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作文首页 > 高中作文 >

唱红歌的意义部编版语文六年级教材上册《月光曲》教案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zuowen
2020-12-12 23:58
tags:小学教育, 语文, 六年级语文

-

2020年12月12日发(作者:孔令奇)


月光曲教案



教学目标


1.

从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传说中,让学生体会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


爱, 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并对学生进行美的的教育。


2.< /p>

学习掌握“谱、莱”等

9

个生字,理解“谱写、传说、幽静、恬静、 纯熟、陶醉”等


词语,描述画面进行语言训练。


3.

学习在写实的过程中,展开适当的联想,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 p>


教学重点


1.

引导学生了解《月光曲》的创作过程,体会贝多芬的情感变化。


2.

引导学生体会由实在事物展开的适当的联想,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贝多 芬弹奏第二首乐曲时的情和景,体会人物的心境和乐曲的意境的统


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自学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层次。


2.

范读课文,指导正确朗读课文。


3.

讲读课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第一层。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同学们,

< p>说起月光,

你一定会想起许多优美的诗句,

回忆起许多与月光有关的故事或传


说。这一课我们就看看《月光曲》是如何诞生的。

【出示课件

< p>1

:课题】

(板书课题:月光曲)


这篇课文很美,看 哪些同学能自己读懂课文,读好以后能回答两个问题:


1.

《月光曲》是一首什么样的曲子,是谁写的?


2.

《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


二、自学课文,读后提问


(结合句子训练,帮助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1.

《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


提示:

《月光曲》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吗?(不是,是一个传说)


解释“传说”

:是在民间流传的故事。


2.

《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关于什么的传说?(懂得《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关于


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传说。

3.

《月光曲》是个什么曲子?看谁在曲子的前面能加上恰当的附加成分。


(通过练习,懂得《月光曲》是音乐家贝多芬谱写的一首著名的钢琴曲。


4.

结合学生回答,介绍贝多芬,以激起学生学习兴 趣:

【课件

2


贝多芬 是世界上著名的音乐家。

他对贫苦的人民非常同情,

他曾经写下这样的句子:

“我


们的艺术应当只为贫苦的人造福。

“做 到这一点,我将是多么的幸福!


5.

歌谱同学们是知道的,根据歌词写谱,叫谱写。如果没有歌词,单纯作曲子,也叫谱


写, 简单的说法叫谱曲子。曲子写好了,就叫什么?(谱成)


写曲子叫谱写 ,

写出非常壮丽的诗,

也可以说谱写了一首壮丽的诗篇谱写了一首扣人心


弦的诗篇。


三、理解结构,引导分段


1.

这一自然段最后说传说是这样谱成的。这一句在这里起了什么作用?


2.

课文哪些段落写了这个传说?


3.

那么课文可以分成几大段?


段意:①总的介绍。②关于《月光曲》的传说。


4.

这是一个很动人的传说,你们听老师读课文。范读课文第二大段。


四、读后提问,分清层次。


1.

现在你们谁懂得了贝多芬为穷兄妹前后弹了几首曲子?第几首是弹的《月光曲》?

< p>
2.

第二部分按照贝多芬弹第一首和第二首为根据,分成两层。


出示【课件

3


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


第二部分:第

2

10

自然段

< p>


第一层:第

2

6

自然段


第二层:第

7

10

自然段


五、进入情境,体会内心


读讲课文第二部分第一层。


1.

指名读本段第一节。


2.

通过教师描述,带入情境:


这个传说,一开始就给我们描写了一个非常美的画面:出示【课件

4

:相关图片 】我们


仿佛看到一个秋天的夜晚,月亮分外清朗,月光下,

莱茵河水静静 地流淌着,

贝多芬在一条


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同学们想一想,在这幅画上 除了一轮明月、莱茵河、小路,还有在小路


上散步的贝多芬外,

根据故事 的发展,画面上还应该有什么?

(一间小茅屋,茅屋的墙壁上


最好画上窗 口,而且从窗口里透出微弱的亮光,甚至有两个人影。


3.

这儿离热闹的地方比较远,又给人美的感觉,这样的环境就叫幽静。我们就可以说这


儿多么幽静啊!这小路就可以说幽静的小路。


4.< /p>

贝多芬就在幽静的小路上散着步,他听到从那所茅屋里传来断断续续的琴声,当贝多


芬听到这断断续续的琴声,

而且在这僻静的小镇上,

有人在弹他的曲子,

他会怎么想?请同


学们联想。


5.

贝多芬正是这样想的。所以他走近茅屋,后来还走进了茅屋。


贝多芬为什么要走进茅屋呢?(他听到了一个姑娘和一个男的对话后,走进了茅屋。


(通过设问,启发学生思考)


现在让我们跟着贝多芬来到茅屋的窗口,便听到了两个人的对话。


1

)男女生分角色读。


2

)读后指导:

那有多好啊!

这句话要把姑娘渴望能听到贝多芬弹琴的心情读出来。

(板书:

聆听谈话)


谁能根据说话的内容,

加上 适当的提示语,

想象他们说话的神情、

语气。

出示

【课件

5


男的()地说


一个姑娘(

)地说


同桌对读。


指名两人。现在让我们大家跟随贝多芬来到小茅屋的窗外听屋里的谈话。


6.

听到这里,贝多芬可能会怎么想?


(在这样僻静的地方,

在这样的茅屋里边,

有人在弹我的曲子,

说明穷苦的人也爱我的


曲子;

但是他们又这么穷,票价又那么贵, 我应该亲自弹给他们听,用我的琴声让他们得到


艺术的享受。


7.

从哪一个词里说明他一点儿也没有犹豫,

( 就)说明他对穷苦人是非常同情,很有感


情的。

(板书:同情)


8.

贝多芬进了屋,看到的是什么情景,使他同情、感动,哪些 词语说明茅屋里的姑娘和


男的确实太穷?自己说说看,把这些词语画下来,再练习读读。


(一支、微弱、正在、旧、瞎)

指点:学到这里,我们知道了吧,为什么那琴声是断断续续,因为弹琴的是个盲姑娘。


9.

下面是贝多芬和他们的对话。指名分角色读本段

4

5

两节的对话。


10.

读后指导。


指点(结合 示范)

:注意姑娘已经听得入了神,他是那样激动地说。


应该怎么读呢?要读好,首先要理解。


解释:纯熟就是技术高超而又熟练。


出示【课 件

6

】重点指导: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技术这么熟练,

感情表现得这么深,

盲姑娘会想,

这弹 琴的人是谁?因此课文上两个您


读起来不一样,第一个是表示猜想,语调稍延长一些。后 来她作出了判断,弹得这么好的,


只有贝多芬,因此第二次

;

< p>您就很肯定:您就是——


示范;练习朗读。


通过填充练习,小结课文。出示【课件

7


)贝多芬走近(

)茅屋,给一位(

)姑娘弹琴,贝多芬的琴声使盲


姑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讲读课文第二部分第二层。


2.

总结课文、练习。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前后衔接,进入新课


1

. 从前课导入:第一课我们学了第一段第一部分,讲贝多芬走进了低矮的茅屋,为盲


姑娘弹 了一首曲子。

盲姑娘听了贝多芬的曲子,那么激动,那么兴奋。

上一课我们提到贝 多


芬说过: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还说,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啊 。这


时,

贝多芬看到盲姑娘听到他的曲子是这样的兴奋,

这样的喜悦,

贝多芬心里有什么样的感


受?


2.

师生对读盲姑娘和贝多芬的话。

< br>3.

于是,贝多芬又给她弹了一曲,这个曲子就是《月光曲》

。这首曲子是 不是贝多芬早


已谱写好的,还是即兴弹出来的?从哪一句里可以看出?(他飞奔回客店, 花了一夜功夫,


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4.

同学们想一想,

当时是怎样的情景使贝多芬 创作出这样一首世界著名的钢琴曲呢?盲


姑娘和皮鞋匠是怎样听的?他们听着,

听着,

又展开了怎样的联想?请你们看看插图、

带着


这个问题自学第二层。

(学生自学)


二、感受情境,享受艺术


1.

是怎样的情景使贝多芬创作出这样一首世界闻名的钢琴曲呢?这个情景课文中有这


样的描 述出示【课件

8

(老师读课文: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按起琴 键来。

)读后描述,


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情景:这个情景多美啊。蜡烛 灭了,屋子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


那么白,那么亮,那么美。为了描写这个环境,课 文中用了什么词?(清幽)这个“清”是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2-12 23:5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zuowen/56358.html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教材上册《月光曲》教案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