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说新语读后感
2020
《世说新语》
是南朝的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全书用文言写成,分为言语、德行、政
事、文学等
三十六门,其中的故事既有很强的哲理性,又不乏趣味性,篇篇短小精悍。接下
来小编为
大家整理了
5
篇世说新语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
世说新语读后感
1
读了
《世说新语》后,我最大的感受是
“
自然无为
”
。
“
自然无 为
”
是魏晋的玄学家悟出的唯一
能抗衡儒家礼教名分思想
的锐利武器,
含有道家的精髓。
魏晋的玄学家认为,
任由人们的本
性自由发展,这就叫自然
;
而人治理人,对别人的自由横 加干涉,这便是人为。
我不知
道,道
家和儒家哪一方是对的,但是我很喜欢道家的思想
——“
自然无为
”
。这跟仙外的校训
“
顺其自然
”
有一些异曲同工之妙。
“
自然无为
”
的道 家学说呼吁人们发现真我的存在,寻找生
命的意义。
发现了人的价值,于是就有了人对生活的追求:花前月下,饮酒赋诗,敞怀
清谈,
展现才情,
我行我素。
譬如,
王子猷的卓 荦不羁、
嵇康的一曲
《广陵散》
、
顾恺之的
“
三
绝
”
、杜预的《左传》癖、 阮籍的青眼白眼、王羲之的东床坦腹
……
他们要在短暂的生命中活
得潇洒,活得洒脱,活得自由自在。他们放荡形骸,胆大包天,不畏生死,有时甚至状若疯
魔。他们不在乎世人的眼光和看法,
甚至不知羞愧为何物,只照自己的意愿来活。 p>
魏晋
时期,
宗教信仰的混 乱以及人们对统治者的失望和不满,
导致很大一部分有才华、
有能耐的
< p>人士隐居山林,整天曳尾涂中,饮酒作乐。如果他们生在大唐盛世,一定会有一番成就,但
当时政治腐败,敢于指责的人都死了,剩下的都只能敢怒不敢言。有的用酒精麻痹了自己,
有的直接放弃了希望,在山林里寻觅着他们心中的
“
道
”
。
我觉得,上述这些魏晋名士的 p>
做法是有一定道理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们不需要刻意做大英雄、大善人,<
/p>
只需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做好自己的事,
做有意义的事。
世说新语读后感
2
原文:
《世
说新语
·
德行》
: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
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
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
曰:子非吾友也。
文法评:本
文主要
讲了管宁与华歆绝交的事情。
而绝交的理由,
作者只选了两件事来阐述。
一件事是见
“
片金
”
的不同态度, 另一件事是读书时见
“
乘轩冕过门者
”
的不同态度 。这两件都是发生在学
习生活中的道德小事,而绝交是大事,可见写作的手法是
“
以小见大
”
。一般人关注一般事,
对大事由于种种原因,
一般人是不愿
“
真诚
”< /p>
关注的。
所以在中国,
关注大事是
“
大人物
”
的事,
小人物关注大事那是
“< /p>
发牢骚
”
,不足一论的。因而写文章,最好是
“ p>
以小见大
”
,方有
“
立足
”
之地。
文意评:这篇文章短小精 悍,文意浅显,比较好理解。按照现代人的理解,因为
这两件小事而绝交,似乎不能接受
或者说管宁自己也有
“
问题
”
。但站在过去的生产 能力下,
华歆的经济头脑与学习动机是值得管宁与之
“
分 道扬镳
”
的。
古代为什么强调 对人道德素
养的要求以及重视对人道德的评价
?
这主要与 当时的社会生产能力、个人生产能力有密切的
关系。社会生产能力越低下,越强调人集聚
进行生产的重要性
;
个人生产能力低下也会对人
与人的合
作有更大的依赖性。
无论人集聚,
还是人与人合作,
都对人的忠诚 提出了很高的要
求。因为没有对他人的诚信、对合作组织的忠诚,那合作不能继续,组织
也会瓦解。而在交
往中,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让别人信服,才能领导、管理大家。所以
社会需要用
“
道德
”
来评价个人,个人也
才能凭借自己的
“
道德
”
高尚而成为国家的人才, 组织、领导大家。这就
是古代所倡导的: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但道德的养成是需要个人追求的,
个人的积极性影
响了个人道德的
水平。
管宁在学习的时候,
看到华歆道德养成 的个人动机偏低,
意志偏
弱,
害怕自己受到不好的影响而 降低自己的道德水平。
在管宁的价值选择中,
要失去较高的
道德水平,那宁愿失去
“
朋友
”
,所以一定的时 候,管宁肯定是会与华歆绝交的
!
现代社 p>
会生产能力、个人生产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从这个方面看,有些人就放弃追求
道德修
养
”
了。但现代生活的组织 化却在不断加强,如各种各样的单位、企业、协会等机构,让每
个人都同时加入了好几个
“
组织
”
,人一生下来就同时加入了好几个组织, 像加入了家庭
——
-
-
-
-
-
-
-
-
-
上一篇:最新世说新语心得体会范文5篇
下一篇:最新中学生世说新语读后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