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食》教学设计
育华中学
付娆老师
◆
教材分析
《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写的。这首诗描写了春天京都长安城寒食节的景象。这首诗
首先描写春天长安城的景色。暮春临近,全城处处花絮纷飞。寒食节里,东风吹过,皇家花<
/p>
园的柳枝随风飘拂。接着写夜幕降临,普天之下,家家禁火,但宫廷里却正忙着传点蜡烛。
诗人描绘寒食节景象,由白天写到夜晚,重点写夜晚,以汉喻今,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目标】
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
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象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诵读古诗,
品读品情,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感受大自然的美和春天的生机勃勃。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
理解诗句的意思,
背诵古诗,
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象和作者表达的思
想感情。
【教学难点】
< p>
引导学生诵读古诗,品读品情,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感受大自然的美和春天的生机勃勃。
◆
课前准备
◆
◆
教学过程
多媒体课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
同学们,你们能列举一下中国的传统节日吗?(学生回答)那么,你们知道在清明节
的前
一天是什么节日吗?
(没错,就是寒食节)
寒食节很早就有了,
许 多诗人都曾写过关于
寒食节的诗歌,今天我就向大家介绍一首——韩翃《寒食》
。
2.
板书:寒食
3.
齐读课题。
二、解诗题,知作者
1.
听录音,圈出本课生字词。
2.
师范读古诗,指导学生朗读古诗。
3.
学生动情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开展古诗朗诵“夺星”活动。
< p>
4.
寒食节也称“禁烟节”
、
“冷 节”
、
“百五节”
,在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日,清明节的前
一二日。这一天,禁烟火,只吃冷食。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
鞠、牵勾、斗鸡等风俗。
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
,
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惟一以
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5.
韩翃:唐代诗人。字 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
13
年(< /p>
754
年)考中进士。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 书
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三、抓字眼,明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