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
年中考语文作文复习导学案
给作文来点“波澜”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之“四
看”
:
(加分项)
①看思想情感——立意(有见识,感悟独特,思维水平高,情感真挚动人)
②看内容材料——选材(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材料新颖)
③看结构手法——构思(结构安排巧妙,呼应、欲扬先抑、细节具体生动)
④看语言表达——表达(遣词造句,修辞)
学习目标
:
通过学习,学会在作文中用一波三折的写法。
重难点
:
学生在作文中能恰当运用一波三折的写法。
导入:
(唐伯虎的题诗——引出——事件的波澜)
思考:
1
、什么是写出事件的波澜?
2
、为什么要写出事件的波澜?
3
、怎样才能写出事件的波澜?
注意点:
要写好情节曲折的记叙文, 须在认识到:
一切客观事物本来是互相联系并具
有内在规律的。
构思要符合“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原则。
不能违背生活的
< br>规律,为追求曲折之美去编造荒诞的情节,否则会适得其反。
课文回顾:
(选择一篇课文做情节的复述,注 意其中的波澜)
1
、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
2
、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
3
、智取生辰纲
(施耐庵)
4
、变色龙(契诃夫)
5
、羚羊木雕(张之路)
6
、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
7
、塞翁失马(
《淮南子》
)
8
、范进中举(吴敬梓)
选择一篇回忆故事情节:
方法指导:
如何使自己的文章做到有“波澜”
,使所叙故事“一波三折”呢?办法很多:
①
掀波澜:
例:
期中考之后,
数学老师要公布成绩。
他说:
“九十分以上和八十分以上的人数一样多;
八十分以上和七十分以上的人
数也一样多。
”
话一说完,
全班一阵欢呼 ,一位同学追问道:
“那么,不及格的人数呢???”
老师不疾不徐地回答:
“不及格的人数和全班的人数
一样多。
p>
”
这个故事就运用了
掀起波澜。
慈善家
莱尼斯﹒拉脱维亚
他有钱,他心软
听见穷人哭声就心酸——
随伸手,入衣袋,
慢慢掏出……
。
(
填空,使得情节掀起波澜
)
1
2017
年中考语文作文复习导学案
②
造波澜:
《羚羊木雕》
“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
(这篇文章的开头用了什么方法?)
③
起波澜
例:
新学期伊 始,我们高年级学生去车站迎接新同学。我见一小女生站在一个大箱子旁
不知所措,便主
动上前帮她提起箱子。
不料箱子似乎重逾千斤,我又不好意思放下箱子,
只好勉力支撑。才走了几步,那女生便对我说:背不动就滚吧!
我一听此言,登时怒从
心头起,
放下箱子,
怒视着 她。
那女生愣了几秒钟,
才满脸通红地指着箱子的底部对我说:
< br>“我指的是轮子。
”
(这里事情的波澜因何而起?)
④
引波澜
留点感激在心中
生活是一曲多彩的旋律。
p>
有歌声,
觉得悦耳;
有嗓音,
觉得尖利;
有笑声,
觉得欢快
……
而今令我感激的则是那沙哑的吆
喝声。
“
来喽!补鞋喽
——”
好不容易有一次睡懒觉的机会,却被那吆喝声吵醒,烦死了!我
在床上抱怨着,这难听的吆喝又打断了我的美梦。今天,一定得想个办法捉弄一下他。很
快,心头便有了
“
妙计
”
。
p>
下午,我看着在不远处补鞋的那个老头儿,随手从垃圾堆里捡了一双破得不能再破的
鞋,小心翼翼地换上
“
新
” p>
鞋,然后装出一副难过的样子走过去说:
“
补一下这双鞋。
< p>”我指
着自己的脚,手指有点儿抖。那老人抬起头,他的脸色是那样
苍白,额头上皱纹勾勒出一
个醒目的
“
王
”
字,两鬓白发苍苍。他顺着手指看着我的鞋,笑了笑说道:
“
这 双鞋你是怎么
弄破的?
”
我支支吾吾地说:
“
是刚才踢球时弄破的。
”“
怎么?没摔着吧?
”
他问道。我竟一
时答不上来。他接着说:
“
< p>这双鞋得明天才能修好。你明天下午再来拿。”
看他那认真的样
子,我偷偷地笑着走开了。
第二天,为了不让他看见我,我便绕了个大圈子去上学。一连几天,我都没有去 拿那
双鞋。
“
补鞋喽!补鞋喽
——”
不久后 的一天清早,这熟悉的吆喝声又吵醒了我的美梦。往窗
外一看,老人仍在那补鞋。他看起
来更加消瘦,脸色好像更苍白了。看到这些,不知是被
老人的勤劳所感动,还是为自己的
行为感到羞耻,我再也睡不下去了,急忙去取鞋。老人
一见到我就说:
“
孩子,
你的鞋我已经补好了,
这几天总不见你来拿,
是没有钱吧?呵呵,
没关系,
帮学生补鞋是小事。
给你 鞋,
可得好好读书啊!
”
听完他的话,
我羞愧地说 道:
“
这
鞋是
……”“
我 知道啊,这是
……”
我和面前这位老人不约而同地笑起来。
“
补鞋喽!补鞋喽
——”
如今,听到那熟悉的声音,心中总会涌起一种无言的感激。这美妙
的声音,让我懂得了
尊重,学会了做人。
(思考:找出这篇文章的波澜,用的什么方法?)
2
-
-
-
-
-
-
-
-
-
上一篇:作文范文之武凤霞讲作文
下一篇:合作作文(共15篇)精华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