喜欢。如果我


们的学生接受了

10

年的语文教育,

最后的结果是讨厌作文,

教师埋怨学生写不出好文章,

只能说我们的



语文教育是失败的”

< p>。闻听此言,相信每一个语文工作者都会感到伤感而无奈。看看学生作文,可以发


现 “少、慢、差、废”的现象确实存在,甚至相当严重,有的高中毕业生竟然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

!


此情此景,不禁使人要问

:

中学生怎么了

?



谈起作文,有位中学生说了这样一句话

:

我们的作文缺“氧”

。骤闻此言,不由令人扼腕叹息。中


学生所缺之“氧”为何物呢

?

原来是写作的自由空间。是什么有如此魔力,竟能 侵夺学生写作的自由空间


?

原来是应试教育惹的祸。< /p>

早在

1978

年叶圣陶先生就说过

:

“从前读书人学作文,

最主要的目标在考试,


总要作得能使考官中意,从 而取得功名。现在也有考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还有升学考试。但是,


我以为现在学 生不宜存有为考试而学作文的想头……学生学作文就是要练成一种熟练技能,一辈子能禁


得起这种最广泛的意义的‘考试’即‘考验’

,而不是为了一时的学期考试和升学考试。

”今天,迫于考


试的压力,浸淫于应试教育影响中的作文教学正逐步陷入一种僵化 的训练模式,正如叶老所言“不幸我


国的写作教学继承着科举时代的传统,

兴办学校数十年,

还摆脱不了八股的精神。

服务于应试教育的 程


式化训练模式的最大受害者莫过于学生正如一位学生所说

:

< p>“我们写作文不能写心里话。老师教导我们,


你们的作文不是写给自己看,而是写给 阅卷老师看的,只要写得有技巧,只要让阅卷老师觉得满意就行



了”

要知道,

主观意识的培养本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目的,

学生作文应是观察、

思维、

表达的有机结合,


文章的取材、谋篇、布局无不应是学生主观意识的表现,但现在原来应该是作者真情流露的文章竟然不

< p>
能写真情,竟然可以不需要作者自己的认同,竟然只要求一味迎合阅卷老师的喜好!


长此以往,中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真不知要从何谈起。


(2)

象牙塔中的困境


无可否 认,应试教育是影响中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的客观因素,但还应该看到,中学生自


身存在的一些先天不足也是阻碍其写作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


中学生 对作文普遍存有畏难心理,在畏难心理的影响下,许多学生对写出优秀作文根本不抱任何希


望,怀着得过且过的态度,写到哪里算哪里,写成啥样算啥样,不愿在审题、写作、修改上花费时间和


精力,以至出现了审题时问老师,写作时运笔如飞、倚马可待,修改时一句不动、一字不易,甚至 懒得


多看一眼的怪现象。其实,写作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作者的思想水平、知识结构、生活 阅历、文字技巧等


诸多因素,中学生之所以对作文产生畏难心理,与其自身能力的不足有 着重要的关系。中学生自身能力


不足主要表现在

:

1

、生活圈狭小,生活经验贫乏,知识积拐少,认知水平低。叶圣陶先生曾指出

:

“生活就如泉源,


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 泼地流个不歇。

”由此可见,生活是作文之源,中学生


要想写好作文,< /p>

就必须向生活索取文章的素材,

毕竟

“一切写作活动都是客观之物与 主观之识相互渗透,


相互制约,相互融合,最后统一于书面语言的过程”


2

、阅读太少,语言贫乏,语言表达水平不高。



语言问题是中学生作文存在的又一问题。正如马克思所言,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语言是思


想的载体,是思想的物质形 式,没有语言就没有思想。对于中学生作文而言,文章的内容,必须通过语


言这种物质存 在形式才能得以表现、阐述和发挥。造成中学生语言贫乏的原因很多,阅读不多便是其中


之一。目前的语文教学对于阅读虽然非常重视,但学生实际的阅读面并非很宽,虽然不断有人呼吁要进

< p>
行广泛的阅读,但实际做到的很少。应试教育体制下的中学生,早早的从他们的父母那里领到了“不 准


读闲书”的禁令,整天捧在中学生手中的除了课本便只有教辅书了,剩下的都已被归入 禁读的“闲书”


一类。视野狭窄是造成中学生语言贫乏的又一个原因。



四、外国作文教学给我们的借鉴与启示——中西合璧

走出困境




5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1-01 22:2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zuowen/127566.html

外国作文教学给我们的借鉴与启示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