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信息化教学设计
本节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资源管理器的功能
很强大,使用方便,可用于查看
系统文件和资源,完成对文
件的多种操作。本节是第二章的重点,应要求学生能熟练操<
/p>
作,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
如何进行科学地处理:
结合多媒体课件的演示 ,给学
生一个直观的印象,帮助学生掌握对资源管理器功能的应
用,并在讲课的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从而调动学生
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
现在大力提倡和进行素质教育,老 师仅仅是课堂的主
导,而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要培养学生自己学习和大胆
思维的能力。学生自己学习并不代表放任学生而老师撒手不
管,而是要教给
他们学习的方法。本节课让他们用上一课总
结要点的方法自己总结要点,让他们参与到教
学过程中来并
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老师提出自己的认识和大家探讨。不
能仅看到老师是主导的一方面,也要看到学生是主体;也不
能仅看到学生是主体
,而忽略老师是主导。两方面都重要。
本节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讲解
、练习的方法,教学中多举
例,对于文件的有关概念不必过多地讲解理论,重在操作。<
/p>
知识目标:
1
、
明白资源管理器的重要位置和强大功能。
2
、
了解资源管理器窗口的结构。
3
、
了解磁盘管理的方法。
能力培养目标:
1
、
掌握文件的有关操作。
2
、
掌握查找文件的基本方法。
思想教育目标:
1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方法,通过总结、
归纳、操作,提高学
习效果。
2
、培养 学生的开放性思维,通过讨论和实践,使学生
积极参与,提高自学能力。
1.
说教法运用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和 当
前素质教育的要求,运用问题启发、任务驱动、讲练结合、
分
组合作、精讲—演示、学生自
主探 究等多种教学方法,从而达到让学生多动手、多思
考、
多实践,
使学生了解、
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说学法指导
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的更新远高于其他课程,如果学生不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后很难适应这门学科的发展,因此
在教学中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学
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
要学”,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一般方法,鼓励
学生多动手实践、举一反三,更好地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
际问
题的过程。
计算机教育专家谭浩强老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
-
-
-
-
-
-
-
-
-
上一篇: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特点与要素分析
下一篇:传统教学设计和信息化教学设计有啥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