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文观止读后感范文精选
2020
《古
文观止》是一部囊括从东周到明末、
集百家经典于一身,
同时永远不会落后于时代 、绝
不会因为政治风云变幻而失去价值的文集。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
5
篇古文观止读后感,
欢迎大家阅读
!
古 文观止读后感
1
燥热的盛夏,温上一壶香茗,捧读《古文观止》
, 茗香微动
间,试看文坛众生,轻叩古人闲远之意境,自有那清凉一隅。一语观止,道尽了
这本收录了
上起先秦下至明末中国历代文言文散文典范之作的奇书,
其见 证中国古文学优秀作品之灿如
星辰及其波澜壮阔的发展史。
翻读着一篇篇 美文,
也翻出了一张张鲜活的面容,
他们携着礼
义仁智信
忠孝勇和
……
信步向我们而来。
“
出师未捷身先死
”
的诸葛亮,完美诠释了
“
士为知己
者死
”
和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于是就有了气吞山河,感人至深的《前后出师表》
。从三顾
毛庐,对刘备知遇之恩的由衷感激,进而心怀天下
;
白帝托孤,尽 管幼主毫无治世之才,却
并无半分取代之意
;
到因阿斗之 掣肘,虽六出祁山亦无功而返,然为社稷计仍忠贞不改初心
;
上谏后主以
情动人循循善诱,殚精竭虑以攻为守,为兴蜀汉步步为营
……
每每出师皆抱必死< /p>
之心,身前身后一如心系朝堂,想先生文韬武略,智盖三国,倘不以小忠大义计,只受托于
人便忠至死,此番忠义,可鉴日月
!
归去来兮如陶渊明,
《桃花源记》里,他诗意纷呈地为我
们勾勒出了一个清新美丽﹑一派祥和
的世外桃源。
在黑暗腐败的东晋末朝,
当能否为官一任
从
而造福百姓,可以施展政治抱负,只看你的家世背景时,我们这位可爱的只上任了
81
< p>天
便辞去官职的彭泽令,他选择遵从内心,
从此闲云野鹤栖身田园,
躬身耕作自得其乐。
无论
知己良朋,
还是 农人樵夫,
都能成其座上宾﹑酒中客,
那份随和亲民如他最钟爱的大自然般
朴素珍贵。
因了他的高尚情操,
他所推崇的回归田园诗意人生, 即使在千年以后,
依然成为
人们心中向往不已并孜孜以求的梦中乌托邦<
/p>
!
自古来高官厚禄本就难拒,若说真心请辞第一
人,恐非李
密所属,一章《陈情表》
,字字泣诉,行行沛然。出生穷困﹑命途多舛﹑潦倒不
< br>堪,若以常理论,君主赐官怕是要感恩戴德了。偏是李密,三番五次以奉亲请辞,最后还写
了感天动地的请辞奏章,
连皇帝也对他无话可说,
无咎可追,
< p>谁说自古忠孝难两全,怕只是
未到情深处吧
!
当读到
“
祖母无臣,
无以终余年
;
是臣尽 节于陛下之日长,
而报刘之日短也
”
时,
总能为其孝心潸然泪下,感动不已。他的再三辞诏,固也有为前朝守节之志,然言由心生,
若无乌鸟反哺之孝心,又岂能作出如此感人之大作呢
!
每次读《滕王阁序》 p>
,不管是其音律﹑
对仗﹑辞藻,还是天文地理﹑人史典故,都能得到一份看大
片的心情。只一句
“
落霞与孤鹜
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p>
”
,即能将你带回千年前那个流光溢彩﹑天人合一的午后,天才少年
王勃,一身束装风度翩翩,临江而立借景抒怀。当他极目远眺,天高云淡秋水阑珊,渔舟唱
出清寂断肠,雁群惊于江山夜寒,
“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
,
是
这位因才遭嫉﹑屡受打击的天之骄子无可奈何又不屑同流合污的感时伤怀。
然并非一味沉
沦,当下笔锋又转
“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
无路请缨,有怀投笔
”
< p>,华丽
的词藻背后,深藏了一颗不甘寂寞的心,
只是吟诵越畅快淋漓 ,失落越无处可托罢了。
最终
上天将王勃的人生永远定格在了他最美好的
气宇轩昂的二十七岁,
短暂的一生里他才华横溢
却又壮志难酬。
我们婉惜怀才不遇给了王子安颠沛流离挫折横生的境遇,
又庆幸于郁郁难平
的子安才给出了如此瑰丽壮阔的绝唱。
落霞孤鹜,
秋水长天,
< p>仍静静相望,穿越千年而不老,
正如永远年轻的王勃,还有他留给后
人的千古名作。不觉翻篇到了北宋,
《前赤壁赋》就这
样牢牢占据了我的
眼睛,苏子与客泛舟游过我的脑海。空灵飘渺的江面,载着那一叶扁舟,
欢声笑语中因乌
台诗案被贬谪的阴霾已然散尽。
是啊,
世间万物皆有变与不变之两面,
< p>若变
就算是天地之大也无法更改,若不变,渺小如我亦能终我之初,那万物又有何可
羡慕的呢
?
万物各有其主,
若不是你该得的,一丝一毫也 莫强求,只是造物主又何其慷慨,将无穷的清
风明月让你我尽情享用,
徜 徉其间其乐更无穷。逆境磨难又怎样,
坎坷多舛当如何,起起落
落我自一
笑置之。从此开荒置种,亲事农桑,与渔樵杂处,为醉人推骂,渐喜于不为人识
;
更欢于笋鲜鱼香,于清苦处悉心研制注定会流芳百世的东坡肉鱼
;
即使在 他被贬到更远更荒
凉之地,也总能苦中作乐去发现廉美的食材将之改造成美食,诸如荔枝
、羊脊骨、牡蛎,并
跟儿子逗乐
“
无令中朝士大夫告知, 恐争谋南徙,以分此味
”
,天真烂漫状,令人捧腹
!
如果
说此中欢乐给了苏轼以豁达和乐观,
屡遭逆境又让他始终保持着对 诗画文艺的敏感明亮,
所
以名篇大作更迭而出,
对客观事 物规律和人生哲理的感悟更是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苏轼又是
政绩卓著的好
官,所到之处兴水利、
减税负、
开办慈善事业和公立医院,即使年老被贬惠州 p>
和海南,也绵绵致力于当地的水利教育民生,
“
一自坡公谪南 海,天下不敢小惠州
”
,可见影
响之深远。
为官一任时必造福一方心系苍生,
低谷窘境中粗鄙野菜亦能成就其有味的人间清
欢,天大的事自有那碗东坡肉顶着,这样的东坡,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当堪称中
国政治文人之典范
!
再来看《岳阳楼记》
,
< p>“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高调做人更
高调做事的范仲淹
;
《邹忌讽齐王纳谏》
,玉树临 风位高权重的邹忌,由小事领悟治国大道,
以其有才有度之君子风范向齐王巧妙地进谏忠
言,为齐国扬风正气,终助其繁荣昌盛
;
《师
说》
,桃李满天下的韩愈,仍不断学习叹
“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
,是向学之人心中的一
盏明灯
;
《陋室铭》
,简陋的居室内,装满了刘禹锡的安贫乐道与洁身自好,何陋之有啊
… …
通读全篇,当我费尽周章方解其一句,千年前的三尺蒙童已然是倒背如流
;
纵观全书,流芳
百世的名篇里,
历代伟人丈夫几尽跃 然纸上。
我钦配这些伟丈夫,
多数皆遭过常人所不能承
受
之难,然虽万难,
既定初心便矢志不改,终为后世万人留下经天纬地之大文章,
气 吞山河
之大气象。
艺术与苦难是一对好兄弟,他们比肩奔跑,历经时间的 沉淀与打磨,愈显其璀璨
夺目,
他们是不刺目之光芒,
光 照万丈
;
他们拥不张扬之力量,
力透千古。
一部< /p>
《古文观止》
,
浮光掠影般向我们呈现了一幅中国历代社会
斑斓多姿的画卷,摊开一个个形形色色的故事,
灵活丰满的人物,
似乎每 个人总能从中找到那个与自己相似却又飘渺的影子。
相似于我们的
本真如
此一致,
飘渺在身处这个巨大的名利场,
那被不断激起的漩涡深藏着永无止境的欲 望,
并将不断吞噬迷失着芸芸众生。
或许我们可以,学古人焚香试茶,< /p>
听雨浅读,剪一段清明时
光,撷一缕云淡风轻,放下纷繁困扰,找一找最初
的自己。无论漫步无论独处,慢一些,再
慢一些,生活本该如此。古文观止读后感
2
《古文观止》是一部文言散文选集,是清人吴楚
才和吴调侯叔
侄俩人选编并注释的。
这部散文选集挑选了从东周到明代的二百二十二篇散文
作品,作品题材涉及史传,策论,游记,书信,笔记等。这些散文大部分语言简练,篇幅短
< br>小易懂,从
1695
年成书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现在中学里的文言文教 材中不少是从这本
书里选用的一些文章。
“
古文
”
就是指古代的文章,
“
观止
”
< p>的意思就是说你只读这些文章就够
了,
不用再去读别的古文书。 p>
可见
《古文观止》
这本书的历史地位。
我没有太好的古 文功底,
这本书对我来说还是比较有挑战性的,
我在读故事的时候必须去 查很多词语,
所以阅读的速
度也非常缓慢。
< p>
我在这本书的读后感里就写写我最熟悉也比较喜欢的一些小故事吧。
《桃花源记》是 东晋文
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我们这学期
ETK
有一个词
“
”
就出自陶渊明的这篇文章。他在《桃花源记》里描写了一个渔人打 鱼的时候偶然
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桃花源里
“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
陌交通,鸡犬相闻。
”< /p>
一种祥和宁静,富足的景象。桃花源里的百姓与世无争,善良好客,
但他们
“
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作者用简单白描的手法描绘
了桃花源自由平等富足美好的生活,
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
我觉得
虽然作者用的语言
对我来说挺难读,
但是他描写的桃花源是很美丽的。
但同时我觉得这个故
事有种怅惘的感觉,像一个幻想。在现代生活里很多人也想要一个
“
桃花源
”
这样的地方,现
实生活中充满了各种争斗,各
种压力,各种不满,
“
桃花源
”
是人们心中的一块 净土,是人们
逃离现实的理想境地。
但是
“
桃花源记
”
的结尾却有点儿伤感,
渔人虽然很喜欢桃花源并在那
儿感觉到了快乐,但是还是不能在那儿待着,
还需要回到现实中去,一种 无奈的感觉。
另外
一个我挺喜欢的故事是
“
愚公移山
”
。
这个故事是讲一个九十岁的愚公想把家门前挡住路 的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