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下册古诗词
课题:《江南逢李龟年》
【课标与教材分析】
1.准确理解、用学科语言描述、运用课标的具体目标要求: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对 七—九年级诗歌的目标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
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2.分析教材,确立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
《江南逢李龟年》这首诗是杜甫绝句中最晚的一篇,作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
年)。《明皇 杂录》中记载:“开元中,乐工李龟年善歌,特承顾遇,于东都大起
第宅。其后流落江南,每遇良辰胜景 ,为人歌数阕,座中闻之,莫不掩泣罢酒。
杜甫尝赠诗(即指此诗)。”杜甫少年时代正是开元盛世,曾 与李龟年相熟;大历
五年暮春时节,在阔别四十多年以后,流落江南的杜甫在潭州(今湖南长沙),与同样流落异乡的李龟年偶然相逢。这时,唐王朝由于遭受了八年的安史之乱,
整个社会已经从“开 元盛世”那样的繁荣昌盛迅速跌落下来。面对苦难的现实、
凄凉的晚境和曾经辉煌一时的旧交,杜甫百感 交集,写下了这首极具情韵的七言
绝句,抒发了动荡时代有着不平凡经历的故人重逢时的深痛感触,暗寓 着对往昔
的无限眷恋,对现实的深沉慨叹,以及对昔盛今衰、人情聚散的千般感触。
【教材重点】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诗意,学会欣赏。
【教材难点】通过诵读,体会诗情,培养学生对诗词的鉴赏与感悟能力。
【学情分析】
1.学生知道了什么:已经进行背诵和默写。
2.学生能够自己解决什么:学生能够自己解决字音字形,查阅作者简介。
3.学生需要教师 指导解决什么:两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以及这两
首诗的写作手法,学会如何赏析。
1)预测多数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
本首诗所运用的写作手法,学会如何赏析。
2)预测学困生可能遇到的困难: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以及这两首诗的写作手法,学会如何赏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对诗歌语言的探究,细品诗中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 ;在
反复的吟咏之中感受诗歌语言的音乐美。
2.过程与方法能力目标:反复品读古诗,抓文 眼,在教师的引导下感悟诗句大意;
体会诗歌的深刻含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古诗的主题思想,感悟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化。
【教学评价】
课标中指出:评 价学生阅读古诗文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查学生的记诵积累,
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 意。因此课上要求学生上黑板默写,
展示,并评价书写。小组合作交流,理解诗意,课代表进行评价。小 组展开诵读
比赛,感悟诗情。
【教学方法与媒体】诵读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堂教学过程中活动的设计】
一、构建动场:
学生齐背古诗《江南逢李龟年》。
二、自主学习: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了解诗歌的大体意思。
2.结合具体语句或词语说所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你喜欢诗歌中的那句诗?哪个词?为什么?并有感情的读出来。
三、交流探讨:
1.先小组内交流,推荐出优秀同学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所得,并对自己在学习过程
中遇到的疑难进行质 疑。
2.师生共研,明确:
诗前两句言过去之盛,为下文作了铺垫;后二句写现在之衰,抒 发无穷感慨。
全诗并无直接抒情之语,但时世之凋敝丧乱与人生之凄凉飘零,却尽寓其中。
开头二句虽然是在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流露的却是对开元全盛日的深
情怀念。下语似乎很轻,含蕴 的情感却很重。“岐王”,唐玄宗的弟弟、唐睿宗
(李旦)的儿子李范,封岐王,以好学爱才 著称,雅善音律。“崔九”,名涤,
是中书令崔湜的弟弟,经常出入皇宫,是唐玄宗的宠臣,曾任秘书监 。他在同族
弟兄辈中排行第九,故称崔九。“岐王宅”、“崔九堂”,仿佛信口道出,但在
当事 者心目中,这两个开元鼎盛时期文艺名流经常雅集之处,它们的名字,就足
以勾起昔日的美好回忆。当年 出入其间,接触李龟年这样的艺术明星,是很寻常
的,可是现在回想起来,却已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梦境了 。两句诗在迭唱和咏叹中,
好像是要拉长回味的时间似的。这里蕴含的天上人间之感,需要结合下两句才 能
品味出来。
后两句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的沧 桑巨变。
风景秀丽的江南,在和平时代,原是诗人们所向往的快意之游的所在。如今真正
置身其 间,面对的却是满眼凋零的落花和皤然白首的流落艺人。“落花时节”,
既是即景书事,也是有意无意之 间的寄兴。这“落花时节”包含不少内容,既是明叙
相逢的季节,又暗喻唐帝国由盛入衰的局面,作为人 生的岁月,两人又到了落花
时节的暮年。这四字写得十分深沉含蓄。“又”字抒发了诗人抚今追昔,感时 伤世之
情。 熟悉时代和杜甫身世的读者,定会从中联想起世运的衰颓、社会的动乱和诗
人的衰 病漂泊,而丝毫不觉得诗人在刻意设喻。因而,这种写法显得浑成无迹。
“正是”和“又”这两个虚词, 一转一跌,更在字里行间,寓藏着无限感慨。
诗是感伤世态炎凉的。李龟年是开元初年的著 名歌手,常在贵族豪门歌唱。
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李 龟年
的歌唱艺术。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
盛的眷怀; 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
开元时期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语 极平淡,内涵却无限丰满。蘅塘退士评为:“少
陵七绝,此为压卷。”
这是杜甫绝句中最 有情韵、最富含蕴的一篇。只二十八字,却包含着丰富的
时代生活内容。如果诗人当年围绕安史之乱的前 前后后写一部回忆录,是不妨用
它来题卷的。
李龟年是开元时期“特承顾遇”的著名 歌唱家。杜甫初逢李龟年,是在“开口咏
凤凰”的少年时期,正值所谓“开元全盛日”。当时王公贵族普 遍爱好文艺,杜甫即
因才华早著而受到岐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延接,得以在他们的府邸欣赏李龟年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1-25 16:4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zuowen/23366.html
-
上一篇:杜甫《江南逢李龟年》阅读训练附答案
下一篇:江南逢李龟年-教案(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