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说新语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高中作文的世说新语读后感,感谢您的阅读!
本学期学校为了鼓励大家读书,统一发了一本刘墉的 《世说新语
2
》之教育
秘笈,
我在闲暇之 余读了一部分,
让我回味无穷。
娓娓道来的教育秘笈就像与读
者对话,许多的困惑也随之渐渐明朗。书中对“新新人类”的理解,我有同感:
“他
们可能动作不快,
起床也不快,
但他们的观念灵活、
转变得快、< /p>
适应得快。
”
是的,
就拿我外甥来说, p>
看似动作较慢,
但是对社会的进步事物说起来让人用另
一种眼
光看他。
他小时候喜欢看课外书,
特别是历史和地理之类的,
积累了好多知识,
高中
时学习再紧张,也要挤出时间(如周六晚)上上网浏览一下著名网站,上一下
q
q
,关心一下国内外大事,就餐时,便侃侃道来;去了几个地方,就会告诉你那
< br>里人的生活方式,
没有一点点的不适应;
有时还时不时地评论一下某些社会 现象,
有时模唱几首流行歌曲还真是有点模样,这就是“新新人类”
。< /p>
读了这本书,对我颇有启发,我国的 家长对孩子太多的企望、设想和规矩,
于是束缚了孩子想象的空间和发展的平台,
使家长没有办法选择,
只有听之任之。
想想现在青春期孩子的叛
逆,
网络问题少年,
做家长的真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教
育
思想和方法,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
是非常需要我们家庭的帮助和协调,
< p>是非常
需要与学校老师经常的沟通。
有的家长常把责任推给学校和老 师,
却不问自己的
责任尽到了没有,忽略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书中谈到的“年轻人要有探索的权利” p>
“子弹准备好”
,我很赞赏。孩子在成
长过程中,
为自己储存一种能量,
为自己积淀一些知识,
为自己储备一定的能力,到机遇降临时,你便会选择适合自己的平台大显身手,
而非有了合适的机会,
我记得教育自己女儿时,
她出生才八个月
就教她自己学会吃饭,
读小学时要求她一定要遵守纪律,
要多为他人着想,< /p>
回家
要学会做家务……如今,
走向社会了,
较快地适应了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
尽自
己的能力为社会做一点点事,就
是储备生命的价值。
掩书沉思,< /p>
我们的家庭需要太多地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
要为他们创造一种
宽松、
和谐的环境,
要鼓励他们把知识变成技能,
要让他们体 味与珍惜成长中的
困难,明确自己的目标,坚持数年,必有好处!
提起记载遗文轶事的笔记小说,
你想 到了什么?提起志人小说的代表,
你想
到了什么?提起中国最早历史价值
最高的小说,
你又会想到什么?告诉你,
它就
是中国历史
上一个伟大的传奇——《世说新语》
。
最近阅读了刘墉《世说新语
2
刘墉教育秘笈》< /p>
,感触颇多。刘墉先生以非常
平实的语言,幽默的文笔,道出很多人生哲理
,实在令人佩服。本文就以处罚的
艺术为题谈谈个人感想。
《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梁代刘 峻作注。分为政治、德
行、文学、方正等三十六门。全书共有一千多则记载了许许多多富
有哲理、趣味
十足的文言小故事。
今天晚上,我又读了《世说新语》识鉴门的几篇文章,其中有一篇使人的品 p>
质得到了很大的体现。
原文是这样的:王濬冲、裴叔则二人总角诣钟士季,须臾去后,客问钟曰:
“向
二童何如?”钟曰:
“裴楷清通,王戎简要。后二十年,此二贤当为吏部尚
书,冀尔时天下无滞才。
”
p>
译成现代文是:王戎、裴楷二人儿时去拜访钟会,呆了一会儿就离开了,有
客人问钟会:
“刚才那两个孩子怎么 样?”钟会说:
“裴楷清明通达,王戎简约扼
要。二十年后这两位贤才将
成为吏部尚书,希望那时天下没有被埋没的人才。
”
读完这篇文章,
让我认识了一个善于发现人才,
并且具有优秀品质的钟会和
一个清明通达的裴楷,一个简约扼要的王戎。文章以钟会和客
人的对话为主线,
阐述了裴楷、
王戎的品质,
也写出了钟 会的善于发现人才的能力。
文章第一句中
“须臾去后”
, 意思是呆了一会儿就离开了,写出了王戎和裴楷在钟会家中待的
时间短,也一定衬托出了
钟会发现人才之迅速。钟会话中的最后一句:
“后二十
年,此二贤当为吏
部尚书,冀尔时天下无滞才。
”突出了钟会善于发现人才,能
从儿时的表
现想到二十年后的作为,
坡有一定功底。
也写出了王戎、
裴楷的一 部
分优良品质,儿时已有所体会。
“当”字有一定的肯定意味,突出了钟 会的能力
强。后一小句“冀尔时天下无滞才”这是钟会的愿望,也是为国家兴亡所想的,
写出了钟会关心国家的未来和国家的下一代。
像看故事样的读着《世说新语》
,不知不觉的就看到了后面,感 慨颇多。试
着谈谈我的点滴体会。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历来具有深厚的道德及传统的美德。然后, p>
如今看来,
某些美好的东西已经成了历史。
今日的中国, p>
人们的道德观念金钱观
念传统观念似乎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一些报道和文章中我们可以知道,
中国
的香港澳门台湾人在继承和发扬
中国传统美德方面要比大陆人好很多,
在尊重老
人,爱心事业等方面真的
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当然,我说的是整体状况,也并不
是说我们就一无是处,
我只是想说,
现在下一代
人的思想道德等方面也到了非重视不可的地步了,
不然,
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 将
会无法传承,就连国人的国际形象也大损。
-
-
-
-
-
-
-
-
-
上一篇:《世说新语》读后感范文
下一篇:世说新语文学篇读后感_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