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
年“神州数码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
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摘要
教学题目
《山居秋暝》
课
程
语文
学时安排
1
课时
年
级
2010
级
所选教材
语文出版社
赵大鹏主编
《语文》
(基础模块)上册
设计依据
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 /p>
、
学习者特征分析
、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
及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创设一个融多种信息化手段和教
法学法于一体的情境性、
社会性课堂环境,
引导学
生从感
受秋天入手,
主动从直观可感的秋景走入诗中,
再通过拓展迁移环节,
< p>将学
生从诗中带回生活,完成对生活的思考和审美情趣的提升。
一、学习目标与内容
1
.学习目标
(
1
)知识与技能:诵读品味诗歌,体会古诗音韵、节奏之美;掌握诗中情景交融
的写作手法。
(
2
)过程与手 段:采用音、视频、校园学习平台等信息化手段,将平淡的文字转
化成音、色、意巨美的
画卷,展现蕴含着丰富的“美”的资源的语文教材
,
实现助
学助教功能。
(
3
)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引导学生从感受生活升华为思考生活,实现对审美情趣
和心灵的塑造。
2
.学习内容
(
1
)教材分析:本课选自《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五单元唐宋诗词单元。该单元
< p>共有
2
课,前课是宋词五首,后课是唐诗六首。本课是唐诗六首中的 最后一首,是
大诗人王维的代表作,完美地体现其“诗中有画”艺术风格的作品。
(
2
)
学习形式:
< p>开展小组竞赛,合作协同方式。
以小组为单位,
展开
“最美意境”
、
“最美男声(女声)
(
3< /p>
)学习结果:使学生从感受生活升华为思考生活,完成对生活的审美情趣和心
灵的塑造。
3
.学习重点及难点
< /p>
教学重点:
1.
掌握诵读方法,在诵读中感受诗歌音韵美。
2.
学习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理解作 者寄托的理想精神追求。
教学难点:鉴赏诗歌意境,体会王维的诗歌风格。
4
.问题设计
(
1
)
“我的秋天我做主”环节:
?
引导学生思索画—语—境
--
情的关系,请学生拍
摄“秋之景”照片,表达诗中意境。
(
2
)
“诗之声”环节:
?
请体会诗中韵脚、节奏?
(
3
) p>
“诗之意”环节:
?
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
“一切景语皆情语”
,全诗通过对秋景的描绘,表达了诗
人何种心境
?
用哪句话来概括?
(
4
)
“诗之魂
”
环节:
哪位同学的作品最准确的表达了诗中意境?
1
2011
年“神州数码杯”全国中等职业学 校信息化教学大赛
(
5
)
“我的生活我的创作”环节:
?
如果你被要求以“秋韵”
p>
为主题设计居室,
你想通过哪些具体的物来营造情境?
?
我们为什么在公园里漫步,而不在嘈杂的菜
场?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教学对象是室内装潢艺术设计专业
2010
级的学生,具 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喜
欢竞争、有好胜心理,也喜欢信息化媒体,乐于接受感性的、直观
的学习方式。学
生对古诗的认知规律是:
1.
不陌生:
学生对古诗不陌生,小学大纲中要求必背诗歌篇目是
80
首,中学
大纲中要求必背诗歌篇目是
34
首,学生有古诗学习经历。
2.
不喜欢:
古诗语言高度凝练、意境传神,可以说,融大美与大雅于一体,但
过往的古诗学习,不
讲意境,一味要求背诵,使学生一听“古诗”二字,脑中马上
浮现“背诵”二字,实在是
头痛欲裂。
3.
不了解:
虽然不陌生但 因为不喜欢,
使很多学生始终没有走近古诗,
深入了
解过
它。
三、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
1
.学习环境选择(打√)
(
1
)
WEB
教室√
(
2
)局域网
(
3
)城域网
(
4
)校园网
√
(
5
)因特网
(
6
)报告厅
2
.学习资源类型(打√)
(
1
)课
件
√
(
2
)工
具
(
3
)专题学习网站
(
4
)
多媒体资源库√
(
5
)案例库
(
6
)题
库
(
7
)网络课程
(
8
)仿真软件
其
他
3
课前,教
师将《山居秋暝》相关资源发布到校园网上“山居秋暝资源库”
(网
址:
http//10.10.200.15
)
。资源库中设有五个部 分,分别为:
“课文解读与作者介
绍”
、
“古诗常见意象”
“古典音乐库”
“王维山水田园画作欣赏”
“名 家点评”
。既包
2
2011
年“神州数码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
括了课堂教学所用资源,也包括了供学生课后扩展性学习的资源。
四、学习情境创设
1
.学习情境类型
(
1
)真实情境
(
2
)问题性情境√
(
3
)虚拟情境√
(
4
)互动性情景√
2
.学习情境设计
虚拟情景:
(
1
)采用多媒体课件、计算机、音响设备、投影仪及幕布等教学用具,创设诗中
意境。<
/p>
问题性情境:
(
2
)在教学的五个环节中,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有序地启发引导学生探究、思
考、提升。
互动性情境:
< br>(
3
)晚自习时间,教师在家与学生利用
群讨论组,进行诗歌单元诵读互动、指
导。
五、教法学法设计
*创设情景设疑:
运用信息技术营造教学情境,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诵读法:
示范、配乐诵读、美读。
< br>*小组讨论法:
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充分地表达,锻炼口头表达能力,活跃
课堂气氛。
*自主探究法:
学习的最好 途径是自己去发现,给定条件,让学生去合作探索,完
成作品。
六、学习活动组织
1
.自主学习设计(打√,并填写相关内容)
类型
相应内容
使用资源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
1
)
抛锚式√
研读意境
校园网“山居
拍摄照片
布置任务
秋暝资源库”
或录像
组织评价
(
2
)支架式
(
3
)
随机进入
式
(
4
)其他
2
.协作学习设计(打√,并填写相关内容)
类型
相应内容
使用资源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
1
)竞争√
①
最
佳
男
声
“山居秋暝资
朗 诵
布置任务及考核
(女声)朗诵
源库”
标准,
过程指导,
比赛
多元评价。
(
2
)伙伴
√
(
3
)协同√
①
“最美意境”
大屏幕投影、
组员合作创意
启发、点拨,多
评比
课件
元评价。
3
2011
年“神 州数码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
(
4
)辩论
(
5
)
角色扮演
(
6
)其他
3
.教学结构流程的设计
环节
内容
(
1
)
“我的秋天我做主”
——导入新课
拍摄秋之景,走入诗中。
(
2
)
“诗之声”
——诵读感悟
诵读,体会诗歌音韵节奏之美。
(
3
)
“诗之意”
——解读诗意
解读诗意,理解作者理想追求。
(
4
)
“诗之魂”
——鉴赏品味
把握诗歌意境。
(
5
)
“我的生活我创作”
——拓展迁移
走出诗歌,思考生活。
教学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环节
课件展示
教法学法
一、
“我的秋天我做主”
生:
(自主探究法)
导
入
新
课
3
分
钟
设计意图
媒体资源
【设计意图】
根据
学生专业特点和兴
完成 上周布置的任
务,
提交到教师校园邮箱。
趣,让利用“山居
师:
(启发教学法)
以电子相册展示学生
作品,激发学生兴趣,将
< br>
学生引入情境性学习当
中。
秋暝资源库”查找
资料,
拍摄秋之景,
< br>描绘画面之意境,
将教学延伸到课
前。
教 师通过问题,
(引导语)
秋季本来
引导学生自主探
就是一个特别的季节,它
由酷暑走向严寒,在文学
作品中多是寂寥、清冷的
4
究,以直观可感的
秋景图片、视频将
学生带入情境之
-
-
-
-
-
-
-
-
-
上一篇:英语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
下一篇: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