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行型三大模块,
并结合医学专业特点 设计了培养医学生职业情感
的特色实践项目,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
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马海然(
1970-
< p>),女,辽宁锦州
人,大连医科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科研部,副教授
,研究方向为大学
生思想政治教育 ;肖肖(
1979-
)
,女,辽宁辽阳人,大连医科大
< p>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科研部,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辽宁
大连
116044
)
[课题项目]本文系
2008
年辽宁省教育厅思 想政治教育专项课
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的研究成果。
近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已经成为提
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内容之一。我校“思想道
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以下简称基础)课根据课程性质和大学生
身心发展规律,
结合医学院校自身的 特点,
在实践教学模式上进
行大胆的尝试,
制定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项目及
实践报告》
(以下称“项目 报告”
)
。共设计了
26
个项目,总计
48
学时,
并按照 实践教学内容规定学生必选项目和任选项目,
同时
规定,每个同学选择的项目必须达到
16
学时,并按项目要求,完
成“项目报告”
。目前,该项目报告已在
2009
级和
2010
级本科生
中施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感受篇——走进社会,感受生活
人的认知过程是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
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课实践教学也应该遵循这
“基础”
一教学规律,让学生在接触社会中得到具体感性认识,以丰富
课堂教学的内容,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为此,我们设
计了“感受篇——走进社会感受生活”实践教学模块。在此
模块中,我们针对教学内容设计了
10
个实践项目,共
22
学时(见
表
1
)
。
以实践项目“领悟校园文化”为例,我们结合“绪论、珍惜大
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 p>的教学内容,设计方案:
(
1
)
目的要求。
通过组织学生参观校史陈列室和校园人文景观等,使学生了解
大学教育理念,明确大学培养目标。
(
2
)方案策划。请学生观看
“优酷”网上“大连医科大学介绍”
;安排学生参观校史陈列室 ,
介
绍本 校学术水平和师德师风建设;
参观校园景观,
理解大学教育
理念,培养大学精神;全班分成
4
个小组,每组形成一篇观后感,
深入剖析其内涵;全班召开观后感交流会,共同分享收获。
(< /p>
3
)
考
核方式:任课教师检查学生的观后感,给出实践教学环节成绩。
(
4
)学时数: p>
2
学时。
参与此项实践项目的学生认为,通过参观校史陈列室和校
园人文景观,
对大学校园精神有了深 刻的理解,
并纷纷表示要更
好地继承和发扬大医精神,完成医者之使命——除人类之疾病,
助健康之完美。
二、体验篇——亲历人生,体验成长
耳闻不如目睹,目睹不如亲身体验。为此,我们设计了“体
验篇——亲历人生,体验成长”实践教学模块,组织学生亲自参
加相关的实践活动,深入生活,了解社会,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思
考,在实践中感悟。我们针对教学内容设计了
11
个实践项目,
共
17
学时(详见
116
页表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