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化作文之我见
叶圣陶曾说:
“
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 会作出什么样的文
字。
”
生活化作文实验正好体现了了这 一点。
为获得实验的宝贵经验,学校派我们去苏州学习。回来后,精心研究,制定了切实可行
的
实验计划并付之实施。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我们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将试验中的一些
收获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通过实验,作文生活化,使学生的作文更加贴近生活。
在实验中,老师让学生每天写一篇 日记。内容可多可少,但必须真实。为了配合这一实
验的顺利进行,作业尽量不布置或少
布置,学生知道后,高兴得直叫好,学生的积极性一下
子调动起来了。一开始绝大部分学
生,内容写得都比较少,但内容一般都比较真实。期间,
老师对写得好的、内容多的,进
行表扬鼓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学生的日记越写越多,
并逐渐养成了观察周围事物
的习惯,学会了积累素材。作文生活化,使学生的作文更加贴近
生活。
< br>
二、通过实验,班内办起 了《班级周报》,为学生搭建起了争相发表的平台,激发了学
生写作的积极性。
为了进一步激发 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们在班内办起了《班级周报》,鼓励学生积极投稿,
凡是文章被刊用
的同学,都可获得一张
“
刊用纪念卡
”
,评课时并 让学生齐声高呼发表文章同
学的名字,喊:
“××
同学, 你真棒!
”
从而激发学生发表文章的积极性。对于后进生,为了促
进他们的写作,老师可提前跟他约稿,只要写作有进步,就可以发表。对于优秀生,鼓励其
向各种报刊投稿。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三、通过实验,老师能从学生 日记及时了解班级现状和学生的心声,方便了班级工作的
管理。
在实验中,学生作文的生活化,让 学生把自己的所思、所想,以及班内的有关情况反映
到日记上来。这让批阅学生日记的老
师,更能及时、准确了解到学生的思想动向和班内情况。
如班内谁和谁打架了,有的学生
就能把它写到日记中来,写出自己的感受;有的同学有什么
问题或难处,不便当面说出来
,就通过日记的方式来传达信息。这样,老师就能及时地采取
措施,防患于未然,从而更
好地管理好班级。
p>
四、通过实验,把老师从单调乏味的批改作文中解脱出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修改作文
的积极性。
< /p>
实验中,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批改实行了三星制,只评定等级,老师不做过多的修改。作
文修改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自我修改实现的。作文首先通过作者在内的四人小组的互改选稿,
然后由被选中的同学输入电脑,投稿,这实际上是一次自改。等《班级周报》排版
后,老师
把初稿篇目分成若干块,分发给作者,再次进行修改,然后定稿、刊发。之后让
学生利用周
末等业余时间进行欣赏、修改,并与作者讨论,记录下其优缺点,便于学生的
再一次修改。
最后,老师根据学生修改的优劣,颁发
“
优先刊用卡
”
,用于自己今后作文的优先发表,这极
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这样,一篇文章先后经过了六次修改,弥补了老师修改作文的不
足,把老师从单调乏味的批改作文中解放出来。
五、通过实验,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并且读 有所成,学有所用。
< /p>
《班级周报》这一平台的建立,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进一步间接地激发了学生
的阅读兴趣。学生为了能够在《班级周报》上发表自己的作文,就得努力提高自己的作文水
平。为此,学生开始读书,什么《作文同步训练》啦,《红蕾》啦,《小葵花》啦,《小学