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作文-邪恶漫画大全无翼鸟

(新课标全国卷)2013年高考英语考试说明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
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
,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 面
衡量,择优录
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核目标与要求
2013年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
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
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
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
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
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Ⅲ.考试内容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
通高中
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语文科考试内容。
按照高中
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
文5”五个模块,选修
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
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
选考内容。必考和选考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必考内容
必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识记 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理解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
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 C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 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语言文字运用
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1.识记 A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表达应用 E
(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3)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4)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5)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6)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
※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7)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四)写作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表达运用 E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基础等级
(1)符合题意
(2)符合文体要求
(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注: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
2.发展等级
(1)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
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选考内容
选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
手
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
现力;理解作品
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综合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3.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
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
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
价文本产
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D
(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3.探究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高考名师详解2013年高考大纲
近日,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新
课标版)新鲜出炉。《考试大纲》是高
考命题的主要依据,从试卷结构、考试内容及要求等方面,具体规
范了高考试题的要求。今
年高考与去年相比是否有变化?今年高考的命题有哪些特点?2月28日,本网
对哈师大附
中高三语文、英语、历史、政治、地理等九大学科把关教师进行采访。各科名师表示,今年<
br>《考试大纲》与去年相比,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命题要求及试卷结构等方面变化较小,命
题继续
保持稳定。九大学科名师还根据《考试大纲》的命题方向给出备考建议,以便考生有
针对
性地复习。
语 文
西北师大附中高级教师 朱慧琴
【大纲分析】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从试卷结构、考试内容及要求等方面,具体规范
了高
考试题的要求。我省在新课改后首次使用新课标卷考试,所以对《考试大纲》更为关注。
就语文学
科而言,2013年全国新课标版《考试大纲》与2012年的大纲相比没有变化。
这表明,今年的语文
试卷结构和试题设置将会按近三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考试新课标卷
的体式命制,今年的高考语文试题
将继续保持平稳态势。
【备考建议】
1.反复强化,夯实基础。“成语”、“病句
”、“连贯”等课标卷中的热点题型更是要全力突
破,争取不丢分。“名句默写”的复习以“文言诗文背
诵推荐篇目”为准,反复记忆,并注意通
假字与较难字的写法。
2.掌握规律,提高能力
。阅读理解题要熟悉答题思路,能熟练运用相关技法去解题,在
规律性的训练中提高理解鉴赏能力。
3.平时准备,快速选做。新课标最大的变化是设置了选考板块,考生要对自己擅长的类
型
多加练习,争取考试中能快速做出决定,不在选择上浪费时间。
语文将遵循成熟的命题模式
从对考试说明的分析来看,今年的语文高考题在试卷的结构、题型的设置等方面不会有太大
的变化,应该
会遵循往年比较成熟的命题模式来命题。但在考查的方式上可能更加灵活,更
重视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
更注重学生个人的观点和对人、事物的评价,也就是更提倡学生
创新精神的培养和主观意识的表达。
任何能力的提升都需要牢固坚实的基础知识。尤其是对大纲中明确提到的知识点的全面
而系
统的复习是十分重要的。重视知识的迁移和实际应用。学会用已掌握的知识去解决试卷
中遇到的具体的问
题。平时复习应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高考备考只是针对共性的问题,试图寻找一些命题规律
或总结典型题的答题方法。比如
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
的语境,根据上下
文猜测出词义。尤其在做阅读题的时候,很多问题只要学生能细致耐心的回到文本中,
仔细
辨析就不难发现选项设置的障碍。主观题也是如此,有些提炼概括的题,都是在梳理文章思
路的基础上做出的答案。
语文:写作要有独到见解
解读名师:哈师大附中高三语文备课组组长、语文高级教师周广伟
考纲变化
201
3年全国新课标版高考《考试大纲》语文学科与2012年的大纲相比没有变化。这表明,
今年的语文试
卷结构和试题设置将会按照近三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考试新课标卷的体
式命制,今年的高考语文试题
将继续保持平稳态势。
复习建议
2012年课标卷将论述类文本阅读由一直考查的社会科学
类文章变为自然科学类文章,这提
示考生今年要两者兼顾,复习时不可偏一。建议考生平时不仅要多阅读
文学、历史、文化、
教育等方面的文章,还要关注自然科技类文章。
从近几年高考诗歌阅读来
看,情感考查是基础也是常态。从选择诗词的题材内容上看,以情
景交融的写景抒怀、借事感怀类作品为
多。题目类型和题量固定,两道题共11分。高考主
要考查诗歌的语言、意象、意境、人物形象、主旨内
容、思想感情、艺术手法等。建议考生
要在平时练好“内外功”,多读诗歌鉴赏类文章,做一些典型的练
习题。
阅读题仍将采用文学类文本阅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选做的方式来考查。新课标卷
文学类文本
三年来一直是小说,实用类文本一直是人物传记。2010年的《杂交水稻之父》、2011
年的《下
笔不觉师造化》与2012年的《谢希德的诚与真》都是人物评传,题目都着重分析人物行为<
br>原因,评价人物品质价值,重在考查筛选信息并概括以及对文本相关内容做出探究的能力。
但对散
文、人物访谈、新闻报道等的复习不能舍弃。
纵观近年来的高考作文,大多数都关注人文素养,目的在
于让学生养成优良的品德以及正确
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考生在平时学习中除了积累必要的语文素材外
,还要培养自己的人
文精神,对事情要有独到新颖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