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作文首页 > 高中作文 >

入学申请书高考语文点评2011年江西高考作文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zuowen
2020-12-25 22:06
tags:高中教育, 高考

-

2020年12月25日发(作者:章训)


点评

2011

年江西高考作文:孟子三乐


2011

年是江西省实行新课标教材高考的第一年,< /p>

在写作这一块的考查上略有变化。

设计


了一道综合性

语言表达题

来考测语言表达,分值

1 5

分,字数

200

左右。将大作文减少


1 0

分,

50

分。

字数由原来的< /p>

不少于

800

降至

不少于

700

目的是提高语文试


卷的效度和区分度,

提高语文 命题对整个高考的贡献率。

今年的高考作文试题,

正是沿着


注社会

关注生活

关注自我成长

的命题趋向而设置。大作文要求以

孟子三乐

”< /p>

为主


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字数

700

字左右。


孟子曰: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

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

< br>存焉。


给 文言文材料的作文,审题难度加大了不少。先看看这段话的意思。孟子说:

君子 有


三件快乐的事,

而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

父母都健在, 兄弟没有病患,

这是第一件快乐的事


情;上不愧(怍

:< /p>

惭愧)对于天,下不愧对于人,这是第二件快乐的事;得到天下优秀的人


才 并教育他们,这是第三件快乐的事。君子有三件快乐的事,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

作文


审题,关键就是能否看懂这段话的意思。

1

(家庭)伦理:父母俱存,兄弟无恙,

一乐也;


2

(社会)道德:仰不愧於天,俯不 怍於人,二乐也;

3

(学校)教育:得天下英 才,而


教育之,三乐也。这是孟子的三乐,

可以看出儒家思考总是贯穿到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的,很


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与联系。】看懂了,相对来说还是容易提 炼出观点的。


第 一乐

,应该说是亲情之乐,父母、兄弟,一家人和睦相处。可以提炼出观点,健 康


是福,身体健康比什么都重要。生命的重要性,要珍惜生命。与人相处,和谐社会。而 此观


点正好可以反思当下社会的一些现象,

子女结婚后不少都不愿与父母 一起住,

子女不懂得感


恩,人情淡薄了许多。


第二乐

,可以说是自身之乐,做人处事,一切都问心无愧。诣在告诉人们要凭良心做


事, 要诚信做事,要正直做事,做事要对得起天、对得起地。如果人人行事都能诚信正直,


那 整个世间就充满了温馨和谐。近年来相继发生

毒奶粉

瘦肉精

地沟油

彩色馒


绝育黄瓜

< p>、

爆炸西瓜

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 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


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这些制假售假商贩们 正是愧对于天,愧对于人。


第三乐

,是说的是教育问题,可以说是

< p>极乐

,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并教育他们。孔


子说过 :

中人以上者,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者,不可以语上也;生而知之者为上,熏 染


而学者次之,困而学者又次之,困而不学者,民斯为下也。

孔子所表达的意思相近于孟子


的观点,

说明教育者关注教育对象素 质的高低,

希望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来教育。

这也正好


与 近年许多高校自主招生,

争抢优秀生源的事件不谋而合。

统一考试,

择优录取

的教育


公平原则也正合广大群众的共同要求和高等教育界

得天下英才而教之

< p>”

的迫切希望。

我想对


于教育的话题,

学生应该有话可说的。

学生可以从这

三乐

”< /p>

中选出自己较熟悉的观点来立意。


这次作文审题很关键,

对 文言功底不好的学生来说是个挑战。

(作者:

江西于都实验中学


华)


孟子,作为儒家创始人之一,和孔子齐名,被称为亚圣。同为儒家先驱,但孟子的名声比孔

< br>子好,

因为孔子是被骂的最多的圣人;而孟子所处的时代,比孔子更为混乱险恶,

但他的主


张,却得到不少国君的肯定,而很少有人数落他。为什么呢?我认为,主 要原因在于,孟子


具有非常的智慧,能够应变世事,而且人格健全,具有鲜明的个人魅力 。



现代人不是不快乐吗?而孟子则认为,真 正的快乐不是源自外在成就,或者享受物质,


因为外来的东西可得可失,

可多可少,

并且始终在紧张的竞争状态中。

真正的快乐来自真诚,


遵从内心的要求,去做人处事,

便是对人生的肯定与感激,人性的尊严与价值亦在于此。 最


重要的是,

孟子所宣扬的一切,

都能结合自己的实践心 得,从不虚夸做作,

因而产生充满自


信的快乐。



人生在世,究竟应具有哪 些快乐呢?在《孟子尽心下》篇有这样一段话:君子有三乐,


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 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


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 也。人们都说,真正的快乐,其实是简单的、朴实的。而孟子作为


圣人,所体会的也不过 世俗之乐而已。原来,君子的快乐,也是那么简单实在,与金钱地位


的悬殊无关。



首先,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儒家把修身 齐家治天下,作为人生最高理想。而


齐家则是个人和天下之间的桥梁。

所 以,

孟子说,

天下之本在国,

国之本在家,

家之本 在身。


所以,

父母兄弟都健康平安、没有病灾事故,

才能 得以享受天伦之乐,

这是人普遍自然的期


望。这也就是君子三乐的第一乐 。



如果这一乐没有了,

人生 也就稍无兴致了。作为君子,躬行孝悌,

常常会给人带来充分


的道德满足 和快乐,

因为这是人内心道德本性的需要。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 br>以及人之幼,这就把躬行孝悌和德广天下联系在一起。



其次,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孟子把诚信看作做人的根本,作为自然界和


人事社会的最高道德范畴。他指出,诚者,天地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人由求诚而达


到诚的境界,便可以达到与天道合一。他还认为,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也


就是说,人天生具备了各种道德本性,只要返回自身寻求,做到诚实无欺,

就 能获得最大的


快乐。因此,言行举止能合乎自己的良心本性要求,做到上不愧对于天,下 不羞对于人,对


得起自己的良心,问心无愧,从而获得心灵的安宁,这也就是君子的第二 乐。



诚信本来是中华民族 的传统美德,

但反观现实,

诚信却是中国社会最为缺失的道德规范。


在功利和利益驱动之下,

弄虚作假成为社会的思想瘟疫,

无处不被荼毒 污染,

民众对政府官


员失去信心,学生对学校及老师失去信任;那些公众 人物、明星往往被斥为道德缺陷者,而


陷入网络暴力的围殴之中。

总之,

在这古老文明的泱泱大国里,

有几个人能够真正做到上不


愧对于天,下不羞对于人的呢?



第三,得天 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在孟子看来,君子通过传道、育人,即能得到天


下的优秀人, 才并对他们进行教育,

从而使君子之道遍传天下、造福社会。

由此所获得的快


乐,乃第三乐。孟母三迁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因此,孟子从自己成才之路,深深体会到< /p>


教育的重要性。

我仿佛看到这位伟大的智者,

在对他的学生 循循善诱、

指点迷津;

又仿佛看


见他白发须髯,

看着学生们代代才人辈出,而闭目颔首,

一脸的自得,

这便是人间事业的最


高境界。



不过,< /p>

在我看来,

孟子所指的教育,

不但是针对青年学子,

而更多的是对老百姓的教化,


通过启蒙天下蒙昧之心,

而达到治理天下之 目的。

孟子在哲学上主张性善论,他认为,

故凡


同类者, 举相似也,

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分工


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

但是他们的人性却是同一的,

也就肯定了社会教化 的重要作用。

不管


是圣人,还是群氓,教化是保持他们心智纯洁,促进社 会和谐的重要手段。



因此,我们真切地感到 ,孟子的君子三乐,体现了人生追求实在而高远的境界。因此,


孟子认为,

君子如怀有这三大快乐,

如果得到了,

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得到 比当帝王还要多


的快乐。孟子认为,君子和常人根本不同的地方,在于他能够把道德良知 存放在自己心里,


时刻不忘。

但我想,

孟子的君子三乐, 应该是所有生活的人们所追求的简单快乐,

所应该求


索的人生目标。



也许有人会认为,孟子的君子三乐,看起来如此 平实无奇,缺乏雄心大志。但是,如果


以孟子的君子三乐,

来对照我们的 言行和思想,便觉得格外空虚浮躁。

由此,我以孟子的平


实,来反衬出自 己的浮泛;以孟子的伟大,映出了自己内心的渺小;以孟子的胸襟宽广,窥


见自己的狭隘 。

因而,只有通过吸收孟子的思想,

来丰润自己精神的田地,

人生 快乐也就可


以油然而生了。


转载请注明出自:中国会昌网

本贴地址:

/bbs/?id=37907



各地高考题新鲜

出炉

江西考题实在


中国南昌新闻网

2011-06-08


在线投稿

新闻热线:



南昌新闻网讯

江西今年语文高考的大作文题为:现实版的

孟子三乐

,考题选材于


《孟 子

·

尽心下》。孟子曰:

君子有三乐

< p>……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灾患),一乐也;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 惭愧)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要求考生


选择

三乐

中的一乐作文。有教师认为 ,今年的作文题不空洞,有良好的社会效应,比


其他省份考题更好。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2-25 22:0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zuowen/81351.html

高考语文点评2011年江西高考作文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