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作文首页 > 高中作文 >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复习题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zuowen
2021-01-09 07:38
tags: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

入党申请书范文2013-泉城广场音乐喷泉

2021年1月9日发(作者:米清)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1.根据拼音写汉字
根深dì( )固 zī zī( )不倦 jí( )取
qiè( )而不舍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并造句。
①不言而喻——
造句:
②持之以恒——
造句: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事物的正确答案 不止一个》选自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国籍)的________。< br>课文开头非常精彩,以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思维方式, 接
着又以设问的形式告诉我们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两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然后
告诉我们人人都具有创造力,只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
人。
4.对“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一句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因为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B.因为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C.因为如果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D. 因为“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才会去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寻求解决问题的
其他途径和新的方 法,这是激发创造性思维,成为具有创造性的人的最基本因素。
5.不能说明“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的事例是
( ) < br>A.约翰?古登贝尔克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
开发了 一种新式机器。这就是印刷机和排版术。
B.罗兰布歇内尔用电视接受器做实验,发明了对战型乒乓球游戏。
C.牛顿因成熟的苹果掉在头上而发现了“万有引力”。
D.麦哲伦于1519年出海航行发现了南美洲,并证明了地球是球型的。
阅读下面五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一)
(1)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辩伪去妄 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
明的基本条件。(2)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思索, 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
(3)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4)只有常 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
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5)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 来。(6)许多大学
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7)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 时读朱子
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8)塾师告诉他《大学》是< br>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9)一
切学 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
的学说辩论,常常 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
生。(10)古往今来科学上新 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产生的。
(11)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 ,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
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6.本段文字的论点是( )



A.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
B.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辩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C.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D.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辩 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
的基本条件。
7.戴震幼时读书善于提出疑问的事例,直接证明了文段中的第________句话。(填序号)
8.作者认为,要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常常需要经过四个阶段,即:
怀疑→□□→□□→□□
9.有人说,我们国内的教育把有问题的孩子教得没问题,西方一 些国家的教育把没问题的
孩子教得有问题。对这一说法你是怎么看的?请简要回答。
答: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句意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序号填在横线上。(北京市朝阳区2002)
(1)接 连失了几回火,把院子里的几万担柴全都烧了。那柴烧得一块一块的,聚结在一起
就像太湖石一般___ _____。
A.五彩斑斓 B.光彩夺目 C.光怪陆离
(2)碧空的飞鸟,花间的蜂蝶,郁郁的树木,潺潺的流水,又浮现在眼前。刚踏上南归的
船,我已经_ _______了。
A.心旷神怡 B.心驰神往 C.心荡神摇
(3)这种结论,不是甲乙丙丁的罗列现象,也不是________的滥调文章,而是科学的结论。
A.夸夸其谈 B.口若悬河 C.侃侃而谈 (来自{放放假
☎})
11.阅读议论文,完成(1)-(9)题。(本题14分)(北京市宣武区2002年初中升学考试)

①所谓“学问”,即不会就学,不懂就问。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求问,才能不断地丰富和提高< br>自己。坚持学习固然重要,积极求问更属难能。遇到问题时,既要向年长者去问,又要向年
轻人去 问;既应向资深的专家学者问,也要向普通劳动者问。向比自己年轻或职位低的人请
教是很不容易的。那 么,让我们看看被称为“万世师表”的孔圣人是怎么做的。孔子说“余
非生而知之者”,有不懂的事情便 求问于人。一次,孔子去太庙参加鲁国国君祭祖的典礼,
他一进太庙,就向人问这问那,几乎每一件事都 问到了。当时有人讥笑他说:谁说孔子是有
学问的“圣人”,懂得礼仪?你看,他来到太庙,见什么人都 要问,遇到什么事都要问。孔
子听到人们对他的议论,说道:我对于不明白的事,遇人必问,这恰恰是我 要求知礼的表现!
孔子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给我们做了非常好的榜样,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孔子这种精神 呢?

②要做到不耻下问,首先应 甲 。学习知识没有虚心求问的态度是不行的。精通文 学的人不
一定精通历史,精通数学的人不一定精通物理,文理兼通者更是少见。学问是无边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你年轻,可能缺少老年人的经验;如果你年老,可能缺少年轻人的敏感。
任何领 域都有许多尚未被你了解的知识,任何人身上都有你可以学习的地方。只要你虚心就
可以发现你要学的东 西,也只有你虚心才能学到你要学的东西。所以,不耻下问要从虚心的
治学态度开始。

③要做到不耻下问,就要 乙。聪明的人知道多问就会增长知识。诸葛亮是三国时代的政治
家和 军事家,从古至今人们无不佩服他的聪明才智。然而他的智慧很多都来源于他经常地向
下属和百姓请教。 为此他还专门写了一篇《与群下教》的文章,其中讲到:“夫参署者,集
众思广忠益也。若远小嫌,难相 违复,旷阙损余??”意思是说:丞相府需要幕僚,就是为



了汇集 大家的才智来做好工作。如果只考虑个人的地位得失,不敢向下级求教,那么缺点和
损失就会越来越多。 在当今“知识爆炸”的年代里,只有勤学、勤问,才能不断积累知识,
不断更新知识,不断丰富和提高自 己,适应时代的需要。

④要做到不耻下问,还要 丙。古人把求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 有字之书”另一类是“无
字之书”。所谓“有字之书”即书本上的知识,“无字之书”是社会知识。社会 知识就是我们
通过参加社会实践获取的知识。在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要想学到知识,就要会看、会听、
会想、会问。在学习过程中有很多要领和窍门是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但只要我们善于向有实
践经 验的人求问,便能学到许多有用的知识。

⑤不耻下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都受 到人们的赞颂。春秋时代卫国大夫孔圉死
后,卫国国君授予了他很高的谥号——“文”。孔子的学生子贡 认为,孔圉也有错误,不应
给予这么高的评价,于是去问孔子,孔圉为什么能称为“文”呢?孔子回答说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意思是
说:孔圉非常勤奋好学,聪明灵敏,经常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请教,且不认 为羞耻,所以国
君赐给他一个“文”的谥号。古人尚能如此,我们更要提倡和发扬这种“不耻下问”的精 神。
要获真知识,必得口常开,“遇事一问,必长一智”,问能者、智者、强者,也问不如己者,
知识学问才能不断丰富提高。

(1)用文中一个成语作本文的标题。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下短语填入文中甲乙丙 三处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填
序号)
A.善于求问 B.勤于求问 C.虚心求问
(3)第②③④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三段文字的顺序不能颠倒,为什么?
答: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段中“在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要想学到知识”就要做到________。
(5)根据文意,第⑤段中画线处应填写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
(6)第⑤段中“古人尚能如此”的“古人”指的是( )(只填序号)
A.孔子 B.卫国国君 C.孔圉 D.子贡
(7)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是个病句,在下面句子上加以修改。
古人把求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字之书”,另一类是“无字之书”。
参考答案
1.蒂 孜孜 汲 锲 2.略
3.美国 罗迦 费 因格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知识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
识的态度和意识。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 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一旦产生小的灵感,
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4.D 5.D 6.C 7. 6)
8.辩论、批判、修正
9.对这一问题的看法言之成理即可。
11.(1)不耻下问 (2)顺序是:C B A (3)第②③④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证明中心论



点。三段文 字的顺序不能颠倒,因为要做到不耻下问先要从态度上虚心,虚心求问是基础,
是前提,应放在首位;只 有先虚心求问,才能做到勤问;最后还要掌握方法,善于求问是效
果的保证。所以这个顺序不能颠倒。 (4)会看、会听、会想、会问。 (5)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6)C (7)例证法、引证法 (8)我们要学习不耻下问的精神。 (9)
古人把求知分为两大类,一类 是读“有字之书”,另一类是读“无字之书”。或改为:古人把
知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字之书”, 另一类是“无字之书”。
基础题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4分)
(1)汲( )取
(2)缺乏()
(3)根深蒂()固
(4)孜孜()不倦
2.你认为下列字中哪个部分容易写错,要特别引起注意的。(6分)
(1)恭:
(2)赖:
(3)翰:
3.你认为下列字容易同别的什么字搞错,设计辨字组词题,并写出答案。(6分)
(1)惟:
(2)版:
(3)汲:
(4)榨:
(5)毫:
(6)尝:
4.解释下列加粗的字。(4分)
(1)持之以恒
恒:
(2)不言而喻
喻:
(3)锲而不舍
锲:
(4)孜孜不倦
孜孜:
5.根据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20分)
(1)“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模式:
根深蒂固:
(2)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渊博:
(3)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因为这些知 识随
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
一事无成:
创意:
(4 )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
它反复推敲,逐渐 充实。



推敲:
(5)事实上,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 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麻烦的是,生活中大
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
6.读以下的文字,说说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10分)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 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
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 。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
意。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6分钟之后,也可能在6个月 之后,6年之后。但当事人坚信它一
定会出现。
7.课文中说:“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 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
小的想法。”如果把这作为一个论点,请你举出例子来 论述这一点。(10分)
综合题
学习这篇课文后,联系自己谈谈,如何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创造能力的人。
参考答案
基础题
1.(1)jí(2)fá(3)dì(4)zī zī
2.(1)如 “小”可能误写成“水”。(2)如“负”可能误写为“页”。(3)如可能会在“人”
的下面多加一横 。
4.(1)恒心(2)明白(3)雕刻(4)勤勉
5.(1)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 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2)(学识)深而且广。(3)连一件事情 也没做成;什么事都做不成。创造性的见解或意境。
(4)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5)正确答案只 有一个是对的(或正确答案只有一个)。6.一
是有渊博的知识;二是会对知识进行组合,形成创意;三 是坚信坚持下去,必会有成果。
7.举例子时要注意:一、内容方面,这是个富有创造力的人,有成果 ,他留意细小的想法。
二、语言表达要简洁。
综合题
回答可注意以下要点:在 学习各门课时,要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要坚信自己是有创
造力的人;在生活中要多留意细小的想 法,把它发展下去;不断探求新思路,学习创新的方
法。(要具体联系自己来谈)《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 一个》
一、积累运用
1 给下边句子中的加点字注上汉语拼音。
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① ( )知识;
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
值,并锲② ( )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2 下边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孜孜不倦 根深蒂固 持之以桓 一事无成 汲取 创意 推敲 不言而愉 模式 轻而易举
(1)____________应为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应为________________
3 辨析近义词,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横线上。
(1)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_________(丢弃 放弃 抛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来

(2)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________(获取 获得 汲取 吸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来自
(3)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________(探索 探求 探究 探讨)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
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4)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___________(缺少 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



4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B.等得 不耐烦的父亲对儿子说:“看你妈出个门还得打扮半天,真是麻烦——让她深居简
出习挺不容易!”
C.竹筏在湍急的河流中,就像一只漂浮于水面的甲虫,船工小心翼翼地撑着筏子,惟恐它
被巨 浪打翻。
D.为了筹建南极长城站,他呕心沥血;长城站落成时,这位钢铁般的汉子也流泪了。 (来

5 参照加点的文字,将下面句中画线的部分删改成两个三字短语,使整段话更加整齐、和谐。
生活中有 许多神秘而美好的东西,似乎难以寻觅,难以理想,难以登堂人室,但只要你有勇
气,善于思考问题,敢 于付诸行动,美好神秘的世界之门就会向你敞开,原来它是虚掩着的。
画线的部分应改为口口口,口口口。
二、阅读精练
阅读下边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①不过,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
呢?
②某心理学专家小组以实际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与不从事此类工作的人为对象进行了调查
研究, 并得出如下结论:“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
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
③认为“我不具备创造力”的人当中,有的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
亚他们的,从而进行自我压制。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
是光辉灿烂 的明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
的灵感。相反,这种非凡 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
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④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
的想 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
口,并坚信自己一 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⑤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 积累知识;不
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 ,
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来

6 第①段在选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7 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依据之一是什么?
8 选文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9 “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一句中,“这些”指代什么? (来
自10你认为自己是否拥有创造力?为什么?
三、拓展演练
阅读下边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学贵质疑
黄 菊
①我们说有成就的 人有“学问”,既然是“学问”,那么就要既“学”且“问”。“问”从何而
来?从疑而来。只有多疑、 善疑、探疑,才能获得渊博的知识,用之于人民的事业。清朝学
者陈宪章认为,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所以,我们说:
学贵质疑。
②人们常常把知识比作海洋, 海洋是无边无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人,



无论他有多大的学问,总会有无知的地方,而多疑、善疑、质疑、探疑则是获 取新知识的途
径。正是基于这一点,法国伟大作家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地是问
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的确如此,如果达尔文没有对“特创
论” 的怀疑,就不会有“自然选择学说”的确立。所以说,只有疑才能使我们的智慧之树开
出艳丽的花,结出 丰硕的果。
③但是,我们必须明白,疑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和认真思考之上的,绝不是无端的猜疑或 随
便的怀疑。达尔文对“特创论”的怀疑,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在于他随“贝格尔”
号 帆船环球旅行五年,观察和采集了大量的动植物标本,考察和研究了无数的地质资料,经
过综合探讨之后 ,才向根深蒂固的“特创论”发出了强有力的挑战。这是一场真理对谬误的
挑战,其结果自然是真理胜利 。可见,任何有效的怀疑,都依赖于对事实的仔细分析和对理
论的深入研究。
④可是我们有 许多青年,他们不善于怀疑,不善于发现。他们相信,凡是书上写的便是正确
的,凡是前人说的便是真理 。他们迷信书本,崇拜前人,不敢越雷池一步。这样的人,自然
不会有什么发现,更不可能有什么创见。 他们对于社会的进步没有什么贡献,还可能成为社
会前进的绊脚石,阻碍人类文明的发展。这样的人多了 ,我们的社会就不会进步,人类的文
明就会停滞不前。所以我们必须提倡怀疑精神。半个多世纪以前,鲁 迅先生就曾通过《狂人
日记》倡导这一精神。如今,历史的车轮已转过了一周又一周,我们也早该拿起反 向思维这
把钢枪,作为我们向科学进军的武器了。)
⑤地质学家李四光曾对他的学生说:“不 怀疑就不能见真理。”这句话对我们也同样适用。我
们要增长知识,寻求真理,就必须多疑、善疑,而且 质疑、探疑,这才是我们打开知识大门
的金钥匙。年轻的朋友们,勇敢地拿起这把钥匙,去打开科学的大 门吧!
(此文选自《语文课外阅读》,有改动)
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 ____________,文章开头引述清代学者陈宪章的话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2根据自己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的意思,在文中第②段的横线上填写一句恰当的话。
13. 本文第③段中画曲线的句子从正面举例论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这
一观点,从而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结论。
14.“如果达尔文没有对‘特创论’的怀疑,就不会有‘自然选择学说’的确立”一句,运
用 了举例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请你采用与这句话相同的句式,再补写一个
内容相近的例子 来证明中心论点(不得引用本试题中的例子)。
15.据报载:某专家以每分钟2500转的电钻钻 木,通过多次实验,木头只冒烟不出火,于
是写出了《钻木不能取火》的文章。由此,中学历史教材删除 了“燧人氏钻木取火”的内容。
某校学生刘昱对此心存疑虑,进行了多次研究和实验,最终钻木取火成功 ,恢复了“燧人氏
钻木取火”的历史地位。请结合对《学贵质疑》一文的理解,谈谈对这件事的认识。要 求:
观点鲜明,说理透彻,100字以内。
参考答案:
一、1.①lěi ②qjè)
2.(1)“桓”应为“恒” (2)“愉”应为“喻”
3.(1)放弃 (2)汲取 (3)探求 (4)缺乏
4.B
5.善思考 敢行动
二、6.引起下文。
7.拥有创造国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8.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9.“经常保持好奇心??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10.略(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能言之成理即可。)
三、11.学贵质疑 引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贵质疑
12.知识也是无止境的(大意正确即可)
13.“疑是 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和认真思考之上的,绝不是无端的猜疑或随便的怀疑”“任何有
效的怀疑,都依赖于对 事实的仔细分析和对理论的深入研究”
14.答案示例:如果哥白尼没有对“地心说”的怀疑,就不 会有“日心说”的创立。(列举
中国老一代地质学家怀疑西方提出的“中国贫油论”从而开发了一个个大 油田以及其他因怀
疑前人而创立新学说的典型事例均可。)
15.答案示例:学贵质疑。质 疑是获取新知和创新发展的基础。刘昱同学正是因为敢于质疑,
善于探疑,才最终恢复了“燧人氏钻木取 火”的历史地位。因此我们不能盲目迷信权威和书
本,要敢于质疑,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

难忘的爱-邪道沧桑


高考命题作文-福倒了


春天里的故事作文-七年级英语下册教学计划


塔宏伟-其实你不懂我的心歌词


英语图表作文-秒的认识


知足者常乐作文-学年小结


关于革命烈士的诗歌-性感表姐


我感恩-一丝不苟造句



本文更新与2021-01-09 07:3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zuowen/157690.html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复习题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