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经两首
二、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
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诗经两首——氓
原文释义
采薇(豆科植物
,< /p>
今俗名称大巢菜
,
可食用)采薇,薇亦作止(作
:< /p>
生。止
:
语助词)。曰(说
,
或谓语
助词
,
无义)归曰归,岁亦莫止(一年将要结束。莫
:
通“暮”。岁暮
,
一年将尽之时)。靡(无,没有)
室靡家,玁狁(音
(xi
ǎ
n y
ǔ
n):
北方少数民族
,
到春秋时代称为 狄
,
战国、秦、汉称匈奴)之故。不遑(没
空。遑:闲暇
。)启居(启
:
跪坐。居
:
安居),玁狁之故。< /p>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火势很大的样子
,
此处形容忧心如焚),载
(语助词)饥载渴。我戍(驻
守)未定(安定),靡使(传达消息的人)归聘(探问)!
采薇采薇,
薇亦刚(指薇菜由嫩而老
,
变得粗硬)止。曰归曰归,岁亦阳(阳月
,
指夏历四月以后)
止。王事靡盬(音
(
ɡǔ
)
,休止),不遑启用。忧心孔疚(孔疚
,
非常痛苦。疚
:
痛苦),我行不来(不来
,
不归。来
:
回家)!
彼尔(
薾
的假借字
,
花盛开貌) 维何(是什么)维常(常棣
,
棠棣)之华。彼路(通
辂
高大的马
车)斯何君子(指将帅)之车。戎车(兵车
)既驾,四牡业业(四牡
:
驾兵车的四匹雄马。业业
:
< p>马高大
貌)。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
牡,四牡騤騤(马强壮貌)。君子所依(乘),小人(指士卒)所腓(音
(f
ě< /p>
i)
,
庇
的假借
,
隐蔽)。四牡翼翼(行止整齐熟练貌),象弭鱼服(象弭
:
象牙镶饰的弓。鱼服
:
鱼皮制成的箭袋。服
,
箙
的假借)。岂不日戒(每日警备),玁狁孔棘(通“急”)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枝随风飘拂貌);今我来思(语助词),雨
(音
(y
ù
)
,作动词
,
下雪)雪霏
霏(雪花纷飞貌)。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宾语
前置句,没有人了解我的悲哀)!
译文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有家等于没有家,为跟玁狁<
/p>
去厮杀。没有空闲来坐下,为跟玁狁来厮杀。
采
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发芽。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多牵挂。满腔愁绪火辣辣,又饥又渴
真苦煞。防地调动难定下,书信托谁捎回家!
采薇采薇一把把
,薇菜已老发杈枒。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
没闲
暇。满怀忧愁太痛苦,生怕从此不回家
。什么花儿开得盛棠棣花开密层
层。什么车儿高又大高大战车将军乘。驾起兵车要出战,四匹壮马齐
奔腾。边地怎敢图安
居一月要争几回胜!
驾起四匹大公马,马儿雄骏高又大。将军威武倚车
立,兵士掩护也靠它。四匹马儿多齐整,鱼皮箭袋
雕弓挂。哪有一天不戒备,军情紧急不
卸甲!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
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
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赏析
寒冬,阴雨 霏霏,雪花纷纷,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道路崎岖,又饥又渴;但边关
渐远,乡关渐近。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思绪纷繁,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
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采薇》,就是三千年前这样的一位久戍
之卒,在
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其类归《小雅》,却颇似《国风》。
全诗六章,可分三层。既是归途中的追忆,故用倒叙手法写起。
前三章为一层,追忆思归之情,叙述难归原因。这三章的前四句,以重章之叠词申意并循序渐进
的方
式,抒发思家盼归之情;而随着时间的一推再推,这种心情越发急切难忍。首句以采
薇起兴,但兴中兼
赋。因薇菜可食,戍卒正采薇充饥。所以这随手拈来的起兴之句,是口
头语眼前景,反映了戍边士卒的生
活苦况。边关士卒的“采薇”,与家乡女子的“采蘩”
、“采桑”是不可同喻的。戍役不仅艰苦,而且漫
长。“薇亦作止”、“柔止”、“刚止
”,循序渐进,形象地刻画了薇菜从破土发芽,到幼苗柔嫩,再到
茎叶老硬的生长过程,
它同“岁亦莫止”和“岁亦阳止”一起,喻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戍役的漫长。岁初而
暮,物
换星移,“曰归曰归”,却久戍不归;这对时时有生命之虞的戍卒来说,怎能不“忧心烈烈”。那
么,为什么戍役难归呢后四句作了层层说明:远离家园,是因为玁狁之患;戍地不定,是因为战事频频;
无暇休整,是因为王差无穷。其根本原因,则是“玁狁之故”。
-
-
-
-
-
-
-
-
-
上一篇:哀溺文序原文及翻译-作文
下一篇:最新《宋史·王觌传》原文及翻译名师资料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